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全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黑山初級中學)
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學校布局的調(diào)整,寄宿制學校成為農(nóng)村學校的一種新的辦學形式。許多住在較偏遠地方的學生都集中到中心校寄宿讀書。目前,在我校276 名學生中,寄宿生有239 人,其中留守寄宿生有78 人,占32.6%。如何讓這些留守學生寄宿生活中過得愉快開心,讓他們能健康成長,更讓家長滿意放心,是擺在學校領導和老師們面前的一道難題,更是對住宿管理者的一次嚴峻挑戰(zhàn)。下面對我校留守學生宿舍管理的現(xiàn)狀、原因及對策淺談如下。
家庭是少年兒童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教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目前的現(xiàn)狀是父母雙親或單親外出打工,或父母離異,把家庭教育的責任常年轉交給爺爺、奶奶或親朋好友。祖輩的過分溺愛,親朋好友的遷就,成為留守學生不良行為的滋生點;另外,由于缺少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交流和溝通,無疑給子女設置了一道無形的心理鴻溝,致使家庭教育出現(xiàn)真空地帶,進而使子女還不成熟的心理發(fā)生畸形變化,導致這些學生或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缺乏自信;或行為放縱,不慎交友,很難管束等現(xiàn)象。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監(jiān)護人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使得留守學生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加之又寄宿到學校,這種情緒的長期積累,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等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在缺乏父母關愛和正常家庭氛圍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言行怪誕,性格孤僻,人際交往能力也較差,他們的畸形心理一旦形成,進行矯正教育要比正常教育更難。
留守寄宿學生在校期間缺乏最多的是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外出務工家庭,經(jīng)濟較為寬裕,對留守學生生活的支付能力較強,所以在物質(zhì)生活的供給上,留守學生的滿意度更高;但是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學生得到的關愛更少。法國教育家施皮茨博士這樣忠告做父母的人:“培養(yǎng)你們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為親情的撫慰與關懷有助于孩子的成長。”
有不少留守學生的行為習慣差,自由散漫,貪圖享受,以各種借口向家里索要或騙取錢財,把這些錢用于抽煙、喝酒、上網(wǎng)、買零食、買玩具等方面。
祖輩們的嘮叨,獨處時的孤單,沒有父母的關愛,缺少同齡孩子的樂趣等,這些構成留守家庭的共同特點。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留守學生容易出現(xiàn)自卑孤僻、不合群、說謊等,他們常常故意違紀、頂撞老師、打架斗毆等,以求得到一時的快樂,從而達到一時的心理平衡。
由于年齡上的差距,直接造成兩者之間心理、思想、行為等差異。由于想不到一塊,就說不到一塊兒,無法經(jīng)常溝通。臨時監(jiān)護人對留守學生的所作所為,更多的表現(xiàn)為不理解,看不慣。因此,學生在心煩、受到欺侮或感到委屈時,選擇不向臨時監(jiān)護人訴說,久而久之,造成心理上的障礙。
一是包辦,許多臨時監(jiān)護人把學習之外的一切事務都包辦下來。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十分差,一些靈性被泯滅。二是溺愛,對孩子的教育多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有求必應,百依百順,關愛過度,甚至到了溺愛的地步。面對這一群體,我們要采取以下對策:
1.宿舍管理教師營造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F(xiàn)在學校急于抓教學質(zhì)量,學生在校被捆綁的死死地,一天下來,好不容易到了宿舍,管理老師由于一點點小事而小題大做,諷刺、挖苦、變相體罰的事時有發(fā)生,這時候往往最先受到傷害的是留守學生。這就要求我們的管理老師站在父母的立場上來關心愛護每一個留守學生,做留守學生的代理家長,用真誠的愛呵護留守孩子的心里健康。
2.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健康的心理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慢慢形成和發(fā)展的。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校的育人環(huán)境,一是學校可讓學生晚上看新聞聯(lián)播,放松他們緊張的心理壓力,緩解想父母的心情。二是成立留守學生互助小組,讓其他住宿學生成立互助小組,讓一個小組幫助一個留守學生,以便更好地了解對方,增進友情,用友情彌補親情的缺失。
3.抓住重點,各個突破。在留守學生中,有些情況比較特殊:早戀,深夜外出,頂撞老師……經(jīng)個別教育,效果仍不明顯的,管理教師從學生的心理問題著手,逐個分析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因材施教,對癥下藥?;蛘埿睦磔o導教師,或主動打電話讓其父母跟孩子說說話,或給他們有意地安排點勞動,如“給管理教師抬桶水”“擦擦玻璃”“讓他們臨時檢查一下各宿舍衛(wèi)生”,等等。在這過程中,管理教師主動談心,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許多問題可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4.設置心理信箱,保守留守學生秘密。管理教師負責給留守學生回信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心理需求等問題,使他們的心理障礙能夠得到及時疏通,老師也可以傾聽到學生發(fā)自肺腑的心聲。對待情緒敏感的學生,老師要善于做一個傾聽者,應充分尊重他們,以誠相待;對待心理脆弱、頑皮的學生,更應傾注愛心和耐心;對待友誼需求的學生,老師要善于做一個引路人。尤其是性格孤僻的留守學生,他們表面沉默寡言,其實內(nèi)心很想與同伴交往,白天他們學習、做作業(yè),無暇顧及其他,晚上回到宿舍,他們的心靈空虛就會因此而發(fā)。宿舍管理教師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fā),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5.強化家庭教育,建立留守學生親子溝通機制
一是開通親情電話。通過“家長——管理老師”“家長——家庭”“家長——孩子”,這三條線的建立,保障互通信息,以便外出家長及時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現(xiàn)、在家表現(xiàn);父母通過電話經(jīng)常與子女進行情感交流和親子互動,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如果有條件,若父母不能經(jīng)?;丶?,可以在節(jié)假日把孩子接到打工地點,融入打工生活,加強親子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二是加強對留守學生監(jiān)護人的定期培訓。定期向留守學生監(jiān)護人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讓其掌握正確的教育理論和方法,告誡他們不應該用一個“忙”字推脫,雖然提高家庭經(jīng)濟收入對家庭很重要,但下一代的教育也不可忽視。一手抓家庭收入,一手抓孩子教育,這兩手都要硬,力求做到兩者之間的和諧平衡。
當然,我們不能把留守學生的宿舍管理問題簡單地對待,只要我們對留守學生的教育予以高度重視,深入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我想,留守學生一定會與其他同齡人一樣共享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