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要說明了廣西融水杉木種植的環(huán)境條件、杉木的生物學特性,重點闡述了廣西杉木種植管理技術,并對杉木的種植效益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廣西;杉木;種植管理;效益分析
中圖分類號: S791.27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5.066
杉木是我國特有的速生樹種,在林區(qū)營林中尤其是人工經濟生態(tài)林營林中應用較廣。杉木木質勻稱,高大筆直,樹結少,成品板材出產量高,被廣泛用于建筑、家具、橋梁、水利等用材市場,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
1 融水縣杉木種植的環(huán)境條件
融水縣地處廣西北部,屬于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山地多,海拔高。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1800毫米,年平均氣溫在20℃左右。日照時間長,雨量足但有時不勻。夏季時間較其他三季都長。夏季雨熱同期,冬季溫和少雨,土壤以紅壤、黃壤等為主,肥力中等。地形起伏連綿,山坡較多。根據杉木種植的適合條件(見表1),無論是溫度、濕度、土壤、地形等條件均對杉木的快速生長有利,因此,廣西杉木種植具有較優(yōu)的環(huán)境條件。
表1 杉木種植的適宜條件[1]
2杉木的生物學特性
杉木是速生樹種,種植一般8年后即可有計劃地進行疏林采伐。成材的杉木高度一般在30~40米,樹形直立高挺,胸徑可達2~3米。杉木生長過程中,幼苗不抗風不耐旱,對于光照的要求較低,適應生長在陰坡。
3杉木種植管理技術
3.1杉木種植技術
3.1.1幼苗選擇 為了更好地提升人工經濟杉林的營林成效,增加抗病抗蟲性,能夠快速生長封林,減少惡性環(huán)境對杉林的影響,幼苗選擇最為關鍵。在選擇時,選擇抗性強的品種,而且要到正規(guī)的苗圃引進幼苗。幼苗選擇標準:高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上,地徑為0.5厘米以上,無外皮損壞、無折枝、無病蟲害,根系無損傷并發(fā)達。
3.1.2種植地整地 杉木雖然喜溫,但是對于光照的需求不高,因此,杉木在廣西融水種植時,最好選擇陰坡、谷地等陽光較少的地塊。在進行整地時,考慮到水土流失的問題,在整地時,最好不進行練山,對于影響種植苗定植的區(qū)域,需要將雜草、林枝等進行適度的清理,并根據種植密度進行穴栽。
3.1.3種植要點
種植密度。根據廣西融水縣的立地條件和氣候條件進行種植密度的確定,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一般情況下,以株行距1.67×2.0米的規(guī)格進行定植,畝種植密度控制在200株。
種植時間。融水縣夏季雨量較多,因此,在進行杉木種植時,最好選擇在冬末春初,此時雨量足而且風力不大,陰雨天與晴天交替,利于杉木的生長,這樣可以達到96%以上的成活率。
栽植要求。栽植時,要扶正杉苗,并保證根系自然舒張無打結現象,回土壓實,栽培時掌握天氣情況,選擇陰天雨前,并根據雨量的大小和風力做好防風支架。
3.2杉木管理技術
3.2.1撫育管理 在進行杉木營林時,首先要對栽植區(qū)域進行補全苗,即將病、弱、死株進行更換重栽,以保證畝苗量;其次將種植穴周圍的雜草、影響杉木苗生長的其它林枝進行修剪與鏟除,并以定植穴為中心向四周擴坎30厘米,然后進行一年2次的除草撫育,連續(xù)3年。擴坎松土一年進行1次,連續(xù)2年,松土后配備肥力的供給,以保證杉木生長對營養(yǎng)的需求。在進行追肥時,農家肥以溝肥為主,兩側控溝,同時將鏟下的雜草等進行定點土埋,用作漚肥,為杉木生長提供有機質;最后要對生長的幼苗進行扶正除蘗,保證杉木的營養(yǎng)全部供應給主干。
3.2.2肥水管理 對于過于干旱的年份,可適當進行灌溉,保證水分供應。當雨水較多時,做好排水溝渠,防止幼苗受澇災。栽植前施好底肥,杉木生長2年后,才需要進行追肥管理。以溝肥效果較佳,因此,在杉樹兩側挖溝,寬、深各20厘米,每溝內施氮肥150克,鉀肥200克,磷肥250克。雨前施肥。以后每年施肥2次,每次增加適當的肥力,春秋進行。為了增加杉木的抗倒性,可以在季風來臨前半個月內適當補施磷鉀肥。
3.2.3病蟲害防治 杉木病害主要有黃化病、炭疽病、細菌性葉枯病等。病害的發(fā)生主要是管理不當造成的,如肥力過剩、蟲害防治不當,如天??惺硵y帶病菌等,都容易造成病害的發(fā)生。因此,在病害防治上要加強肥力的管控,根據杉木的生長情況適當進行調整。同時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25~175克,對水40~60公斤進行噴霧防治。
杉木生長的蟲害主要有天牛、蚧殼蟲、蟻類、杉梢小卷蛾幼蟲等。在進行防治時,要盡可能地選擇鳥類、蛙類、菌類等生物防治技術,利用天敵進行防控,從而降低蟲害大發(fā)生的幾率,保證營林的效果。此外,適當進行混交林營林,配合物理除蟲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瘜W防治時,可用90%敵百蟲400倍液、50%殺螟松乳劑200倍液、40%樂果乳劑、50%馬拉松800倍液,80%敵敵畏乳劑800~1000倍液在第一代初齡幼蟲進行噴霧防治。
3.2.4成林管理 杉木栽植后,精心管理可實現3年封山。此時,杉林蔭蔽,為了增加透氣性、透光性,并降低病蟲害大發(fā)生的幾率,最好適當進行間伐,并將病、死株進行及時間伐,做好科學管理,科學控制,不斷提高營林效益。
4杉木的種植效益分析
4.1經濟效益
以15年出材計算,杉木成林包括幼苗費用,每株0.5元,每畝100元。造、撫、管15年人工費用等每畝2000元,采伐人工費和木材運輸費用每畝為材積×250元,其他費用如租地費、肥力投入等,每畝1500元。15年共計投入每畝費用3600+材積×250元,杉木15年生長有效板材高度在15米直徑可達到14厘米,代入廣西杉木二元材積公式:
V=0.65671×104D1.769412H1.069769
V:材積,單位為 立方米;H:有效高度,單位為 米;D:直徑,單位厘米
可得0.1269立方米,每畝170(保存率85%)株共計出木材15立方米(出材率70%)。以市場價1000元/立方米計算,每畝杉木共計產出15000元,最終計算每畝杉木15年凈利潤為15000-3600-15×250=7350元。
4.2社會效益
人工杉林的生態(tài)營林,可以起到水土保持作用,降低水土的徑流量,保護周圍耕地,促進農民增收。而且林場的經濟效益提高,帶動林業(yè)深加工產業(yè)不斷走向繁榮,促進了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
4.3生態(tài)效益
生態(tài)杉林營林,保證了林場內大多數的生物存活,再配合林場的有效防火和管護,林場內的小生境逐漸得到恢復。尤其生態(tài)營林時不煉山、不重度撫育等,保護了林場內的生物多樣性,使得林場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符合國家提出的生態(tài)恢復營林目標。
5結語
杉木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藥用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在廣西融水縣進行種植推廣,能夠快速促進區(qū)域經濟的進步,對恢復廣西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日鳳.杉木種植技術在廣西林業(y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J].南方農業(yè),2015,9(03):14~15.
[2]黃建超.杉木種植管理技術探討[J].農業(yè)與技術,2013,33(05):77~78.
[3]王佩仁.杉木種植管理技術與效益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5,(3):48-49.
[4]潘賢溪,潘賢強,鄭華南. 杉木種子園經營管理技術探討[J]. 林業(yè)勘察設計,2000,(4):79-80.
作者簡介:曾露萍,大專學歷,融水縣國營貝江河林場,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杉木種植管理技術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