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柒秀
摘 要:自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高中英語教學效果有明顯提升,在這些年的教學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存在一些困惑。教材不可能頻繁改變,但教學方法隨著時間推移,針對不同的個體會做出調整,這就需要教師與課改同成長,不斷思考新時期下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教材;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效果是教學活動的追求目標,高中英語新課程教材是教學活動的載體。通過優(yōu)化高中英語新課程教材的課堂教學效果使教學活動實效,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究知識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
一、高中英語新課標教學理念和新教材的價值取向
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比傳統(tǒng)的教學大綱更加完善,注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的情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標鼓勵教師在使用新課標教材的同時結合當地文化習俗開發(fā)校本課程,體現教材的實用價值。在對新課程教材的使用中可根據實際調整各模塊或各環(huán)節(jié)的內容,使語法、詞匯和文化背景知識相互融合,讓教學更生動。
高中英語新教材的價值取向和新課程標準的價值取向一致,即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在知識觀上主張學生主動探究建構知識,在過程和結果上更注重教學過程的實施或學習過程的體驗。在教材使用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重組教材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使用新教材,我們更深刻地了解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課程標準的實質,為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效果奠定了基礎。
二、優(yōu)化高中英語新課標教材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1.課前的有效準備
課前做好充分準備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一步。備好教學內容,使其容量適當,難易程度適中;備好教學流程,使其環(huán)環(huán)相扣,詳略得當;備好教學活動,使設計科學,體現教學目標;課前查找相關資料,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為新課導入做好準備,激發(fā)學生參與課題的興趣。新課標下的教師角色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教師已不再是個教書匠,而是教學活動的策劃者、指導者、教材的開發(fā)者和實施者,在教學準備工作上有更高的要求,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2.有效實施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精心備課后,接下來是如何有效執(zhí)行教學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為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可從多渠道進行。如從圖式理論的角度,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或現有知識,即激發(fā)其現有的圖式,學生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接觸新知識,會更感興趣,也更容易使其對閱讀材料知識理解更加透徹,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這種知識的積累又為其之后閱讀活動奠定基礎,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