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守坤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勝利鎮(zhèn)初級中學)
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往往比其聰明才智更讓人看重,所以,在當前的學校德育教學中,感恩教育越來越被受到重視,相應的課程安排也在增加。對于初中生來講,正處于思想成長期,對其開展合適的感恩教育更顯得必要而且重要,對于他們?nèi)蘸蟮某砷L成才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無論是在思想認識還是在具體教學開展中都要加強重視,深入研究,不斷提升教學效果。本文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探討分析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包含內(nèi)容和注意事項。
(1)感恩教育的內(nèi)涵。所謂感恩,它隸屬于道德方面,是指受到幫助或者恩惠的人對于為他提供幫助或恩惠的人的一種感謝的表達。而感恩教育就是相應的教育行為,主要通過教學針對學生開展,指導幫助他們培養(yǎng)正確的感恩意識和心態(tài),讓他們懂得感恩并努力做到,讓感恩行為成為他們的固定思維習慣并正確指導他們?nèi)蘸蟮男袨榱晳T,不斷提升他們的個人品質(zhì)和思想品德,讓他們對自然社會和他人常懷感恩之心。所以,感恩教育不只是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一種人性教育。
(2)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融入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在人類成長過程中,感恩并不是人們的天性,它是靠后天培養(yǎng)和教育引導形成的。這也就是說,后天的感恩教育在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生,還正處于青少年的年紀,性格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等還未定型,尚處于慢慢成長階段,在這個時候,抓住有利時機,通過開展感恩教育,在老師的諄諄教導和正確引導下,能夠有效幫助他們養(yǎng)成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與美,學會感恩生活,逐漸形成感恩的責任和意識,完善其人格,并不斷付諸到實際行動中。所以,在初中教學階段開展感恩教育勢在必行。
第一,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大家的共同追求。在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中,流傳著很多感恩故事,它作為整個民族的一個優(yōu)秀傳統(tǒng),懂得知恩圖報,學會感恩這一正確心態(tài)和行為習慣是很值得學習和繼承的。
第二,初中教學中開展感恩教育有利于幫助實現(xiàn)德育教學目標和任務。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老師要注意方式方法,通過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和教育,讓他們明白人與自然之間的聯(lián)系,懂得愛護、保護大自然,不斷增強環(huán)保意識,在這種意識指導下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的好習慣。教育學生學會感恩社會,幫助他們培養(yǎng)責任和擔當,對于別人給予的幫助要保持感恩。
(1)學會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感恩包括但不僅僅限于是對給予自己幫助或恩惠的人的那份感激,還應該包括對父母、社會、自然和祖國的感恩。要時刻記著自己能夠來到這個世界上,是自己的父母給了這個機會,他們從小把孩子拉扯大,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所以作為孩子要學會珍惜、愛護生命,做到這一點,就是實現(xiàn)了對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的感恩,對這個造物大自然的感恩。國家和社會為大家提供了生存環(huán)境和物質(zhì)條件,讓大家有機會好好成長,珍惜生命也是對生活的國家和社會的回饋和報答。要實現(xiàn)珍惜生命,就要確保與不健康的東西保持距離,不干違法犯罪的事情、不危害自己也不危害他人,要感恩生活、幸福生活。
(2)培養(yǎng)學生擔當和責任。感恩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感恩的情感層面,還要付諸于實際行動,要有責任和擔當。做到感恩自己的父母,就要懂事、孝敬父母,凡事讓父母省心,不讓他們擔心。做到感恩祖國,就是要把祖國的榮譽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心里時刻裝著自己的國家,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建設國家,在關鍵時刻敢于挺身而出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甚至是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當然,此處的獻出生命并不等于不珍惜生命,而是實現(xiàn)了生命的升華。
(3)鍛煉學生交際能力。要感恩為人們提供生存環(huán)境的大自然就要樹立和培養(yǎng)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和信念,做到保護、熱愛大自然,與大自然中的一切和諧相處。要實現(xiàn)感恩社會,就需要做到與各種性格的人和睦來往,要學會明白和接受不同的文化和信仰。
(1)老師要切實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作為指導學生的老師,必須要為學生做出表率,學生接受了老師傳授講解的知識,就表明他們對這個老師整體的認可。在思想和行為舉止上,學生也最容易受到老師的影響,所以,在開展感恩教育時,老師首先要嚴格自我要求,提高標準,豐富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為學生做出感恩的榜樣,切實起到教育目的。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深入挖掘感恩教育資源,兼顧書本教材和社會生活實例,讓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融入到社會實踐中進行學習思考,自己首先做到學會感恩并讓學生看到感恩行為,讓他們更真切、深刻地掌握感恩教育內(nèi)容,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不斷進步。
(2)營造感恩氛圍、創(chuàng)設感恩情境。感恩意識重在后天培養(yǎng),針對學生學習特點,要實現(xiàn)營造較好的感恩教育氛圍,在開展感恩教育時要注意有效融入日常教學中。首先,充分發(fā)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內(nèi)容,“恩”涉及到父母之恩、祖國之恩、社會之恩等,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針對教材內(nèi)容展開深入的感恩內(nèi)容分析,讓他們被濃濃的感恩氛圍所包圍和感染,主動接受并將感恩行動付諸于實踐行動中。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動腦筋,合理設置多種感恩學習情境。作為一名合格的感恩教育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開動腦筋,針對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融入使用現(xiàn)代教學方法,比如,啟發(fā)式、點撥法等,通過播放多媒體相關教育視頻、名人演講等引導感染學生,讓他們在豐富有趣的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接受了感恩教育,不斷形成完整、成熟的性格,并指導日后的行為習慣,多為社會、國家和他人做貢獻。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成長期,性格和品格都尚未完全定型,這個時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適當方式融入感恩教育,多方面挖掘和利用教材和實踐中的教育資源和例子,指導學生學會并做到感恩、知恩、報恩和施恩,對于培養(yǎng)其成熟、健全的人格,幫助他們?nèi)蘸蟪砷L成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進國家、社會發(fā)展,建設和諧社會。
[1]陳先娥.淺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感恩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2,(17):225-226.
[2]陶志瓊.關于感恩教育幾個問題的探討[J].教育科學,2004,(8):9.
[3]張婧.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感恩教育[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12,(s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