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塔力甫·茹孜買買提
傳統(tǒng)教學模式越來越不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新課改的實施讓我們眼前一亮,作為一名新形勢下的教師,我在新課改理念的熱切召喚下積極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下面我就針對新課改形勢下的初中課堂教學模式談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運用有趣味的語言
語言是一個人的思維工具,是我們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我們教師的語言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數(shù)學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作為一名數(shù)學老師更應該注意語言的有效性,切忌平鋪直敘、乏味枯燥,切忌生搬硬套、語言晦澀。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教材時,我總是注意錘煉自己的語言,給學生營造愉快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具體措施如下:(1)采用生動的語言。我們大家知道,數(shù)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抽象的內容只有憑借生動的語言才能詮釋明白,加之我們的學生學習心理處在“開放期”,他們活潑、純真,好奇心強,又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不僅能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講得通俗生動,還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2)采用親切的語言。教學語言是老師和學生思想交流的載體,感人、親切的語言能夠讓學生產生舒暢積極的學習心境,能夠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國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作為教師無論是對待學生,還是講授知識,都應該運用親切有感情的語言。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教材時,我總是積極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有時學生犯錯誤,我也不挖苦、諷刺,而是用委婉的語言指出他們的不足。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教學模式,教師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學生沒有話語權,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課堂氣氛單調、沉悶,沒有生機與活力。新課改積極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理念,因此,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就應該努力轉變教學觀念,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演繹新課改形勢下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具體措施如下:(1)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傳統(tǒng)數(shù)學課堂大多采用習題講解和例題分析的方式,這種方式對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很有效,但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采用了小組合作教學法。初中生思維較敏捷,如果采用強制手段會限制學生的智力開發(fā)與思維發(fā)展,可是采用小組討論法則能讓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提出個人觀點,并與其他組員交換意見,這既加深了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教材時,我積極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把全班學生分成八個小組,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并對小組匯總的問題進行妥善處理。(2)采用分層教學法。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華萊士說:“學生的個體差異必將造成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差異?!彼?,我們教師應該及時調控,盡可能多地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教材時,我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對不同性格、不同程度的學生做不同的要求,對他們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積極學習的欲望。在教學中,我從不偏向某一部分學生,總是以誠相待、一視同仁。
總之,在新課改形勢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不適用新時代的發(fā)展,作為一名初中數(shù)學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觀念,用新穎靈活的教學方式演繹精彩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我相信,我們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定會因新課改的加入而越來越精彩。
參考文獻:
[1]鄧春.如何在初中數(shù)學課中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J].學知報,2010.
[2]徐建春.如何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4).
[3]黃德蓉.優(yōu)化練習設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之一: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的練習設計[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