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娟
(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huán)境學院地理學科教學)
在地理課堂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選擇多媒體進行教學,黑板上的板書很少或者直接不寫,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還有一種情況是,教師的課件制作得越來越精美,但是板書技能卻是日益減弱,精心設計板書的教師越來越少。在板書與多媒體強烈碰撞的今天,板書的命運將會如何?
板書是教師在課前深入鉆研教材,了解知識體系,根據教學目標,認真構思,仔細設計與推敲,利用文字、符號、圖表等形式在黑板上呈現出教學內容和講授提綱。地理板書是對地理教學內容的高度概括,是控制課堂教學進度的手段,也是傳輸地理信息的主要載體。優(yōu)秀的板書,能夠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
隨著電子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學生用電腦打字逐漸替代了用筆寫字,所以,現在學生的寫字水平日益降低。而教師有一手好的板書,有益于帶動學生寫字的興趣,給學生最直觀的示范作用。并且,板書上體現出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整體性,也能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板書除了具有寫字的示范作用,同時在書寫的過程中還有助于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等優(yōu)點。
課堂信息量較少、課堂知識不形象;一節(jié)地理課,只靠板書對知識的呈現,與用多媒體手段教學相比,信息量較少。并且有一部分較抽象的知識,學生很難理解,單靠板書或者板畫,依舊呈現不出地理事物變化的過程。對于一些有疑難的地方,學生只能靠想象。
多媒體是以計算機為基礎,通過圖片、音樂、影視、動畫等形式,將復雜的知識結構以生動、形象、立體的方式表達出來。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強烈的感覺刺激,有助于學生對抽象的地理特點和地理規(guī)律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多媒體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觀、集中學生注意力等優(yōu)點;但是多媒體教學也同時會導致寫字示范作用消失、知識的系統(tǒng)性降低、信息量過大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等缺點。
板書和多媒體作為地理課堂的教學手段,彼此無法取代,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地理教學的質量,充分了解板書與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才有利于更好地將它們結合起來,發(fā)揮更大的教學效果。
針對地理板書與多媒體各自的優(yōu)缺點,我認為在實際的教學中,應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將地理板書與多媒體有機結合起來,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質量。
受各種思想的影響,傳統(tǒng)板書也出現了各種創(chuàng)新,其中有基于思維導圖的板書設計與杜郎口模式的板書教學。思維導圖是“世界大腦先生”托尼·巴贊在20 世紀60 年代提出來的。思維導圖是發(fā)散性思維的自然表達,是將發(fā)散性思維具體化、可視化的方法。具體將思維導圖應用到板書設計中的方法如下:先確定本節(jié)課的主題,接著發(fā)散主干知識,再細化知識的內容,其中可以多向知識關聯,也可以突出重點與難點。在新課改所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的要求下,將思維導圖應用到板書設計中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這些都是板書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可以將這些創(chuàng)新后的板書與多媒體相結合,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形式多樣、圖文并茂、形象有趣的特點,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不同的感官去認識和理解知識,把抽象的事物變成直觀形象的視覺信息,能夠讓地理課堂變得生動形象,感染力強,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多媒體可以將靜態(tài)的、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動態(tài)化,更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在多媒體展示時,它為圖形與空間的教學拓寬了思維,教師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板書所表達的內容,突破了地理板書教學難以突破的重點和難點,在動態(tài)的畫面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板書與多媒體互相輔助,在多媒體拓寬學生的思維的同時,板書起著濃縮教學主題的作用。板書將一節(jié)地理課的主要知識點、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呈現出來,同時也點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有利于學生的記憶。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對知識的記憶都能在教學中實現,提高了地理教學的質量。
板書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而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的優(yōu)勢也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形象性、趣味性有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積極性的優(yōu)勢。地理板書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與多媒體有機結合起來,這些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1]白玲.由一則板書談傳統(tǒng)地理板書的改變策略[J].中國地理教學參考,2013(05):37-38.
[2]托尼·巴贊.思維導圖[M].葉剛,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04.
[3]李吉祥.談對高中地理板書設計的幾點思考[J].教學研究,201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