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維
(民航局空管局運行管理中心,北京,100022)
由于我國的航空運輸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國內外航空公司與機場的經營者,對于增加飛機場單位時間內的飛行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加。且由于國家為了兼顧鼓勵航空運輸欠發(fā)達的地區(qū),政府部門的空中管制標準較低。但是,在管制標準低的情況下,在航空運輸業(yè)發(fā)達的地區(qū),飛行量的增加導致了空管壓力較大。
空中交通管制是我國的交通運輸中的重要部分,保證了我國的領空安全以及航空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空中交通管制是極其重要的,它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航空器之間的相撞,以及提高交通工具運行的效率。但是目前,我國的空中管制指揮尚需要優(yōu)化。有以下幾個問題,逐漸影響到航空運輸。
由于我國對于這方面的重視不夠,在空管方面出臺的規(guī)范與規(guī)章制度并不算完善。從而導致了,在管制人員在進行工作的時候,不能夠嚴格的履行規(guī)章制度,導致安全標準下降,從而降低了管制效率。
由于社會對這方面了解較少,導致了這方面的人才的欠缺,并且,在錄用了管制人員之后,培訓工作做的不夠好。這些都導致了缺少管制人才,以及工作人員的技術不夠熟練有所欠缺。
在以往空中安全事故中,很多事故都是由于管制人員的疏漏。管制指揮需要穩(wěn)定性與緊張感,時刻關注空中狀況,如果發(fā)生問題,要及時調整解決;而且這是一項需要全天候服務的工作,白班與夜班,同樣都需要管制人員們注意力的集中,作出正確的判斷?,F場管理混亂,極易造成當班人員注意力不穩(wěn)定,應急系統(tǒng)混亂等等問題。
體制的不健全導致了體制內的管制人員的行為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反而產生了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的情況。沒有一個成熟的管理體制,會導致管制人員沒有進步的動力,而一些不具有相應資質的人員得不到淘汰。
我國很多地方的塔臺管制系統(tǒng)還是依靠人的經驗進行判斷指揮,失誤的情況很多。現在要多多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引入相關的設備,投入到管制指揮中去,用客觀真實的數據進行空中管制。
在進行空中管制時,往往會出現很多技術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雖然出現,卻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得到解決卻不能把經驗共享給更多的人去解決。也并沒有多少人去學習更先進的空中管制技術。因此,我國空管領域的科學研究方面較為不足,導致了這方面發(fā)展緩慢于其他國家。
我國的航空運輸與管制指揮之間雖然遇到了很多挑戰(zhàn),但是只要發(fā)現問題,就可以解決問題。且,航空運輸對于國家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因此國家也十分重視;同時,隨著國際化的進程,有許多國際航線也經過我國地區(qū),國際航線也對我國航空運輸業(yè)有一些需求。因此,解決目前的問題是勢在必行的。
為了使我國的空管更規(guī)范,更有效率的進行,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范是必須進行的。在很多操作上必然要制定嚴格的規(guī)范,以防止管制人員不規(guī)范的操作導致錯誤產生,從而造成安全問題。《規(guī)范化管理手冊》及《規(guī)范化運行手冊》在經過完善之后,要讓管制人員進行全面的學習,將規(guī)范牢記于心中,提高管制安全與效率。
在人才的選擇上面,要建立篩選機制。管制人員由于責任重大,不應該選擇那些容易產生問題的人去進行這項工作。而在投入工作之前 ,要先進行嚴格的培訓,使他們具備確切的能力后才能上崗。此外,對外界宣傳管制工作,能起到擴大招收范圍的作用。
制度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有的制度都是在不斷的發(fā)現問題,在實踐中解決之后建立的。出現了問題要分析問題的規(guī)律,從而制訂相關的制度,使制度不斷的健全。除了工作中的制度之外,管制人員的管理體制也應全面健全,要建立起獎罰機制,對于優(yōu)秀人員進行獎勵鼓勵,對于有問題的人員進行懲罰甚至辭退;從而建立起一個有活力的人員體制。
為了使當班人員能夠注意力集中并穩(wěn)定的進行工作,合理的輪班制度是必要的。這就需要管制班主任從全場進行合理的控制。注意每一個當班人員的精神狀態(tài),如果發(fā)現有注意力渙散的時候,就換上別人,以期讓管制工作中盡量避免人為錯誤。
設備的全面化,能夠加強空管的效率,并且減少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最好將管制雷達、氣象信息網絡系統(tǒng)、程控交換、轉報機、GPS、錄音機、內話等等設備備齊。除了主要設備之外,還要設置備用設備與應急設備,防止設備臨時發(fā)生問題,而導致管制系統(tǒng)失效。
除了設備之外,還應該引進相應的管制系統(tǒng),如雷達管制系統(tǒng)與軟件管制系統(tǒng)等。雷達自動化管制系統(tǒng)能夠對有效領域內的空管安全進行監(jiān)測,但是目前起到的作用仍然是在有限區(qū)域內的預測,尚需要更多開發(fā)。
管制技術的升級與更新是需要更多的人員參與其中的。雖然現在存在著管控技術交流平臺,但是利用效果一般。因此,我國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重視。需要建立一個權威性的有活力的交流平臺,管制技術人員定期進行交流,并隨時通過網絡來進行聯系解決技術問題;同時還應該配備有理論水準的專家,對他們做理論指導。實踐與理論共同發(fā)展,才可以進步。在進行技術的學習的同時,要注重借鑒國外的發(fā)達空中管制經驗,去國外參觀學習等。
另外,自動化管制系統(tǒng)的開發(fā),對空中管制的安全有重要意義。管制自動化平臺,將可以解決管制系統(tǒng)太過依賴人力的問題,綜合空中所有飛行器的參數,基于客觀的事實,來進行管制指揮,這樣能夠更好的解決航空效率與安全問題。
航空運輸與管制指揮之間出現的問題,它是一個復雜的多方面的問題,相要解決這些問題,并不是空管部門所能單獨解決的,它需要國家的支持、社會各界的協(xié)助等,同時還需要時間。相信,隨著問題的優(yōu)化與解決,我國的航空運輸將會更順暢,空中的航路更寬廣。
[1]劉源.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探析[J].中國新通信. 2014(04)
[2]陶嘯嘯.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研究[J].科技風.2014(03)
[3]蔣友.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及方法初探[J].科技視界. 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