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華
【摘 要】我們提倡加強中學生的閱讀教學,提倡他們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可以積累寫作素材,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對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非常重要。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 ? 寫作能力 ? 中學生
我們知道,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生活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唯一源泉。因此,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特別重視生活對寫作教學的作用,而忽視了閱讀教學在中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實際上,在作文訓練中,閱讀教學是一個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非常重要甚至是主要的途徑,它在培養(yǎng)中學生寫作能力、提高寫作水平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不斷探索積累,對閱讀教學在培養(yǎng)中學生寫作能力方面有以下幾點認識,愿與大家共勉:
一、閱讀可以使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
文學作品是對生活直接或間接的反映,生活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因此,中學生的作文就應該是他們生活的具體反映。但實際上,由于中學生這一群體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他們學習和生活的主陣地都在學校,他們每天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課堂學習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這就導致他們不可能像作家那樣長期投身于生活的懷抱中,也不可能和社會生活有非常密切的接觸,更不可能去做這個社會的主人。因此,我們教師要想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必須讓他們在課內(nèi)外的閱讀上下大力氣。中學生通過閱讀所了解、掌握到的內(nèi)容,其實也是一種生活,甚至是一種更為廣闊、更為深刻的生活。這種生活是經(jīng)過作家們的藝術(shù)加工得來的,甚至是經(jīng)過作者精心鍛造的古今中外生活的匯總。
二、閱讀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感和語言能力
學生的組織語言能力,是他們作文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寫作過程中,那些語言能力比較低的學生通常詞不達意,想要說的意思或內(nèi)容難以表達出來或是表達不準確,甚至表達錯誤,這就是學生語言能力低的具體表現(xiàn)。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堅持多讀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那些古今中外名家生動而精彩的語句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和其語言的表達大有益處。經(jīng)過長期閱讀,受其影響,那些愛看中國現(xiàn)代名家小說的學生,其作文的語言風格或多或少就帶有那些名家的痕跡??梢蕴N含魯迅的“精警而風趣”,可以帶有鄉(xiāng)土小說家的“質(zhì)樸中顯精妙”,可以隱藏郁達夫的“傷感沉郁”。有“清妙”的,有“委婉”的,有“細膩”的。那些愛看唐詩宋詞的學生,其作文語言風范有模仿杜甫“感傷惆悵”的,也有模仿李白“浪漫豪放”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還吸取了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含蓄、簡約、明白、雋永等語言風格,并在自己的作文中有了初步體現(xiàn)。
可見,在閱讀中,在對古今中外名著的大量欣賞閱讀中,學生可以盡情地在文學海洋中徜徉,體味到文學的奧秘,因而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提高了自身的語言能力,增強了語感,這樣就有效地解決了學生作文中“寫得干巴巴、語病多”的問題。
三、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和思維能力
我們都知道,文學是對生活的真實再現(xiàn),但它又高于生活,而不是對生活的簡單反映,它是經(jīng)過作者的藝術(shù)加工而成的,是對生活概括而集中的反映。因此可以說,文學作品是對眾多現(xiàn)實生活素材進行藝術(shù)再創(chuàng)造而成的。這個“藝術(shù)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就離不開人們的思維想象。因此,在中學生的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想象思維,我們寫作的內(nèi)容就難以生發(fā)出來,文章的主題就難以深刻,意境就難以深遠。
文學作品中,對那些生動而準確的藝術(shù)形象的描繪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能刺激我們讀者的感官,作用于大腦,引發(fā)讀者相應的再造想象。因此,我們的學生可以在默讀、精讀、反復誦讀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想象去領(lǐng)會作品蘊含的意境、所表達的主旨以及文章的邏輯安排。這樣,學生在想象思考中進行閱讀,在閱讀中進行想象和思考,無形當中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在真實生活基礎(chǔ)上,對平時積累的各種素材進行一定的取舍,進而再進行“藝術(shù)再創(chuàng)造”。這就解決了好多學生在作文過程中出現(xiàn)的“那么多材料,不知道寫哪些和不知道怎么寫”的問題。
四、閱讀可以豐富學生思想和提高認識問題能力
大家都知道,好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操、心靈和人格的真實反映。也可以說,作者道德情操的高低、思想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作品的優(yōu)劣,正所謂“文如其人”。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個作家首先是位思想家和哲學家。
我們學生要寫好文章也同樣需要首先具備健康而豐富的思想,具備高尚、純潔的道德情感,具備一定的認識問題的能力。這種健康思想、高尚情感不是天生就有的,該如何培養(yǎng)呢?其中一條很重要的途徑就是多讀書、讀好書。好的文學作品都具有教育和審美的作用,它特有的表現(xiàn)形式也容易讓學生接受。例如:讀《媽媽的禮物》一文,我們會真切感受到媽媽對女兒的良苦用心;讀《豐碑》一文,我們會對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精神產(chǎn)生敬意;讀《春蠶》一文,我們認識到封建制度對人的殘害;看奧斯托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可以鼓舞我們正確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無數(shù)的愛國青年聽著《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奮不顧身走上衛(wèi)國的戰(zhàn)場……這些都足以說明了文學作品對人的教育影響力。
學生們熟讀這些文學作品,就會豐富自己的思想、陶冶自身的情操、提高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我們可以把學生的大腦比做成一個倉庫,如果“倉庫”充盈了,當學生需要進行表達時,他們自然就會脫口而出,行諸筆端;如果學生大腦這個“倉庫”空空如也,就好比一個的思想非常貧乏,他怎么可能會寫出意義深刻、內(nèi)容豐富的好文章來?
俗話說:“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在和一位思想品德高尚的人談話?!币虼耍覀兲岢訌娭袑W生的閱讀教學,提倡他們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可以積累寫作素材,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對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非常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