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ber
親愛的老爹:
很小就知道美國那句話,“I have a dream”,盡管不知道誰說的,為什么這么說。無數(shù)人各種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眼花繚亂的成功。一說美國都是好詞兒,莫名的親切,當初出國選國家,毫不猶豫選了它??稍诿绹迷骄?,虛偽、自大和無知就越多。不掩飾的無知,拿自己的無知做優(yōu)點,到處秀,干什么都是美國好,高人一等的感覺,挺讓人翻白眼的。我的美國同學好多從沒出過國,大概很多美國人一輩子就待在美國。說到無知真有點怕人,可以不知道中國現(xiàn)在的國家主席還是不是毛爺爺,可許多美國人不知道自己國家的總統(tǒng)是誰。
美國人沒有朋友,不掏心掏肺地講話。買件衣服,問好看不好看,永遠都是漂亮啊可愛?。晃骷t柿炒雞蛋,是我會做的為數(shù)不多的飯菜,住家媽媽吃了一次,說特別好吃,之后就再也不吃了,假得厲害。邀請前一個住家媽媽參加學校很有意義的一個活動,電話打過去,很顯然我的電話號碼已經(jīng)被刪掉了,熱臉貼在涼屁股上的感覺。
但老美在外面散步走路,彼此遇見都會有眼神交流,不管認不認識,很暖心的事。老太太在路上摔了,絕對有人扶,一堆人趕過去扶。上次在海邊獨自騎車,因為躲避一個孩子從自行車上摔下來,盡管沒受傷,車子壞了,坐在地上等住家接,遇到三個行人問要不要幫忙,最后一個老大爺直接下手幫我把自行車鏈條裝上了,滿手臟乎乎的機油,道謝時人家拍拍手走了,很小的一件事,讓人感動。
住家的水池子總是泡著一堆要洗的碗,水池子的味兒惡得厲害,忒不講衛(wèi)生。要是沒有可用的盤子,或者吃很油膩的飯,就用一次性的,用一堆,美國人的浪費是名氣在外的。還有雷打不動的宗教,住家典型的天主教徒,按時去教堂,教堂就是比普通房子大一些的地方,平時四五十人的樣子,講圣經(jīng)、唱圣歌、吃圣餐。兒子大四就和女朋友生下個孩子,因為天主教不允許流產(chǎn)。老爹說美國人家里沒有書,真是太正確了,去過幾家,除了圣經(jīng)雜志,再就是小孩子的畫書。他們沒有精力讀書也沒有閑錢買書,生活過得粗糙而簡單。
在家,被蚊子咬醒,只要喊一聲,無論半夜多晚老爹都會起來收拾蚊子,我繼續(xù)安睡;在美國,把手腳貢獻給蚊子不行,把門打開希望蚊子喝飽了自己走不行,最后把嘴唇咬腫,忍無可忍,和蚊子來個魚死網(wǎng)破,蚊子帶著我的血挺尸在我的手掌上。在家,我沒有起床,老爹就把聲音全關死啦,全家進入睡眠狀態(tài);在美國,住家兒子每天一大早就開始清理他的呼吸道,擤鼻子的動靜能把屋頂掀了,要爆的粗口就在嘴里含著。在家,正餐零食現(xiàn)成的有;在美國,總覺得餓,吃飯的點,飯桌上空空蕩蕩,自己勤快些就有吃的,懶就得餓著。在家,外出人車老在等我;在美國,上學等待住家接送,得攢足了耐心,偶爾讓住家等,就會享受到比雷霆之怒還差的臉子看。
美國的生活讓我知道什么叫獨自成長。長大是溫暖變成了回憶,苛刻成為了現(xiàn)實,成長的苦滋味變成了每天的功課。在美國太多的東西需要理解,太多的人情世故需要慢慢咂摸。如果說中國是一個后勁十足的老爺爺?shù)脑?,美國就是一個稍稍有點累的年輕人,老爺爺年邁但依舊飛速奔跑,年輕人疲倦還有傷痕,但腰纏萬貫依舊穩(wěn)穩(wěn)地前進著。
——愛你的小瘋丫頭
小丫頭:
一個大國,孤獨地走在世界前面,它在很多領域把許多國家遠遠撂在后面。安逸和舒適、平靜和自得,天時地利人和,上帝寵壞了美國人。全球500強企業(yè)接近一半是美國人的;全球20個頂級品牌有19個是美國人的;全球軍事開支排名前八的七個國家總和費用也達不到美國一家;美國的飛船正在趕往冥王星的途中,已經(jīng)在路上走了9年。美國帶來了現(xiàn)代化的標準,規(guī)定享受的概念,講述了成功的故事,設置令人心動的目標。很多人認為今天人類文明的面孔是張美國面孔,可是當這個面孔往回張望時,不是滿眼的朋友和機會,不是老大的得意和前景,而是時時處處的危險、暗算和敵人,除了焦慮心情和危機感,再就剩下一腦門子的麻煩。
美國是個有規(guī)則的實用主義國家,所有規(guī)則的出發(fā)點都是美國人的權利,所有的底線都是美國人的利益底線。美國對觸碰到它利益的國家和人,是隨時準備翻臉的,不管是盟友還是敵人。它的強大,加強了它極端的唯我獨尊、唯我獨享、唯我獨有、唯我獨行、唯我獨是。美國的寡情薄義是它實用主義思想鬧的,實用主義哲學就是美國人搞出來的。
美國人沒有歷史包袱,少虛假偽飾,不去做人為自虐的事,最大限度忽略事不關己的事,不愿揣著卑微和隱忍活著,會把無知墊到腳底下增加自己的高度,一臉的澄明表情陳列一臉的無知,無知到讓人覺察不出來,好像無知必須具備資格似的,但那不是無知下的無恥,是一種很干凈很敞亮的無知,有時候可以拿來欣賞、拿來擱在優(yōu)點的筐里。
丫頭講到美國人很淺很淡的交往、匆匆忙忙但相視而笑,不愿意被介入不愿意被打擾,保持著周全禮貌的距離和彬彬有禮的冷漠,沒有可親可近,很難歡起來鬧起來。中國人喜歡讓相互之間的親近滾成一個人,不分彼此,美國人不成,這大概就是丫頭說的那個移民群體特意固守的私人空間,是有紳士分寸和警覺意識的親近。當然美國人濃濃的個人隱私意識,已經(jīng)被那個叫斯諾登的“揭密者”弄得捉襟見肘。
美國人網(wǎng)上沒有圍觀,私下少八卦。一方面,法律把方方面面雞零狗碎都劃了界線,行為沖突沒有模糊區(qū)域;另一方面,言論沒有禁忌限制,沒有允許說不允許說的話題范圍,報紙又把剩下的花邊滴水不漏攬下來揭個底,所以圍觀、八卦不起來。
按時去教堂和上帝聊,是個自省的機會,自己說著上帝聽著,有寄托有依賴有情感舒緩,宗教是個形式,但烙在了心上,孔子的“慎獨”是苦口婆心講道理,美國百姓的“慎獨”是因為有一個無所不在的上帝。中國許多人少一層“人在做,天在看”的約束,心靈有懼怕才會有自我約束。這與沒有定期跑教堂之類場所不無關系,攤上事才慌忙跪倒在菩薩跟前。宗教情懷是一種心境。
這個國家最好的與最壞的、開放的與保守的、贊成的與反對的、熱愛的與痛恨的、解放了的與被禁錮著的等等矛盾,奇怪地有條不紊地結合在國家秩序中,個人和國家的夢想在實現(xiàn)和破碎之間穿行。我們沒有辦法拿整齊劃一的眼光審視打量它,它總是在變,總是在沒有道理的地方作出了道理,在很可笑的地方正經(jīng)起來。今天的世界不需要一個暴戾冷漠懶惰的美國,當然也不喜歡一個聲嘶力竭自私透頂斤斤計較的美國。
丫頭回過身看見一個獨自長大的自己,是不是好驚訝。老爹的吃驚早就有了:學會了思考與表達、學會了接收與拒絕、學會了承擔與放下、學會了自我照顧及無助下的自助、一部分情況下學會了適可而止。每一項的長大老爹都攢著丫頭的故事,許多是成人也在努力去做的。
——愛你的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