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麗媛大同廣播電視臺,山西大同 037006
廣播新聞編輯的基本原則與技術技巧
蘭麗媛
大同廣播電視臺,山西大同037006
摘要廣播是大眾傳媒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則是一項技術性和專業(yè)性較強的工作。廣播新聞編輯工作關乎新聞質量及影響力,新聞編輯只有堅持一定的原則、采用一定的技巧,才能做好新聞編輯工作。文章分析了廣播新聞編輯的基本原則,并就廣播新聞編輯技術技巧做出了研究,以期能為廣播新聞編輯工作提供有益的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廣播;新聞;編輯;原則;技巧
廣播是黨的輿論陣地之一,廣播新聞則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媒介途徑。廣播新聞編輯在廣播新聞編輯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新媒介時代,媒體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給廣播新聞編輯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播新聞編輯必須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堅決貫徹落實新聞原則,靈活運用新聞編輯技巧,只有這樣,廣播節(jié)目才能在發(fā)揮輿論作用的同時,培養(yǎng)起穩(wěn)定的受眾群。
1.1 政治合法性
用奢侈品的標準做平價服裝的快時尚休閑品牌的優(yōu)衣庫,質地優(yōu)良,商品豐富多彩,簡潔的風格,比較百搭,像倉庫一樣的陳列,自助購物。在這樣的特質下,創(chuàng)始人柳井正打破常規(guī)的經營,將優(yōu)衣庫做成了全球一線品牌。優(yōu)衣庫花費較少的費用,開通小程序后,可以和自己的公眾號、APP綁定、跳轉,更好的營銷自己的產品,留住用戶。自己開發(fā)的小程序受平臺管理限制較少,可以更好的制定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6]。
所謂政治合法性,指廣播新聞在編輯過程中要遵從憲法所規(guī)定的基本原則,避免危害國家利益、破壞國家安全的行為。如新聞編輯在廣播新聞內容編輯中不得私自泄露國家機密,不得用煽動性語言破壞民族團結和群眾穩(wěn)定的事,不得散布暴力、色情、不實信息,危害國家安全。這些是新聞編輯在工作中必須堅守的基本原則。廣播新聞編輯要認清黨的發(fā)展路線,清醒認識自身在黨的新聞事業(yè)中的積極作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嚴把廣播新聞編輯政治關口,用正確的言論引導和教育群眾,切實發(fā)揮黨的喉舌和耳目作用。
1.2 鮮明的目的性
替代彈性越大,國產大豆市場價格受目標價格政策的影響越小。從表4可以看到,隨著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之間替代彈性的增加,由于目標價格提高而導致的國產大豆市場價格的下降幅度在減小。
1.3 新聞真實性原則
2.2 巧妙編輯新聞頭條
1.4 可聽性原則
在我國相當長的時間里一直處于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如何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就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這樣的教育體制在近些年來越來越暴露其出現的問題,高分低能日益顯現.以高中的數學教學為例,教師只是一味地去灌輸,去告訴學生解題的過程和答案,如何才能在高考的數學中獲得高分,而卻完全忽視對于學生的個人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沒有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探索知識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在高中的數學課堂上,學生處于聽課狀態(tài)的時間較長,而真正動手練習的機會較少,更不用說小組合作探究與自我總結反思更被忽略了.如果長此下去,勢必會嚴重地影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甚至會影響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2.3 增強新聞的鮮活性
本次暴雨主要集中在7月15—17日,因此雨量以3日量為單位進行計算。在《山西省水文計算手冊》上查得冷口站3日點暴雨均線和CV值,其中X=80.2mm,CV=0.55,CS/CV=2.0,經計算 P=1%時 3日雨量為216.4 mm,冷口站實測3日點雨量為241.4 mm,據此可推斷該雨量達100年一遇,即本次洪水重現期為100年一遇。
廣播新聞編輯是一項技術性工作,它不是新聞稿件的簡單編排,也不是新聞事件的簡單陳述,廣播新聞編輯可行、內容可聽的關鍵是新聞的創(chuàng)新性。從外部條件來看,技術進步和經濟發(fā)展是新聞編輯創(chuàng)新的主要驅動因素。從新聞編輯的角度來看,新聞編輯只有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顛覆新聞編輯傳統(tǒng)思維方式,從聽眾應知、預知的角度選準新聞報道的切入點,從適應觀眾心理需求的角度進行新聞報道,使用流行的新聞語言和新穎的新聞表現手法,才能增加新聞亮點,增強新聞的吸引力。
該堆加熱等離子體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中性束流注入器向堆腔內注入高能中性粒子束來提高等離子體的溫度,另一種是通過調節(jié)中間線圈和內部線圈中的電流,改變堆腔內的磁場分布,進而改變中間磁阱的形態(tài),對等離子體進行絕熱壓縮加熱。
廣播頭條新聞指當天廣播新聞播報中新聞價值最高、分量最重、放在首位的新聞。日趨激烈的媒體競爭環(huán)境,迫使許多媒體不得不將頭條當為重要武器,不斷提高頭條新聞的關注度和吸引力。廣播新聞同樣要關注頭條新聞的質量,做好頭條新聞中心工作,避免頭條新聞過于籠統(tǒng)化、格式化的報道,關注和提高頭條新聞的思想性。在頭條新聞編輯中,新聞編輯還要做好細節(jié)工作,選用貼切、適度、生動、鮮明的好標語,用簡潔生動的文字組織導語,概括新聞主要內容;確保新聞線索的單一性,合理劃分新聞段落,強調段落內容特色,確保新聞稿件行文簡練、思想鮮明、極具聽覺沖擊力;巧妙運用同期聲、音樂或旁白解說等廣播元素來營造、渲染新聞氣氛。如有必要,新聞編輯還要將頭條新聞與相關新聞、同類新聞事件組織起來進行組合報道,以深化人們對新聞事件的整體印象。
新聞是一種獨特而具有報道價值的社會現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聞傳播媒介更加多元化,人們對新聞報道的時效性要求不斷提高,全面提高新聞采訪、編輯、報道的時效性也成為現代新聞工作者關注的重要問題。廣播新聞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時效性在新聞報道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完善新聞選取、稿件編輯和播報流程,采用先進通訊技術提高新聞的時效性,以充分發(fā)揮新聞的社會價值。廣播電臺是廣播新聞傳播的大本營,廣播電臺要著手制定完善的新聞采訪、編輯制度尤其是突發(fā)新聞處理制度,建立統(tǒng)一的新聞指揮系統(tǒng),建設一支極具戰(zhàn)斗力的新聞采編隊伍,確保聽眾能在各個時間段都能收聽到最新新聞資訊。
無論是從新聞還是從社會的角度出發(fā),所有的廣播新聞都具有一定的目的。廣播新聞編輯在工作過程中,必須認真考慮新聞的目的性,認真思考以下問題:為何要寫這個新聞,這個新聞有哪些可寫性,新聞反映了什么問題,要解決什么問題,能夠起到什么作用等。只有想通了這些問題,新聞編輯在編輯過程中才能做好新聞框架勾勒、主題塑造、枝葉刪減、思想升華工作,才能切實提高新聞質量,使得新聞更具目的性、針對性。
聽眾是新聞的主體,廣播新聞的特殊性要求廣播新聞必須具有高度的可聽性,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聽眾。因此,廣播新聞編輯在新聞編輯和選擇中要多選擇一些大眾感興趣的民生新聞,以滿足聽眾的收聽和信息需求。其次,廣播新聞編輯還要利用廣播的聲音優(yōu)勢,選擇普通話發(fā)音標準的主持人,并在新聞播報中加入音樂、錄音等更多的廣播元素,力求使廣播新聞更具吸引力。
新聞真實性指新聞報道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確保新聞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必須是客觀存在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也是新聞必須堅實的底線,新聞編輯在編輯新聞的過程中必須對新聞事件的時間、人物、地點、因果進行真實報道,確保新聞事件的每一個要素都經得起推敲、核對。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在工作中樹立求實、求準、求新、求快意識,尊重客觀事實,深入了解事實真相,并思考、提煉相關新聞點,為聽眾提供更多真實而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
2.1 增強新聞的時效性
1.5 創(chuàng)新原則
所謂好新聞,不但指新聞內容真實,陳述準確,新聞內容和語言還必須具有一定的鮮活性。新聞的鮮活性,取決于新聞編輯的思想、立場和工作態(tài)度,新聞編輯只有具有正確的工作態(tài)度和正牌的思想作風,才能提高新聞的準確性、新鮮性。新聞的鮮活性主要體現在新聞的標題、導語、內容上,新聞標題是新聞的眼睛,新聞導語是新聞的門面,只有極具文采和吸引力的標題才能稱得上好標題、好導語,新聞編輯要著眼于新聞全局,選擇準確的字詞來組織標題和導語,確保新聞標題和導語既能反映新聞內容,還切實符合群眾語用習慣,能激發(fā)聽眾收聽欲望。在新聞內容編排方面,新聞編輯要合理把握新聞內容長度,認真勾勒新聞骨架結構,并堅持正確的新聞基調,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新聞內容具體真切、與眾不同。
2.4 增強新聞的實用性
在信息時代,人們對新聞的實用性要求越來越高,廣播新聞應積極面對信息時代新聞的內在實用性挑戰(zhàn),爭取為聽眾傳遞更多的實用性信息。這就要求廣播新聞編輯面向市場、面向聽眾,在新聞選題上多關注時事熱點,選取更多的時政、經濟、網絡、體育、股票、房產信息,增強新聞的可聽性,滿足聽眾的信息需求,拉近聽眾與廣播電臺的距離。其次,在新聞編輯中力求通過情景交融來激活新聞,增強新聞的形象性,賦予新聞以濃厚的生活、文化氣息,讓聽眾感受到新聞的現實價值。最后,適當增加地域新聞的比例,對當地民眾的衣食住行進行觀察報道,將新聞與民眾切身利益結合起來,提高新聞的實用性。
2.5.5 穩(wěn)定性試驗 取“2.2.3”項下供試品溶液(編號:G-5)適量,分別于室溫下放置0、2、4、6、8、10、12 h時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結果,淫羊藿屬苷A、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寶藿苷Ⅰ峰面積的RSD分別為1.31%、1.25%、0.15%、0.12%、0.08%、0.09%、0.31%、1.31%(n=7),表明供試品溶液于室溫下放置12 h內基本穩(wěn)定。
綜上所述,社會的發(fā)展,給廣播新聞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播新聞編輯要在堅持新聞編輯原則的同時,不斷提高個人素質和個人業(yè)務能力,并善于運用各種新聞編輯技巧做好新聞編輯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廣播新聞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呂軍民.做好廣播新聞編輯的幾點體會[J].新聞世界,2010(1).
[2]劉楊.新聞編輯如何構建社會文化的研究[J].赤子(中旬),2014,1.
[3]孫政才.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 不斷提高新聞宣傳水平[J].新長征,2010(2).
動著廣播電視項目朝著internet和移動網絡方向的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39-0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