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峰, 章學來(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上海200135)
蓄冷保溫箱漏熱性能實驗研究
陳若峰, 章學來
(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上海200135)
本文對現(xiàn)有的兩個保溫層分別為真空絕熱板和聚氨酯的蓄冷保溫箱進行漏熱測試,根據(jù)對比實驗結果計算真空絕熱板和聚氨酯用于蓄冷保溫箱的漏熱率,為之后對帶真空絕熱板的蓄冷保溫箱的實際保溫性能展開實驗奠定基礎。
蓄冷保溫箱; 真空絕熱板; 漏熱測試
DOI:10.3969/J.ISSN.2095-3429.2015.02.012
傳統(tǒng)的蓄冷保溫箱多采用聚氨酯作為隔熱保溫材料[1],而性能更好、技術日趨成熟的真空絕熱板雖在冰箱上有所應用[2],但目前看來,將真空絕熱板用在蓄冷保溫箱上的研究尚不多見。本文通過對兩臺尺寸相同、分別采用聚氨酯和真空絕熱板作為保溫材料的蓄冷保溫箱進行對比測試,確定二者的漏熱系數(shù),以對箱體結構和保溫材料的絕熱保溫性能進行研究分析。箱體保溫性能越好,則因箱體傳熱造成的冷量損失越少,保溫箱在要求的溫度范圍內可維持更長的時間,保證貨物的品質。
目前我國尚無對蓄冷型保溫箱正式的國家標準,相關規(guī)范只有《藥品冷鏈保溫箱通用規(guī)范》尚在制定中,故本實驗測試方法參考GB/T 7392-1998中對保溫集裝箱的漏熱試驗方法。
1.1蓄冷保溫箱
本試驗共制作兩個相同尺寸的保溫箱,一臺以真空絕熱板與聚氨酯發(fā)泡結合作為保溫層,另一臺全部以聚氨酯發(fā)泡作為保溫層用于對比實驗。
參考市場上已有的保溫箱規(guī)格,并結合市場上現(xiàn)有的蓄冷板尺寸,保溫箱外尺寸定為860×760×1560mm(不包含底部滾輪高度),內尺寸為750×650× 1450mm,壁厚55mm,使用2.5mm厚鍍鋅板作為箱體外殼;全部以聚氨酯為保溫層的保溫箱聚氨酯厚度為50mm,有真空絕熱板的保溫箱真空絕熱板厚35mm,聚氨酯厚15mm;箱體六個面的真空絕熱板尺寸分別是720×580mm、720×1420mm、580×1420mm,導熱系數(shù)約0.004W/m·K,密度約300kg/m3,因有研究表明真空絕熱板靠高溫側放置效果更好[3],故真空絕熱板靠外側放置。箱體成品如圖1所示。
圖1 箱體外觀及內部結構
1.2恒溫室
按照要求[4],漏熱實驗須在可控環(huán)境下進行,故本實驗將把兩個保溫箱放入實驗室現(xiàn)有的恒溫室中進行實驗。該恒溫室是由一臺三工況風冷熱泵主機和一套內融冰式蓄冰裝置聯(lián)合帶動乙二醇做一次側循環(huán)、與水換熱做二次側循環(huán)進入空氣處理機組對恒溫室控溫的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主機獨立供冷供暖,蓄冰槽獨立供冷以及主機與蓄冰槽聯(lián)合供冷,恒溫室溫控范圍為-25~55℃。為保證室內溫度分布均勻、不產生回旋氣流,恒溫室內采用全面孔板單向流的方式進行送風。本實驗根據(jù)需求,使用主機獨立供暖模式。
1.3測試方法
實驗采用內部加熱法,即建立起一個熱平衡狀態(tài),置加熱器于箱內,使其本身和所配風扇的功率與通過箱體隔熱層所漏出的熱量達到平衡。
保溫箱的漏熱以總漏熱率來表示,由下式算出:
式中 Uθ—總漏熱率,W/K;
Q—箱內加熱器和風扇所耗功率之和,W;
θi—箱內平均溫度,K;
θe—箱外平局溫度,K;
θ—平均壁面溫度,K,通常:
θi、θe為每個測試記錄間隔末了測得的各個溫度測值的算術平均值,箱內外測點布置如圖2所示,分上中下三層布置,每層4個,編號h1-h4、m1-m4、l1-l4。
圖2 箱內外測點布置
保溫集裝箱漏熱試驗的測試數(shù)據(jù),應連續(xù)進行8h以上的試驗中測得,這時的試驗條件應滿足:
1)箱體平均壁面溫度介于293~315K,箱內、外溫差還應不少于20K;
2)在任一時間內,箱內最熱和最冷點的最大溫差可為3K;
3)在任一時間內,箱外最熱和最冷點的最大溫差可為3 K;
4)任意兩次箱內平均溫度的最大差值可為1.5K;
5)任意兩次箱外平均溫度的最大差值可為1.5K;
6)最高和最低功率的最大差值不應超過最低功率的3%。
漏熱率U應從進入穩(wěn)定狀態(tài)后,持續(xù)時間不少于8h中所測得的17次或更多次的測值按下式算出:
1.4測試步驟
1)關閉保溫箱和恒溫室的門;
2)開啟三工況主機、一次側、二次側循環(huán)泵、空氣處理機組,設定恒溫室溫度;
3)開啟保溫箱內集熱器和風扇,設定箱內溫度;
4)開始記錄實時數(shù)據(jù);
5)從工況穩(wěn)定后開始維持至少8h;
6)根據(jù)測得數(shù)據(jù)算出漏熱率。
用4個120W的帶鋁合金散熱板加熱器和一臺40W的風扇作為內熱源;兩臺保溫箱按先后次序分兩天進行測試環(huán)境溫度約6℃,先測試帶真空絕熱板的保溫箱,恒溫室溫度設定為10℃,箱內控制溫度設定值為40℃,測試時間從10:00~18:30,約10:31開始進入穩(wěn)定工況;后測試全聚氨酯保溫箱,環(huán)境溫度不變,箱內控制溫度設定為35℃,測試時間從9:30~18:00,約9:37開始進入穩(wěn)定工況。
1.5測得數(shù)據(jù)
通過觀察功率表,發(fā)現(xiàn)帶真空絕熱板的保溫箱內的加熱器在達到穩(wěn)定工況后約每19分鐘啟動一次,全聚氨酯保溫箱內的加熱器在達到穩(wěn)定工況后約每9分鐘啟動一次,故在達到穩(wěn)定工況后分別間隔19和18分鐘記錄一次數(shù)據(jù),見表1、表2。
由表1、表2可計算出,帶真空絕熱板的保溫箱漏熱率UVIP=17.83W/K,全聚氨酯保溫箱漏熱率UPU=20.91W/K。
箱體的整體傳熱系數(shù)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K—保溫箱整體傳熱系數(shù),W/(m2·K);
表1 帶真空板保溫箱漏熱測試數(shù)據(jù)
表2 全聚氨酯保溫箱漏熱測試數(shù)據(jù)
λ—箱體尾部結構的當量導熱系數(shù)[6],W(/m·K);
δ—箱體圍護結構厚度,m。
由此可得箱體的整體傳熱系數(shù)和圍護結構的當量導熱系數(shù):kVIP=3.15W/(m2·K),kPU=3.69W/(m2·K),λVIP=0.173W(/m·K),λPU=0.203W(/m·K)。
由圖3、圖4可以看到,進入穩(wěn)定工況后,兩個保溫箱的箱內溫度都呈周期性波動,在一個升降溫周期內,溫度先快速上升至設定溫度以上,之后緩慢下降至設定溫度以下,這主要是因為升溫開始后箱內電加熱器即滿負荷工作,到達設定溫度后電加熱器雖然停止工作,但仍在散發(fā)熱量,使得箱內溫度繼續(xù)升高,約升至設定溫度以上1~2℃后才降溫,待降到設定溫度之下電波動,原因與之前箱內墊加熱溫度波動相似,這說明恒溫室的溫度控制能力還有待加強。
根據(jù)測得的數(shù)據(jù),計算得出了兩臺蓄冷保溫箱的漏熱率,如圖7所示。通過比較可以明顯看出,保溫層含真空絕熱板的蓄冷保溫箱具有更低的漏熱率。
要進一步減小漏熱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由于為了避免不慎破壞真空絕熱板,保溫箱在制作時并未開測試孔,所以在實驗過程中通入箱體內部的測溫探頭、電加熱器的線纜均直接由保溫箱門接入,這會導致保溫箱密封不嚴,造成額外的漏熱。在之后的測試中,應采取措施避免因測試方法導致的漏熱,若要開測試孔應注意選擇箱體未覆蓋真空絕熱板的部位,并用密封膠妥善密封孔口,避免漏熱。
(2)箱門使用的是普通的橡膠圈進行密封,效果有限,若采用冰箱用磁性門封條應可進一步減小漏熱,提升保溫效果。加熱器重新開始工作,如此反復運行既導致了箱內溫度的波動,根據(jù)測得數(shù)據(jù),波動范圍基本都保持在GB所要求的3K范圍之內,但帶有真空絕熱板的保溫箱在相對更大的溫差下降溫速率仍低于全聚氨酯保溫箱,表明前者的保溫性能要明顯優(yōu)于后者。
由圖5、圖6可以看出,本實驗中恒溫室的溫度波動雖基本滿足GB所要求的不大于3K,但仍存在較大的
圖3 帶真空板的保溫箱到達穩(wěn)定工況后箱內溫度曲線
圖4 全聚氨酯保溫箱到達穩(wěn)定工況后箱內溫度曲線
圖5 帶真空板的保溫箱到達穩(wěn)定工況后箱外溫度曲線
圖6 全聚氨酯保溫箱到達穩(wěn)定工況后箱外溫度曲線
圖7 兩個保溫箱漏熱率比較
本實驗在參考GB的測試要求和方法下,測得的數(shù)據(jù)基本符合GB要求,最后得出了兩臺采用不同保溫層的蓄冷保溫箱的漏熱率,通過比較可知,相比于聚氨酯,真空絕熱板在蓄冷保溫箱上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溫效果,對接下來蓄冷保溫箱的性能測試提供了依據(jù)。
另外,本次試驗中也存在了一些問題,需要在將來的實驗中注意:
(1)本次試驗參照的是保溫集裝箱的國家規(guī)范,對于蓄冷保溫箱不完全適用,實際使用效果有待接下來的實驗加以驗證。
(2)恒溫室的溫度控制不夠精準,有較明顯的溫度波動,會對實驗結果產生誤差,在接下來的實驗中應調整好恒溫室的溫控功能,減小溫度波動。
[1]陳海洋,張建一.蓄冷型運輸保溫箱在冷鏈中的應用[J].冷藏技術,2010,(03):12~16.
[2]崔金菊.真空絕熱冰箱的性能及實驗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3.
[3]闞安康,康麗云,水超,等.大溫差下真空絕熱板復合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數(shù)值分析[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14,35(2):68~73.
[4]GB/T7392-199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標準[S].
[5]操雙五.冷藏集裝箱熱工性能理論與實驗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 2002.
[6]孫永才.冷藏車熱工性能分析及其真空隔熱材料研制[D].廣州大學. 2011.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Heat Loss on a Cold Storage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
CHEN Ruo-feng, ZHANG Xue-lai
(College of Merchant Marine,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 200135,China)
Heat loss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on two cold storage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s.Vacuum insulation panel (VIP)is applied in one of the container as insulation while the other use polyurethane.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comparative test of the two container,calculation of the heat loss on these two container is performed.Foundation is built for further performance experiments of the cold storage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 with VIP.
cold storage container; vacuum insulation panel; heat loss
TK124
B
2095-3429(2015)02-0043-05
陳若峰(1989-),男,江西南昌人,在讀研究生,主要從事制冷與空調、相變蓄冷材料方面研究;
章學來(1964-),男,上海人,教授,主要從事輪機工程、制冷與低溫工程等方面研究。
2015-03-26
201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