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孝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痹摌藴噬羁倘娴伢w現(xiàn)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人文價值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人文價值所涉及的內(nèi)容相當廣泛,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嘗試采取以下三個方面的策略,進而達到該標準的預期目的。
一、在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仁愛之心”
“仁愛”是重要的人文價值之一。我們的語文課本里,有很多課文都滲透“仁愛”教育。我們可以在傳授學習方法之余,培養(yǎng)學生的仁愛之心?!洞扒暗臍馇颉肥嵌昙壣蟽缘诹M教材中的一篇課文。本組以“關(guān)愛他人”為專題組織教材內(nèi)容,《窗前的氣球》是一篇充滿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文章,表現(xiàn)了同學之間純真的友誼。課文以科利亞的情感變化為線索,講述了科利亞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學用氣球給科利亞帶去問候的故事。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能充分感受到科利亞同學的關(guān)心、關(guān)懷之情,從而體會到要在生活中關(guān)愛他人、珍惜友情。
教學中,我借助導學案,讓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精心設(shè)計“自學導航”,讓學生思考:窗前的氣球,是誰送給誰的?為什么要送氣球?這是兩個很關(guān)鍵的問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濃濃的友情,體會到友情的可貴,認識到要為有困難的人送去自己祝福。課堂結(jié)束的時候,我運用了靜思,學生安靜地閉上眼睛,專心地聽我朗讀課文,再一次走進課文,感受深刻的友情,明白到要學會關(guān)心他人,有仁愛之心。
就這樣,學習了這一組以“關(guān)愛他人”為專題的課文后,我能感受到學生在關(guān)愛他人方面的表現(xiàn)更明顯了。 “仁愛”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讓班集體更溫馨、更和諧,學生更融洽。
二、在語文課堂中培育小學生的“正當行為”
“要控制好自己的行為,必須具有辨別力,因為在判斷錯誤行為時必須要用到辨別力……切不可讓錯誤行為去傷害別人?!薄罢斝袨椤笔俏宕笕宋膬r值的其中一個,它包括:禮貌、整潔、尊重、責任感、服務(wù)、勇氣、義務(wù)和自我控制。這段時間,我著重幫助學生養(yǎng)成對“正當行為”的“自我控制”。
二年級的男孩子活潑好動,課堂上有時很難做到“自我控制”。 A同學正在專心致志地玩著尺子和鉛筆,頭也不抬,把自己置身于課外;B同學則神游太空,眼睛沒有焦距,盡情地發(fā)呆;C同學手舞足蹈,興奮得很,自得其樂。這些情景常出現(xiàn)在語文課堂上,是學生缺乏“自我控制”的表現(xiàn)。雖然他們都清楚課堂的要求,但控制不了自己,不能靜下心來專心學習。如何幫助他們搬開這個“攔路虎”,讓他們做到“自我控制”呢?我充分發(fā)揮了賞識和批評教育。當他們專心學習時,我就給予大拇指和賞識的眼神,并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讓他們感受到“自我控制”帶來的好處。當一些學生無法控制自己時,我只有不厭其煩,不斷督促,并借助學生的力量,讓學生互相提醒。屢教不改時,只能在課后繼續(xù)教育,并采用“補習”的方法,讓他們在別人玩耍時補回之前的學習。
作為老師,我們要耐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擁有正當行為,讓學生漸漸具有辨別力,盡量不出現(xiàn)錯誤行為,不讓錯誤行為影響自己,更不能因為錯誤行為去傷害別人。教師對學生行為的培育盡可掌控于小學語文課堂內(nèi)外。
三、在語文課堂中引導小學生“入情入境”
靜思,是一種讓師生在短時間內(nèi)放松的技巧,也可以用來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靜思也是一種對自我情緒的調(diào)整,通過靜思可以讓情緒平和。想象靜思是很常用的一種靜思方式。
《“紅領(lǐng)巾”真好》是二年級上冊第七組教材中的一首小詩。兩幅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文章采用擬人的手法,向我們展示了小鳥的快樂、活躍和勤勞。“紅領(lǐng)巾”的愛鳥行動點明了“保護自然,愛護鳥類”的主題。課后男孩的思考:“除了愛護小鳥,我們還應該愛護哪些小動物呢?”耐人深思。
課堂上,播放一段鳥兒在森林中鳴叫的輕音樂,孩子們閉上眼睛,豎起耳朵,我就輕聲描述音樂所展示的美妙畫面:清晨的森林,霧蒙蒙,可愛的小鳥在林間嘰嘰喳喳,蹦蹦跳跳,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梳理蓬松的羽毛;太陽出來了,機靈的小鳥撲棱棱,飛來飛去,不停地捕捉害蟲,保護翠綠的樹苗。孩子們用心傾聽著,似乎看到了詩歌所描述的情境,看到了快樂、勤勞的小鳥,愛鳥之心油然而起。這樣,“保護自然,愛護鳥類”的人文價值觀念就悄悄地在靜思中進入了孩子的心靈。
語文教學中還有諸多融入人文教育的方法。我們完全可以發(fā)揮課文本身所固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有目的、自覺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跡,高尚的思想情操等熏陶學生,教育學生,在學生的心靈上播撒做人的良種。妥善尋找教學與育人的最佳結(jié)合點,在“滲透”、“滋潤”和“融入”上下功夫,從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各環(huán)節(jié)仔細揣摩,有機地進行人文教育。
我們認為,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書本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書本知識之外的抑或與書本知識有關(guān)聯(lián)的情感教育、良知教育、品質(zhì)教育、人文教育等同樣不可或缺,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窮盡一切方法和策略,讓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自覺地將人文價值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之中。
【作者單位:岷縣蒲麻鎮(zhèn)中灘小學 ?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