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飛
(遼寧省大連嘉匯陽光學校)
《學記》是我曾經熟記,后來又反復閱讀過好幾遍的教育文獻,隨著教學實踐的深入,我發(fā)現自己每次拜讀它都會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學記》在學校考核標準方面談到:“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力而不反,謂之大成?!睆闹形覀兛吹?,學生在學校學習完一段時間后應該獲得很多東西,除了廣博的知識,還應形成一定的志向和興趣,能夠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學會分享,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等。這不禁讓我反思自己的教學:一堂課下來或是一學期的一模塊教材講完后,學生從中都收獲了什么?很多比知識本身還重要的東西是否很好地給了學生?感覺自己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整個教學過程側重知識的傳授,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情意培養(yǎng)、習慣方法養(yǎng)成等方面的培養(yǎng)雖然會在課堂上有所體現,但力度還是遠遠不夠的。例如,政治課堂也應該是產生夢想的課堂,有夢想就會有希望,有夢想就會有動力,政治課堂應該弘揚主旋律,倡導真善美,塑造青少年靈魂,幫助學生樹立遠大抱負,放飛夢想,助力中國夢的實現。但我在政治課上的順勢引導做得不夠,對學生志向和興趣的影響程度也不夠深。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以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實際需要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看待整個教學過程,整合教學目標,努力使學生在政治課上受益更多。
在以往的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一些理論感覺學生聽懂了,但在考試中學生大多很難運用已有的理論來很好地分析解決現實問題。如何才能讓學生深入透徹又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理論知識呢?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再次閱讀,感覺《學記》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如“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其志矣?!奔唇處煈摼敗⒕?、透徹地講解知識。又如“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后語之。”即必須通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然后根據學生的疑問進行講解而不是直接進行講解,這樣才能擊中要害,提高效率,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學會善問和善待問題。再如“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即強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善于誘導,平等尊重鼓勵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真實可靠、生動有趣、富含情感的情境讓學生去體驗、去感悟,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思辨中去發(fā)現真理,追求真理,等等。
總之,深入教學實踐,是我專業(yè)成長的源泉,而《學記》將不斷地引領我去反思自己的教育目標、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去總結教學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古人高超的教育智慧,將指引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