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森
[摘要] 目的 探討兩種不同劑量對比劑下64層螺旋CT主動脈成像的效果。 方法 選取在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間在該院行主動脈血管成像檢查的病人共71例,并隨機分為對照組(n=35例)和觀察組(n=36例)。兩組均行主動脈成像檢查,其中對照組為80 mL對比劑+20 mL生理鹽水沖洗,觀察組為60 mL對比劑+40 mL生理鹽水沖洗。對比兩組不同對比劑劑量下的血管強化程度、重組圖像清晰度。結(jié)果 兩組在升主動脈(AA)、T7水平降主動脈[DA(T7)]、L2水平降主動脈[DA(L2)]以及主動脈分叉(AF)血管強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422,P=0.160;t=1.461,P=0.149;t=1.236,P=0.220;t=0.642,P=0.523)。對照組重組圖像達標率為94.3%(33/35),觀察組重組圖像達標率為97.2%(35/36),兩組圖像清晰程度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001,P=0.980)。結(jié)論 在64層螺旋CT下行主動脈血管成像檢查中,采取60 mL低劑量對比劑檢查的圖像清晰,能夠滿足診斷需求,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 64層螺旋CT;對比劑;主動脈成像
[中圖分類號] R816.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1(a)-0175-02
在主動脈病變的診斷中,早期主要采取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進行,近年來隨著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術(shù)的不斷成熟和發(fā)展,MSCTA已經(jīng)取代傳統(tǒng)造影法,廣泛應(yīng)用于主動脈病變診斷中。MSCTA具有費用低廉、創(chuàng)傷性小、掃描速度迅速、成像效果佳等優(yōu)點,但是大范圍螺旋CT血管成像,要依賴于大劑量對比劑來維持病人血管內(nèi)濃度[1-2]。然而,診斷過程中使用大劑量對比劑不但會增加病人經(jīng)濟負擔,還有可能造成對比劑腎?。–IN),CIN是繼低血壓、手術(shù)外的第三大引起醫(yī)院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原因。所以在臨床診斷中,在保證血管成像質(zhì)量情況下,如何降低對比劑的使用劑量成為一重要的熱點問題。該研究選取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間該院行主動脈血管成像檢查的病人71例為對象,將探討使用低劑量對比劑在主動脈成像中的可行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行主動脈血管成像檢查的病人共71例,并隨機分為對照組(n=35例)和觀察組(n=36例)。對照組中,男性:女性=21例:14例,年齡在28~68歲,平均(47.2±4.3)歲,體重在44~83 kg,平均(62.4±3.9) kg;觀察組中,男性:女性=21例:15例,年齡在26~67歲,平均(46.9±4.1)歲,體重在45~84 kg,平均(62.7±4.2) kg。
1.2 方法
采用64層螺旋CT機進行主動脈血管成像檢查。首先行平掃,可初步檢查病人的主動脈、胸腹部,在完成平掃后進行增強掃描。在進行檢查前4~6 h禁食。設(shè)定CT掃描的參數(shù):管電流為110 mAs,管電壓為120 kV,準直器寬度在64×0.6 mm,掃面的范圍在肺尖到恥骨聯(lián)合水平,掃描厚度為10 mm,重建層厚度為0.75 mm,重建增量為0.5 mm。對比劑是370 mgI/mL的碘帕醇注射液,對照組對比劑使用方案為80 mL對比劑+20 mL生理鹽水,觀察組對比劑使用方案為60 mL對比劑+40 mL生理鹽水,利用雙筒高壓注射器經(jīng)病人的前靜脈注射對比劑,其速率控制在5.0 mL/s。CT數(shù)據(jù)于數(shù)據(jù)處理工作站內(nèi)進行測量、圖像重組。通過軸位圖像來測定升主動脈(AA)、T7水平降主動脈[DA(T7)]、L2水平降主動脈[DA(L2)]以及主動脈分叉(AF)的CT值。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不同對比劑劑量下的血管強化程度;(2)觀察兩組不同劑量對比劑下圖像清晰程度,其中若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血管不清晰,且邊緣較為模糊,則判定該圖像不達標;若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血管較為清晰,且邊緣較為銳利,則判定該圖像達標[3]。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取SPSS 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2 結(jié)果
2.1 兩組血管強化程度的比較
兩組在升主動脈(AA)、T7水平降主動脈[DA(T7)]、L2水平降主動脈[DA(L2)]以及主動脈分叉(AF)血管強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422,P=0.160;t=1.461,P=0.149;t=1.236,P=0.220;t=0.642,P=0.523),見表1。
表1 兩組血管強化程度的比較(HU)(x±s)
2.2 兩組重組圖像質(zhì)量的比較
對照組重組圖像未達標2例,圖像達標33例,圖像達標率為94.3%(33/35),觀察組重組圖像未達標1例,圖像達標35例,圖像達標率為97.2%(35/36)。兩組圖像清晰程度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1,P=0.980)。
3 討論
在早期診斷主動脈疾病上,臨床上以血管造影(DSA)作為診斷金標準。然而,在行DSA檢查時具有創(chuàng)傷性,大約1.0%會出現(xiàn)并發(fā)癥,大約0.5%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功能損害,而且無法評估管壁及其周圍的其他結(jié)構(gòu)[4]。主動脈CTA近年來的應(yīng)用越來越廣泛,它不但能夠深入了解主動脈的相關(guān)病變以及分支受累狀況,還能夠觀察主動脈的管壁狀況及其周圍其他結(jié)構(gòu)[5]。主動脈CTA的圖像清晰、直觀,在疑似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動脈瘤、主動脈假性動脈瘤、主動脈變異以及主動脈壁內(nèi)血腫等有重要診斷價值[6-7]。所以在診斷主動脈病變中,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已經(jīng)成為主要檢查首段,甚至成為影像診斷金標準[8]。在行MSCTA檢查時,需要依賴大劑量的對比劑以保證血管內(nèi)濃度,在這種情況下大劑量對比劑的使用會對病人的腎功能造成潛在危害,因而在保證圖像質(zhì)量的同時,應(yīng)盡可能地減少對比劑的使用量。
該文研究中,采取正常對比劑劑量的對照組(80 mL對比劑+20 mL生理鹽水)和低劑量對比劑劑量的觀察組(60 mL對比劑+40 mL生理鹽水)分別進行主動脈血管成像檢查,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升主動脈(AA)、T7水平降主動脈[DA(T7)]、L2水平降主動脈[DA(L2)]以及主動脈分叉(AF)血管強化程度以及重組圖像清晰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低劑量對比劑在行主動脈成像檢查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理論基礎(chǔ)在于:①保證CT圖像質(zhì)量要點在于在對比劑峰值時間之內(nèi)來完成CT掃描,而64層螺旋CT的掃描速度快,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對主動脈的全程掃描,所以無需在長時間范圍內(nèi)保持血管內(nèi)的對比劑濃度;(2)在注射對比劑后,采取適量生理鹽水沖洗能夠讓團注對比劑的末端進入中央血池,并能有效利用在注射管、外周靜脈殘留的對比劑,可以提高對比劑使用效能并增強把血管強化程度,所以注射對比劑之后,再以適量的生理鹽水進行沖洗,能夠有效地降低對比劑的使用量,且生理鹽水可提高病人水化程度,可有效地降低對比劑腎病的發(fā)生概率。
綜上所述,在64層螺旋CT下行主動脈血管成像檢查中,采取60 mL低劑量對比劑檢查的圖像清晰,能夠滿足診斷需求,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Mei Bai,BinLiu,Hongqiu Mu,et al. The comparison of radiation dose between C-arm flat-detector CT (DynaCT) and multi-slice CT (MSCT): A phantom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 81(11):3577-3580.
[2] 張麗華,尤璐璐. 低劑量造影劑全主動脈成像掃描技術(shù)探討[J]. 中外醫(yī)療,2011,30(6):78.
[3] 蔣華東,范曄輝,顧慶春,等. 64層螺旋CT低劑量對比劑主動脈成像的可行性研究[J].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4,24(5):726-728.
[4] Fathrettin Kucukay,R.Sarper Okten,Ayhan Tekiner,et al.Three-dimensional volume rendering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in comparison with two-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and rotational angiography for detecting aneurysms and their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81(10):2794-2800.
[5] 蔣華東,范曄輝,顧慶春,等. 不同劑量碘對比劑主動脈成像效果的臨床評估[J].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影像學雜志,2014,12(2):125-126,129.
[6] 劉迎軍. 64層螺旋CT主動脈低劑量增強掃描臨床分析[J].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22(5): 833-835.
[7] 仲建全,劉勇,羅麗,等. 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對主動脈病變的診斷價值[J]. 實用放射學雜志,2010,26(4):496-499.
[8] 張小玲,閔智乾,黃明剛,等. 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yīng)用[J]. 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9):1329-1332.
(收稿日期:201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