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曉玥
(河南省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462000)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癥。發(fā)生在2歲以下特別是1歲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皮膚病。據統(tǒng)計,發(fā)病率為1% ~3%[1]。加強嬰兒濕疹后的護理對提高嬰兒生活質量有密切關系。
濕疹病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有遺傳過敏體質的嬰兒往往易于患濕疹(1)嬰兒濕疹和喂養(yǎng)不當有關系,如吃母乳的嬰兒,在母親吃大量的牛奶、雞蛋、魚蝦后,嬰兒容易誘發(fā)濕疹;(2)除卻遺傳方面,環(huán)境因素也是嬰兒患濕疹的一個重要誘因。如花粉、化學性揮發(fā)氣體、室內粉塵等的吸入,一些接觸性物品直接接觸嬰兒皮膚都會誘發(fā)嬰兒濕疹,比如肥皂、毛料衣物等;(3)嬰兒的皮膚較薄,皮膚抵抗能力較弱,毛細血管網豐富,對各種刺激比較敏感。經過日光、紫外線的照射后也容易誘發(fā)濕疹。
2.1 皮膚護理嬰兒患上濕疹后,很容易用手搔抓。保持嬰兒小手干凈,經常用指甲剪剪短指甲。還可以用小手套將嬰兒小手套上,避免手觸碰濕疹。尿布宜選用吸水性強、柔軟的純棉尿布,更換尿布要及時,防止尿液對嬰兒皮膚產生不良刺激。嬰兒的衣服應選擇純棉的、透氣性好的布料,避免化纖對嬰兒皮膚的直接接觸。保證嬰兒皮膚的濕潤,堅持每天用清水洗凈嬰兒皮膚,然后涂上郁美凈等保濕的潤膚產品。減少嬰兒洗澡沐浴次數,每周洗澡不超過3次,每次不超過5min。
給嬰兒沐浴時,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用品,使用嬰兒專用中性清洗劑,避免對嬰兒皮膚的刺激。嬰兒的尿布、衣物在清洗干凈后,最好經過陽光暴曬。
2.2 飲食護理提倡母乳喂養(yǎng),特別是出生頭4~6個月,這樣可以避免嬰兒直接接觸牛奶、魚蝦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出生4~6個月后,開始逐漸添加輔食,輔食的數量由少到多,每次添加輔食,先添加一個品種,觀察幾天后,再進行添加下一個品種。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患濕疹,母親要注意飲食,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蔥、姜、蒜以及魚蝦等海鮮食物,以免加重患兒病情。
2.3 環(huán)境護理保持居室通風,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房間經常打掃,保持室內衛(wèi)生,勤換洗被褥,保持床鋪干凈整潔。避免在室內種植鮮花等植物,以免花粉對嬰兒皮膚的刺激。室內避免鋪地毯及不養(yǎng)寵物。
2.4 藥物護理 不要使用皮質激素,因為皮質激素容易導致藥物依賴性和反跳性皮炎。可使用具有清熱燥濕類的中藥外敷,也可在濕疹的不同時期適當使用硼酸溶液和爐甘石洗劑。大豆油外涂是偏方,因大豆氣味甘、溫、無毒;主治寬中下氣,利大腸,消水脹腫毒[2]。香蕉、蘋果不但在水果的食品安全性上名列前茅,而且其在腸道中發(fā)酵性也名列前茅。人體的腸道是一個能自然產生有益菌的發(fā)酵工廠,我們每天只需攝入一定量的水果和蔬菜等營養(yǎng)物質,經過腸道消化、分解和發(fā)酵,便可產生大量的有益菌群,目前國內益生菌在個體使用量上遠不如國外。益生菌能通過調節(jié)濕疹患兒腸道菌群,影響機體Thl/Th2(機體的免疫)平衡狀態(tài)[3]。
2.5 其他保持嬰兒大便通暢,睡眠充足。睡覺前為嬰兒進行節(jié)奏性肢體運動20min左右,既可以增加機體抗敏能力,又有利于胃腸功能和提高寶寶睡眠質量。
嬰兒屬于特殊的年齡階段,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而輕微的刺激也容易使嬰兒患病。嬰兒濕疹容易反復發(fā)作且病程較長,家長們應該保持耐心,適宜的家庭護理是嬰兒濕疹治愈的關鍵。
[1]朱學俊,崔順斌. 皮膚性病學[M]. 北京: 北京醫(yī)科大學~ 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 1995: 88 ~ 89.
[2]李時珍. 木草綱目: 家庭書架[M]. 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9: 159.
[3]肖玲莉.益生菌調節(jié)濕疹患兒Thl/Th2平衡及對腸道菌群的影響[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7,15(3);21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