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閣++張曉燕
所謂職業(yè)幸福感,是指主體在從事某一職業(yè)時基于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到發(fā)揮、力量得以增長所獲得的持續(xù)快樂體驗。小學班主任工作強度大、任務重,學校的絕大多數(shù)工作最后都要落實到班主任頭上,工作是大量而又瑣碎的,許多班主任很難有幸福感。只有幸福的老師才能培育出幸福的學生。我相信,只要滿懷愛心,正視挑戰(zhàn),在現(xiàn)代教育科學理念的指導下大膽創(chuàng)新,就能真切享受到班主任工作的獨特幸福。具體論述如下。
一、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
一個班級應該是有個性的,獨特的。一個好班級的評判標準,不光在成績的高低、名利的多少上,更應該是看在這個快樂成長的園地里,老師和學生是不是都感到幸福、快樂。班主任要學會營造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一個魅力班級的文化建設是重中之重,教會學生設計“家”,讓班級擁有家的溫馨。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引導班級中的每個成員都來為這個大家庭出謀獻策,培養(yǎng)班級主人翁意識。集集體的力量,科學管理班級,共同開創(chuàng)寬松和諧的魅力班級。
二、善用激勵,調動每位學生
林格曾說:“人的根本在心靈,教育應回歸心靈的深處?!毙睦韺W研究也表明,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最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所以,我們要貫徹獎勵為主、懲罰為輔的正面教育原則。如果一個班級受到表揚多,則這個班級學生的思想品德、紀律、成績就會越來越好,因為表揚使學生揚長避短,促使他們不斷進步,相反,如果一個班級經(jīng)常受到批評,便會失去信心,小學就會自暴自棄,很難進步。有句話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因此,在教育學生時少批評、懲罰,多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另外,集體性的獎勵要多應用。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都希望自己能置身在一個優(yōu)秀組織中,并且希望成為這個組織的優(yōu)秀分子。集體性獎勵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而且能教育和影響每一位學生。
三、愛滿心間,做一個快樂的人
作為班主任,要用自己滿腔的愛去關心、尊重每一個學生,耐心細致地去指導每個學生,體現(xiàn)出班主任的責任心。這樣才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得到良好的教育。“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師教育學生,首先要有一顆愛心,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只有愛學生,才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一個感情貧乏、冷若冰霜的教師,給學生的印象常是嚴肅、可畏而不可親的,學生難以產(chǎn)生敬仰之情,更不敢向其敞開心扉傾吐自己的衷腸,自然難以達到心理輔導與教育的目的。那么什么是愛學生呢?愛就是尊重學生,尊重意味著信任、理解、寬容和接納,充分地重視和欣賞每一個學生,耐心地傾聽學生的意見,接納學生的感受,包容學生的缺點,分享學生的喜悅……我深深地知道,一名好班主任、一名好教師,既是知識的塑像,更是愛的化身,只有親近學生,用愛去感召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因此,教師只有把愛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田,以學生的要求作為愛的起點,才能在學生的內心世界培養(yǎng)出愛的感情,并使之升華。
四、不斷學習,做一個有魅力的人
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會帶出什么樣的班級。一個班級能否“活”起來,首先要看班主任是否做好了表率,“活”起來了沒有。由于班主任的精神面貌對學生具有強烈的示范作用,因而要求班主任要樂觀、活潑開朗、充滿朝氣,在學生面前要做到精神振作、情緒高昂、用語幽默、態(tài)度和藹、風度從容、姿態(tài)灑脫,班主任的“活”才能帶動整個班“活”起來。我平時對學生要求嚴格,上自習保持安靜、上課不遲到……下課后和學生們一起運動、聊天,和學生們拉近距離,彼此了解,讓他們對我有好感,信任我。對有些學生要鼓勵,有些學生則要嚴格,有些學生要真誠關心……因為班主任的思想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新課程要求我們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更要塑造良好的形象。當然班主任的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培養(yǎng)的,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自己。首先,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以身作則。班主任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教育改革中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帶動學生、培養(yǎng)學生。其次是要繼續(xù)努力學習?,F(xiàn)在的學生視野開闊,思路敏捷,遇到問題總是窮追不舍,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說教,學生是不買賬的。更何況現(xiàn)在提倡新的教育觀,以德為先、以愛為本、以理服人,把自由與民主之風真正帶入我們的班級,把尊重與關愛毫無保留地帶給我們的學生。
教師無法選擇學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教育方式,把平凡的事務轉化為精彩,把煩惱的事情轉化為快樂。除此而外,我們還要正確處理好與科任教師的關系,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對學生的教育,單靠我們班主任是不夠的,我們也要有團隊精神,處理好與同事、任課老師在工作上、生活上的關系,以有益于更愉悅地工作。隨著家長教育意識的增強,我們應該利用家長這個群體,讓他們配合我們一起來培養(yǎng)教育學生,讓家長、教師、學生明白:除了“傳道授業(yè)解惑”外,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在社會中生存,“成人比成功更重要,成長比成績更重要,付出比結果更重要”。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用真情容納每一個學生,不論其優(yōu)劣,所以我們才會“桃李滿園”。新時代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向我們提出了新的理念,用愛心去做班主任工作,處理好班主任管理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思想基礎和力量的源泉。讓我們運用藝術化的管理,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追尋班主任的職業(y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