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
4月1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對外公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共21條,涉及社會治安防控的多個領域,包括社會治安防控網(wǎng)建設、信息網(wǎng)絡防控網(wǎng)建設、公共安全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建設等。
《意見》明確,中國將建立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唯一代碼、統(tǒng)一共享的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建立健全相關方面的實名登記制度。建立公民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法人和其他組織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加強社會信用管理,促進信息共享,強化對守信者的鼓勵和對失信者的懲戒,探索建立公民所有信息的一卡通制度。
【媒體】
《京華時報》
公民信息一卡通是一項長期工程
建立公民信息一卡通,對百姓而言,辦事更加便利、權利更有保障;對政府來說,則是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創(chuàng)新,也是權力流程的再造。娛樂業(yè)實行實名制登記,公共安全視頻監(jiān)控覆蓋將越來越密集……相較于這些短兵相接的“硬措施”,公民信息一卡通這項長期工程,不僅有助于構建天無不覆、地無不載的治安防控體系,而且會影響到政府管理和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李克濟)
《重慶商報》
公民信息一卡通重在打破部門藩籬
在“互聯(lián)網(wǎng)+”政務迎來大發(fā)展的當下,建立公民信息一卡通,技術早已不是什么問題,關鍵在于打破部門間的行政壁壘和利益空間。擠壓和遏止已經(jīng)“合法化”了的部門利益注定會遭遇重重阻力,但這顯然是一條沒法選的路,而且退無可退。(廖水南)
《經(jīng)濟日報》
“一卡通”辦得好不好,要看方便的是誰
公民信息一卡通的推行對公共服務部門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相關部門必須優(yōu)化服務流程、簡化服務層次,提高服務質量,確保服務有效供給,讓原本各自為政的公共服務部門通過公民信息一卡通終端體現(xiàn)出標準化的服務水準,從根本上改變“卡多多”帶給人們的煩惱與不便,也讓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更上一層樓”。在評價“一卡通”辦得好不好的問題上,必須看一看方便的是公眾還是管理部門。如果在公民信息一卡通運作中不能從方便公眾出發(fā),而只方便公共部門管理,無疑會影響公民持卡的熱情。(井水明)
荊楚網(wǎng)
實現(xiàn)公民信息一卡通需先通三關
一者,覆蓋求全關。尤其偏遠農村、城鄉(xiāng)接合部、城中村等;二者,信息真實關。信息真實性是公民信息一卡通的生命;三者,規(guī)范使用關。公民信息數(shù)據(jù)庫建立后,最終誰來使用?在哪些部門之間共享?以后能否為國家征信系統(tǒng)所用?公民可否查詢?是否應該有法律依據(jù)……這些規(guī)范也是不能忽視的問題。(朱清建)
【專家】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北京華夏國際人才研究院院長陶慶華
公民信息一卡通 ?須加強頂層設計
《意見》出臺,預示著信息安全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我們必須做好頂層設計工作。首先,公民信息一卡通制度與中國綠卡制度之間的銜接問題。部署我國公民信息安全體系的同時,還需將常住外國人納入其框架之內,構筑全景式安全網(wǎng)絡;其次,信息安全立法保障問題。立法是為信息安全保駕護航的強有力措施,因此《個人信息保護法》應加快進入立法程序;再次,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引發(fā)權力再造的反腐防腐問題。公民信息一卡通制度既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過程,也是權力重新分配的過程,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意味著可能的權力尋租,因而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還需與反腐防腐制度的設計緊密結合。
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
身份證互聯(lián)互通不夠,信息一卡通十分必要
統(tǒng)一公民信息、實現(xiàn)公民信息在法律范圍內的互聯(lián)互通,是維護社會治安、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必要之舉。在我國,雖然居民身份證制度建立已經(jīng)有30余年的歷史,但除了本身涵蓋的信息量比較小之外,更重要的是與其他系統(tǒng)的互聯(lián)互通依然不夠。盡快建立以公民身份證為載體、以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為基礎、涵蓋公民身份、納稅、信貸、醫(yī)保、社保和財產住房等重要信息在內的統(tǒng)一信息一卡通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教授王太元
促進管理體制變革,是“一卡通”工作的重點
推行公民信息一卡通制度,技術支撐與保障不是太大問題,而通過信息整合推進社會治理機制整合乃至體制變革,才是這一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所在,也是這項工作的重大長遠社會意義所在。我認為,相關工作機制整合、管理體制變革本身,是問題的焦點和工作的重點,而不是一些人所說的“利益調整”,把社會變革中不可避免的機制整合、體制變革簡單歸結為“利益調整”,是不全面、不嚴謹?shù)?,也是有害無益的,需要加以澄清和防范。
【民眾】
山東省委老干部局馮東
旨在從制度層面建立社會信用體系
國家出臺此《意見》,實行公民信息一卡通,是在制度層面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弘揚誠信文化。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就是要記錄社會主體信用狀況,揭示社會主體信用優(yōu)劣,警示社會主體信用風險,并整合全社會力量褒揚誠信,懲戒失信。通過制度的約束,讓誠信行為成為一種自覺的踐行。
北京愛維龍管理咨詢公司總經(jīng)理王廣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政府管理方面的創(chuàng)新
推行公民信息一卡通,與戶籍改革和公民信息管理系統(tǒng)建設等相配套,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的又一重大舉措。既能為跨區(qū)域跨部門信息共享、業(yè)務協(xié)同以及科學決策提供基礎支撐,降低資源和時間浪費,促進政府行政效能提升,又能更高效地便民利民,為大眾提供更具個性化和更完善的公共服務。
山東省棗莊市保密局副局長殷棟梁
建立公民所有信息一卡通制度是民心所向
探索建立公民所有信息一卡通制度,是順應數(shù)字化發(fā)展、體現(xiàn)效率化管理、詮釋以人為本理念的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對國家來說,能提升對社會治安的掌控力、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有利于維護社會治安穩(wěn)定;對民眾而言,有利于降低社會運行成本。一卡整合所有信息,可減少公民攜帶多張卡的煩惱,避免辦件事“跑東跑西”,提升社會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