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三步退讓”促和平
早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前,中共就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希望通過談判使國民黨同意結束“訓政”,成立聯(lián)合政府。而抗戰(zhàn)勝利時,國民黨軍隊主力尚在西南、西北地區(qū),立刻發(fā)動內戰(zhàn)有很大困難。于是,在蔣介石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電邀下,毛澤東與周恩來、王若飛赴重慶與國民政府進行和談,磋商建國大計。經過43天耐心艱苦的談判、讓步與激烈的斗爭,國共雙方終于達成《雙十協(xié)定》。國民黨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及各黨派的合法地位,也承認了中共領導的人民軍隊的地位和數(shù)目,盡管國共雙方未能就解放區(qū)問題達成一致,但同意留待政協(xié)會議解決。《雙十協(xié)定》的簽訂使國民黨接受了中共的“和平建國”方針,延緩了全面內戰(zhàn)的爆發(fā),為戰(zhàn)后國內和平發(fā)展帶來了希望。
1945年8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根據(jù)形勢的發(fā)展,富有預見性地指出,重慶談判“自然必須做一定的讓步,在不傷害雙方根本利益的條件下才能得到妥協(xié)”。他還設想了可以作出讓步的限度:第一步讓出廣東至河南地區(qū);第二步讓出江南地區(qū);第三步讓出江北地區(qū);但“隴海路以北迄外蒙古一定要我們占優(yōu)勢”,并指出:“無此讓步,不能擊破國民黨的內戰(zhàn)陰謀,不能取得政治上的主動地位,不能取得國際輿論和國內中間派的同情,不能換得我黨的合法地位與和平局面。但是讓步是有限度的,以不傷害人民根本利益為原則?!蓖?月3日,中共方面向國民政府提交了進行談判的十一項要點,核心內容是:確定和平建國方針,以和平、團結、民主為統(tǒng)一的基礎,實行三民主義;擁護蔣主席之領導地位;承認各黨各派合法平等地位并長期合作,和平建國;承認解放區(qū)政權及抗日部隊;結束黨治過程中,迅速采取各項必要措施,實行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黨派平等合作。這里面既體現(xiàn)出中國共產黨所堅持的原則,也有明顯的讓步,蔣介石感到特別滿意,曾親自批寫了“甚佩”兩字。當然,對于“和平建國”方針以及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實行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等,蔣介石是不能也不敢公開反對的。
“原則問題”不妥協(xié)
在解放區(qū)和抗日軍隊整編問題上,中共在談判中堅持原則,決不輕易妥協(xié)讓步,即便是在談判陷入僵局,一度中斷,蔣介石、赫爾利不斷施加高壓的情況下,中共仍然不為所懼。為什么?就是為了堅持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原則。比如:中共提出,在國民黨軍隊留有263個師的前提下,將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編為48個師,但蔣介石卻只給中共12個師的編制。這其中既有數(shù)量對比上的巨大差距,也反映了平等合理整編國共軍隊的原則問題。首先,國共兩黨的軍隊問題是歷史發(fā)展所形成的,要承認現(xiàn)實,用平等的原則解決問題。263個師與48個師的對比是5.5:1,而263個師與12個師的對比則是22:1,這明顯是不平等的。蔣介石企圖借整編之機削弱人民軍隊,這當然是不能接受的。在赫爾利提出1/5的方案后,中共主動表示,可以將人民軍隊的數(shù)量讓到整編后全國軍隊總數(shù)的1/7,“即中央現(xiàn)有二百六十三個師,我方應編有四十三個師……中央軍隊如縮編為一百二十個師,中共應有二十個師?!睂χ泄沧鞒龅倪@一重大讓步,蔣介石也不得不表示“可以考慮”。當然,能比蔣介石要求的12個師多保留8個師,對人民軍隊總是有利的。
中共在軍隊問題上堅持的另一個原則是,抗日軍隊必須在雙方軍隊公平合理地整編后,同時交給民主聯(lián)合政府,即在政治民主化后,軍隊才能國家化,而不是把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軍隊交給國民黨所領導的黨治政府。1945年9月21日,當談判陷入僵局時,周恩來嚴正指出:“今日我等之商談,系出于平等之態(tài)度,然而國民黨之觀念是自大的,是不以平等待中共的……現(xiàn)在政府尚在國民黨黨治時期,我們何能將軍隊、政府交與一黨政府?!辈⑶艺鎳顸h和談代表:“雙方商談不能拖延,亦不容僵持?!睂τ诮夥艆^(qū)的人民政權,蔣介石堅持要取消,聲稱保留“絕對行不通”。中共的根本原則是可以做一些讓步,但絕對不能在實行政治民主化之前就取消。為表明誠意,中共主動表示愿將海南島、廣東、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區(qū)的軍隊撤至山東、河北、察哈爾、熱河與山西、綏遠及陜甘寧地區(qū),但國民政府仍然不做任何讓步。對此,中共方面只好提出將此問題暫時擱置,留待政協(xié)會議去討論,蔣介石不得不表示同意。
解放區(qū)政權和人民軍隊的數(shù)量問題是重慶談判中最重要的方面,也是雙方爭論最激烈的問題。中共方面雖然作出了最大程度的讓步,但雙方仍未能達成一致。中共之所以堅持底線而不盲目地讓出解放區(qū)和人民軍隊,主要是出于兩方面的考慮:第一,解放區(qū)和人民軍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長期斗爭所取得的成果,而且符合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在全國來講是進步的,不能說取消就取消,說解散就解散。真正需要改造的是國民黨的軍隊,這才是符合全國人民利益和社會進步要求的。第二,保存解放區(qū)和人民軍隊是向實現(xiàn)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過渡的重要保證。中共代表團在解放區(qū)政權和軍隊數(shù)量問題上據(jù)理力爭,使國民黨蔣介石不得不做出某些讓步或留待政協(xié)會議解決,從而使其迫使中共交權交槍、搞一黨專制的圖謀未能得逞。
“共榮發(fā)展”是期望
重慶談判已過去60多年,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均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國共兩黨關于兩岸和平統(tǒng)一問題的商談卻從未停止過。2005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接受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邀請,率參訪團訪問大陸,開啟“和平之旅”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人在相隔60年后實現(xiàn)的第一次歷史性握手。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朱立倫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這是國共兩黨新一屆領導人上任后首次會面,深受矚目。朱立倫與習近平會晤時重申,國民黨支持最終與大陸統(tǒng)一。60多年前,國共兩黨幾經交手、幾度合作、幾度破裂,而每一次兩黨之間的合作與破裂都和中國人民的禍福、中華民族的興衰息息相關。歷史經驗與現(xiàn)實啟示人們,國共兩黨與兩岸之間的“和平之旅”“破冰之旅”“融冰之旅”“雨過天晴之旅”等,終將實現(xiàn)海峽兩岸人民的共榮,攜手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