沈華
摘 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應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為目標,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為學生提供有效啟發(fā)和可靠的感性基礎,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自學。
關鍵詞:多樣物理情景;自主學習;習慣培養(yǎng)
葉圣陶先生的關于教育的過程和本質的敘述: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引導自學”是使學生在知識、技能上“自為研索”“自我歷練”。以科學史實、現象、實驗、模型、多媒體等為內容,精心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有效啟發(fā)和可靠的感性基礎,獲得思維和方法的訓練,是物理教學中改變知識傳輸方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途徑。
一、創(chuàng)設引導情景,確定學習目標
學習物理知識,源于對已有現象的深入探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或者以具體的生活實際為背景,把學生引入相關物理情景中,讓學生在情景中明確學習的目標,鼓勵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探究學習。例如在“自由落體”一課中,設置由同一高度處“紙片”和“硬幣”的不同時落地,而紙片捏成“紙團”和“硬幣”幾乎同時落地的現象情景以設疑激趣,再由“毛錢管”實驗情景引入自由落體現象,進而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
標——探究自由落體的規(guī)律。事實證明,學習者能夠在明確的目標引導下主動積極地參與探究學習,這樣的教學效果好。
二、創(chuàng)設新奇情景,感受學習樂趣
“受教育者自有發(fā)掘探討的能力,這種能力只待培養(yǎng),只待啟發(fā)……”根據認知心理學原理,新奇的情景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教師有意識地通過有趣新奇的、可參與真實可感的物理情景,引發(fā)學生對學習的需要,體驗解決問題的愉快,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需要。例如,在“光的干涉”一課中,我利用激光手電,讓一束紅色激光通過熏黑的玻璃板上刻出的一條縫(較寬),學生在白墻壁看到一條光斑。再讓一束紅色激光通過兩條靠得很近的狹縫,設問學生能在墻上看到什么,(學生以為就有兩條光斑)其實不然,在白墻壁看到了比較清晰的多條光斑,學生驚呼“怎么會這樣呢?”學生帶著種種疑惑,探尋現象本質的愿望強烈,形成了“樂、實、活”的自主學習氛圍。正如葉先生所說“學生是有生機的種子……只要給予適宜的培育和護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長成佳谷、美蔬、好樹、好花”。
三、創(chuàng)設鋪墊情景,化解學習難點
“疑難能自決……高精能自探”“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學生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知識理解的難點,造成進一步學習的困難?,F代信息論告訴我們,大腦在接受信息時,具體概念較一般概念要容易學得多。而實驗、多媒體等則可以提供精心選擇的、經過簡化和純化了的感性材料,可作為化解知識難點的鋪墊情景。例如,在理解電功率和熱功率概念時,我用玩具小車上的小電動機設計了一個電路,分別記錄小電動機正常工作和用手捏住轉軸停止轉動兩種情況下的電流和電壓作為鋪墊,然后通過計算結果來說明概念間的區(qū)別,進一步弄清純電阻電路和非純電阻電路的區(qū)別,要比講個例題讓學生理解深入得多。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學,與葉先生的教育思想有多項共鳴,積極倡導自主學習,教為了不教。教師要把單向的傳授變?yōu)槿w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交互教學,既包括學習方法的指導,又包括自學動機、態(tài)度、習慣、精神的培養(yǎng),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
基礎。
參考文獻:
朱永新.葉圣陶教育名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