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卓資縣大慶街小學 李國團
新一輪課程改革,使小學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
我們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guī)律,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fā)展地看問題,把什么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需要與時俱進,但絕不可拋棄!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以下基本素質(zhì)是非常必要的:
一、習慣好。即具有各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好的學習習慣總和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相伴,而存在“小霸王”“小懶蟲”“小饞貓”“小犟牛”“小磨蹭”“小馬虎”現(xiàn)象的學生成績總在中下游徘徊。可見,學習習慣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之大。小學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小學生可塑性大,向師性強,容易形成各種良好的習慣,也容易沾染各種不良習慣。因此,從小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矯治他們的不良習慣要從小事抓起。
二、熱情高。即具有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習語言文字的激情?!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我先在課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種鳥的圖片,在導入新課時,我采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的鳥朋友,然后出示鳥的圖片,把它們貼在黑板上,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象,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三、會讀書。即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更是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從何時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大家意見不同。但我個人認為,從二年級開始就抓閱讀,是一個良好的契機。改變觀念,采取多種方式,調(diào)動閱讀興趣,應該成為話題。小學低年級閱讀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家長所重視,而其能力的培養(yǎng)自然成為焦點話題。
1.改變學習觀念。
對于剛剛走進小學校園的孩子來說,認識漢字似乎理所當然的成為他們的學習重點,單純地學習生字生詞就可以了。其實,大家都知道,新時代需要會閱讀的人才,會從閱讀中提取信息的人才。既然如此,為什么我們不一開始就讓孩子有正確的認識呢?
2.圖文相結合。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本插圖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新課改要求小學低年級在閱讀啟蒙階段學會“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圖文并茂的讀物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條件。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思維還停留在直觀上,他們對色彩和構圖新奇的圖畫充滿了好奇心。利用圖畫進行教學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的心靈在愉快的體驗中成長。
3.借助多媒體。
隨著教學設備的改進,越來越多的教師喜歡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尤其對低年級的孩子,在理解能力還比較弱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的功能,比較有利于教學。當我們把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圖片、音像用課件等形式展示給孩子時,他們就對所學知識有了直觀的認識,甚至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注意力也會更多地集中到學習中來,對我們的閱讀教學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4.設置疑問。
如果一味地從教學生字開始,然后組詞練習,接著進行課文學習的話,學生就會對學習形成固定模式,甚至產(chǎn)生倦怠,失去興趣。那么,我們不如換個教學方式試一試。針對一篇文章,我們可以設計幾個問題,然后把它們展示給學生,再讓學生根據(jù)問題有目的地去讀文本,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可以借助字典,借助注音,也可以暫時放一放。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具體地去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理解文章要義,領會其思想感情或其中的道理。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5.從練習排列語序開始。
在小學階段,常見的文章是記敘文,我們可以抓住記敘文的六要素,進行一定的語序排列練習,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意識。例如,某天,某地,某人,干了什么事,結果怎樣。作為教師,我們既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段落進行訓練,也可以借助有關文本資料進行練習。我認為,這也不失為一個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
6.誦讀并行,教給閱讀方法。
在初讀課文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同桌讀等方式,幫助學生讀準字音。首先是教師的范讀,可以給學生樹立朗讀的榜樣,建立朗讀的規(guī)范,給學生正音正字。實踐證明,老師生動形象、準確的范讀,能激起學生讀書的欲望,并在讀中感受語感。其次是學生自由讀,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語言,觸發(fā)語感。再次是同桌互讀,可以互相幫助糾正字音。
童心純真,童心無邪。孩子們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華。面對21世紀激烈的競爭,教師肩負著歷史的責任。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才能培養(yǎng)出新時期的建設人才。我們必須全面領會課標精神、內(nèi)容,掌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認真分析學生,培養(yǎng)良好習慣,為孩子的終身學習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