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軍
散文閱讀歷來是中考的重點考查對象,快速幫助學生提煉中考散文主旨應該成為語文閱讀教學的訓練內容。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整體閱讀訓練。初讀散文后按順序思考三個問題: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寫。從“寫什么”角度,學生不難找到具體的事、景、物。但是如何將事、景、物與主旨建立聯(lián)系,還必須指導學生抓住關鍵點:富于詩意的“動情的事”或者“寓意物”。因為散文中,有用來對比襯托的“物”、有用以鋪墊的“事”,雖然作者用它們來為突顯文章的主旨服務,但部分學生沒有主動探究的意識,使得“枝葉”反而成為理解文章主旨的障礙?!皠忧榈氖隆弊⑷肓俗髡叩母星?,是富于詩意的材料。散文的主題是受“動情點”的觸發(fā)而獲得的,它不僅是作者感情的爆發(fā)點,還是散文立意的落腳點,抓住了它再深思熟慮,就會獲得深刻的主題;“寓意”是把一個深刻的道理寄托到一個美的事物之中。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喚起人們的聯(lián)想,把情、理、物交融起來。
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明確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辨析它們之間的主次關系。在朱自清《背影》一文的教學中,通過比較,學生很快就能把父親在車站給兒子送行情景作為文章的“動情點”,找準“動情點”,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與兒子對父親的百般懷念,父愛的真摯這一主題就不難理解。在對《紫藤蘿瀑布》一文的閱讀指導中,先讓學生找準“紫藤蘿”這一景物,在此基礎上再感受紫藤蘿的特點、作者的情感,從而為理解文章的主旨奠定基礎。敘事、寫景、狀物是散文用以抒情、議論的基礎,快速抓住“動情的事”,準確理解“寓意物”的內涵是讀懂散文主旨的起點。從“怎么寫”角度,可以讓學生先了解散文寫作的一般規(guī)律,散文中寫景、敘事、狀物是手段,抒情、言志、析理才是目的。散文常見的寫作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對比鋪墊等。在中考散文復習指導的過程中,可以將不同寫作手法的散文加以橫向比較,加深學生對散文寫法的認識。明白怎么寫,就使得學生拉近了內容與主旨的聯(lián)系。從“為什么”角度,平時課堂教學,老師往往借助寫作背景幫助理解文章的主旨,而中考散文閱讀雖然沒有寫作背景的介紹,但文章的主旨肯定是明確的,所以告訴學生圍繞“抒什么情”、“言什么理”、“說什么理”加以思考很有必要。
中考閱讀散文大致可分為:敘事散文、詠物散文、哲理散文。敘事散文所記之事一般來說都比較平凡,講究以小見大;敘事散文很少有單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常以若干零碎、瑣屑之事來反映一個主題,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在敘事中的體現(xiàn);敘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虛構,因而更加重視行文的技巧,其構思之精妙,結構之嚴謹,感情之細微,尤其耐人尋味。因此,敘事散文的閱讀重點就是事情本身,圍繞事情,找尋作者在敘事過程中表達的情感、認識,理清材料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把握敘事過程中作者情感發(fā)展變化的脈搏。
詠物散文最鮮明的特點是托物言志,借某個事物來表明某種意愿,抒發(fā)某種感情。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賦予象征意義,閱讀時要把握象征這種表現(xiàn)手法。有的作品,其象征意義是直接點明的;有的作品,其象征意義含而不露。對后者須盡可能聯(lián)系上下文中涉及到的對作者生活背景的交代,如作者思想傾向、寫作時間等。詠物類散文蘊意含蓄,因而對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認真揣摩體會,盡可能理解其深層含義。
哲理性散文帶有人生感悟性質,這類作品從一點入手,入題較小,對生活的積累和感悟尤為重要,表現(xiàn)上點到為止,不過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間。在指導學生快速閱讀哲理散文時,要讓其緊扣生活、自然現(xiàn)象與所蘊涵哲理之間的聯(lián)系。
從外部來看,散文有標題、開頭、主體、結尾部分。散文的標題或隱或顯地與主旨相聯(lián)系。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編者從題目中暗示了不同地點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顯然通過比較,文章的主旨就凸顯出來了。2012 年鎮(zhèn)江市中考題《秋光的漲幅》則暗示了時光易逝和要珍惜生命美的主題。散文的開頭可以開門見山,點明主題;散文的結尾可以卒章顯志揭示主題。葉圣陶先生說:“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弊粉欁髡咚季S的軌跡,就容易發(fā)現(xiàn)文章的線索。理順文章的線索,作者的目的、意圖就明確了。所謂文眼,是指作者構思謀篇、布局行文的引發(fā)點,即晉代陸機在《文賦》中所說的“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眼常常是在文章較重要的位置上出現(xiàn)的聯(lián)系著內容的某些話。其實文眼并不一定都是一句話,它可以是一個字??傊?,文眼不論是一個字、一句話或一段文章,都必須是能領起全篇的“警策”之處。文眼句多以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出現(xiàn),正確理解,挖掘、歸納文眼,定能對把握主旨有很大幫助。
總而言之,快速把握散文的主旨既需要大量的閱讀積淀,又需要方法的提煉。只有如此,才能在考場散文閱讀中敏銳發(fā)現(xiàn)散文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