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他是“棋圣”聶衛(wèi)平和曾被譽為“中國女子圍棋第一人”的孔祥明的兒子,他是聶衛(wèi)平口中最親愛的“驄驄”。當年,因為父母婚變,11歲的他與父親分離,隨母親東渡日本,開始一段艱辛的異國生涯,也在心里埋下對父親怨恨的種子。
如今,34歲的他成為推動中日圍棋交流的友好使者,也成為罹患直腸癌的聶衛(wèi)平身邊最貼心的兒子,他就是孔令文。從怨恨到和解,從疏離到親近,這對父子,走過了怎樣一段復雜的心路歷程?
對于“驄驄”來說,他一生中最慘痛的記憶,是父母離婚的那一天。1991年夏天,父母離婚,他在街道辦事處大哭,一手拉住父親一手拉住母親,苦苦哀求他們不要離婚,那是怎樣的場景?而那也是他第一次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事,是無法隨自己的意志而轉移的。哪怕你哀求的人,是深愛著你也為你所深愛的。那是第一次,他知道什么叫無奈無助。
1992年,母親帶著他遠走日本,他的名字,也從“聶云驄”改成了“孔令文”。
在朋友的幫助下,孔祥明找到了份指導圍棋的工作。但因為她生性靦腆,不知怎么和人談報酬,經(jīng)常辛辛苦苦教了一天的棋,卻得不到報酬。
母親的辛苦,11歲的孔令文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內心無比渴望自己能夠強大起來,能夠讓母親活得輕松一些。可是現(xiàn)實中,他不但幫不了母親,更無力處理自己生活和學習中的困境。由于不懂日語,又是插班生,他經(jīng)常受到日本同學的欺負。一次,一位日本同學將寫著“支那豬”的紙條貼在他的后背上,他背著那張紙條整整一個下午,看到別人嘲笑、輕蔑的眼神卻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放學,一位好心的女同學才告訴他,11歲男孩的自尊心敏感而又脆弱,他像瘋了一樣,沖向那個貼紙條的男同學,兩人廝打起來。結果他將人家打傷了,為此母親賠了人家一大筆錢,幾乎是他們母子倆半年的生活費。
那晚,看著一向好強的母親打電話借錢,孔令文內疚又愧悔,他將母子倆所經(jīng)歷的一切艱難落魄都算到了父親的賬上:如果不是你移情別戀,我們就不會到日本,我就不會受人欺負,媽媽就不會為了生活四處奔波!這一生我都不會原諒你!
有意思的是,在當時11歲的孔令文看來,為母親爭口氣,對父親實施報復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圍棋上打敗父親!為此,5歲就開始學圍棋的他在升入高中之前,鄭重地向母親提出,自己不想去參加高中的考試了,而是想要成為日本棋院的職業(yè)棋手。兒子的要求讓孔祥明暗喜,對“中國女子圍棋第一人”的她來說,對于圍棋的熱愛已深入到她的血液,她當然希望子承母業(yè),在圍棋上有所作為!
母子倆就此立下“君子協(xié)定”:如果在18歲之前還不能入段,那就乖乖地考大學。那之后,孔令文在家苦學了九個月,在次年舉行的定段賽中,他獲得第三名,升入專業(yè)初段。這一年,孔令文16歲。
兒子成為職業(yè)棋手,消息傳到國內聶衛(wèi)平那里,自然也是欣慰和激動。他第一想法是希望能親自指導兒子,或者將兒子接到國內訓練,“他的天賦不錯,但他下棋的環(huán)境和國內沒法比,日本棋院沒有國家隊,棋手訓練全靠個人,缺少與同輩高手切磋的機會,自然在棋力上難以進步,時間久了難成大器。”
可孔令文最大的愿望是“打敗聶衛(wèi)平”,怎么可能去拜聶衛(wèi)平為師呢?他當即拒絕:“在日本我有了好多朋友,而且我正跟著藤澤秀行、小林覺老師學棋,不用好成績報答老師就離開,是不可以的。”
兒子的倔強讓聶衛(wèi)平毫無辦法,同時也為自己當初的草率離婚而追悔不已。曾經(jīng)有記者采訪他:“棋手不可以悔棋,人生也不可以悔棋,如果可以悔的話,你想悔哪一步棋?”他說:“我不應該和孔祥明離婚?!彪y得情感流露的他更進一步表示:“你們是不是覺得我什么都不在乎?其實你們都不了解我,我最在乎的有兩件事:一是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大賽,一是驄驄?!?/p>
盡管兒子不愿拜自己為師,但聶衛(wèi)平還是想方設法想指點兒子。2007年,孔令文來到國內參加比賽,父子倆就有了見面機會。聶衛(wèi)平對兒子說:“晚上來我房間一趟?!北M管不認可父親,但對他的棋藝,孔令文還是佩服的,所以到了晚上,也就乖乖去了。有時父子倆切磋棋技忘了時間,聶衛(wèi)平就要兒子留宿,可孔令文卻執(zhí)意要走,氣得老聶直搖頭:“這小犢子這脾氣,隨我?!?/p>
在沒法見到兒子的日子里,聶衛(wèi)平會拜托相熟的圍棋記者:“你去采訪比賽,如果能收集到孔令文的比賽棋譜,幫我?guī)Щ貋??!敝笏痛蜷L途給兒子指點,孔令文在電話那邊總認認真真聽著,末了客客氣氣道謝。兒子的這份客氣讓聶衛(wèi)平耿耿于懷,“你下得這么臭,我真懶得教你!”
但孔令文卻一直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那就是打敗父親,只是隨著學習的深入,他日漸意識到以自己的棋技,根本不足以挑戰(zhàn)父親。圍棋只有黑白兩色,可是深入其中,會知道這是一個多么復雜精微的世界,非一般者所能駕馭,這也使得他對父親的感情變得復雜。一方面以兒子的身份,因為自己童年的經(jīng)歷,讓他對父親心懷怨恨;另一方面以棋手的身份,“我非常敬佩尊重他在圍棋上取得的偉大成就,在他的年代,他為中國爭了光?!痹诤透赣H所有的交手中,孔令文只贏過一次。那一次,他高興地用手機把棋局拍了照,留作紀念,“總算贏過一盤,很滿足了?!倍下櫿f:“那是我讓你的,要是我不讓,你根本贏不了。”
父子倆之間的暗自較勁和相互關心交織,貫穿在兩人的所有交往里,一直未曾停息。在這期間,孔令文和自己的老師同時也是聶衛(wèi)平的老對手,日本圍棋名家小林覺的女兒小林清芽相識相戀。
2003年,兩人決定結婚,聶衛(wèi)平從朋友那得知消息,心里不是滋味兒。尤其是兒子結婚,并沒邀請他,讓他暗自生氣。而孔令文卻認為:你明知我什么日子結婚,卻電話都不打,我只能理解為你是不愿參加婚禮了。父子倆各自揣著心思,結果是聶衛(wèi)平?jīng)]有出席兒子的婚禮,而他托人送上的禮金,也被孔令文拒收。
婚后不久,小林清芽生下了兒子孔德志。升為爺爺?shù)穆櫺l(wèi)平高興不已:“把孫子帶給我看看?!倍琢钗膮s以“孩子太小,不適應北京的氣候”為由拒絕了。
看著孔令文和聶衛(wèi)平之間的矛盾,既是老師又是岳父的小林覺極力緩解。他對孔令文說,“人生如棋,所經(jīng)歷的勝負都是過眼煙云,只有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永久而值得珍惜的?!倍拮有×智逖恳渤査骸笆裁磿r候帶我去北京啊?”知道聶衛(wèi)平想看孫子,清芽又特地拍了兒子的照片帶給聶衛(wèi)平。
得知小林覺父女長期開導孔令文,聶衛(wèi)平感慨不已:“小林覺很仗義,當年驄驄和他媽剛去日本,他就給了不少幫助,現(xiàn)在又為我和兒子之間做橋梁,有這樣的親家,真是榮幸!”
終于,在岳父和妻子的勸說下,2006年4月,孔令文攜妻帶子回京探父。對于兒子此次時隔15年后的歸來,聶衛(wèi)平親自開車到機場迎接,隨后在家里設宴,陪兒子一直喝酒至深夜。其間,聶衛(wèi)平再次拿出個大紅包,作為孫子的見面禮。這一次,孔令文沒有拒絕。
孔令文在日本棋院的職務叫中日友好特命棋士,希望通過圍棋促進中日文化的民間交流,他說:“或許這就是種緣分,我小時候去了日本,在那邊長大,以至現(xiàn)在才能夠做中日交流,我希望能做出更多貢獻,我相信我的父母都會支持。”
因為中日友好使者的身份,他和父親見面的次數(shù)也更多了。父子倆在一起,常常是一人一瓶加了冰的二鍋頭,邊喝邊聊。但有一個話題,是聶衛(wèi)平永遠不敢碰觸的,那就是:當年你和你媽剛去日本時是怎么生活的?而對于孔令文,也學會對過往慢慢釋然:“親情是很奇怪的,我小時候那么恨他,但是再和他在一起時,似乎也不需要什么鋪墊,親情的脈絡一下又重新接上了,和他在一起的感覺還是很親很近。”
2013年7月,聶衛(wèi)平查出患有直腸癌??琢钗牡谝粫r間趕到北京,將父親的病歷、化驗單、檢查單等都復印帶回日本,請日本專家會診。隨后,又將日本專家的建議提供給北京專家參考,并和醫(yī)生一起做出先放療再手術的治療方案后才返回日本。
10月,聶衛(wèi)平的放化療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醫(yī)生準備實施手術,向來天不怕地不怕的老聶第一次感到脆弱和恐懼,他第一次向兒子提出要求:“驄驄,我做手術時你能來北京陪我嗎?”
直到今天,孔令文說起這事仍感到心酸:“一個在你眼里一直都是那么強大的人,突然像個孩子一樣請求你陪他,我突然覺得什么恩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是我的父親,我要在他需要的時候陪在他身邊。否則,我會后悔一輩子!”
孔令文放下在日本的家庭和工作,來到北京,住在當年國家體委分給聶衛(wèi)平和孔祥明的一套老房子里。父親手術的那天,他一直守候在手術室門外,心里的擔憂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加劇,“那時,我在心里許了個愿,只要父親能平安渡過這一關,從此我們之間的恩怨一筆勾銷,我只想他能活下去?!?/p>
也許是兒子的心愿感動了上天,也許是老聶不愿讓兒子承擔那么重的痛苦。手術很成功,從手術室推出來的那一刻,孔令文上前握著父親的手,“爸,我在這里。”老聶咧嘴笑了。
手術之后的聶衛(wèi)平,不能喝酒了,父子倆相聚時的對飲變成了對弈,有時老聶實在是饞酒饞得不行。后來,孔令文在日本發(fā)現(xiàn)了一種飲料,有酒味但沒酒精,連忙訂購了一大箱,千里迢迢弄到北京。
每次從北京返回日本,看到父親很灑脫地揮手:“你走吧,不用掛念?!钡劾镉址置鲗憹M了依戀和不舍時,孔令文都很難過。為了能多陪父親,他甚至辭去了來之不易的日本大學的教職。
如今,孔令文的兒子孔德志也成為日本棋院的院生,開始“沖段”,有人建議孔令文將兒子帶回北京,由聶衛(wèi)平親自施教。老聶對這個建議充滿期待,“為了讓老聶家再出一位世界冠軍,我怎么著也得再活二十年!”
(未經(jīng)作者許可,本文禁止轉載、改編和網(wǎng)摘)
編輯/楊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