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珍 梁妍 劉思逸 蔣宇男
心理干預在臨床殘根保留中的效果分析
張建珍 梁妍 劉思逸 蔣宇男
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在殘根患者治療中的效果。方法 選擇108例有殘根保留適應證的殘根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n=54)。對照組行口腔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對2組患者配合治療情況進行比較。結(jié)果 試驗組接受殘根保留治療患者顯著多于對照組,治療過程中試驗組患者配合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心理干預在殘根保留治療中起著積極的作用,應重視其在口腔診療中的應用,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殘根保留;心理干預;口腔診療
牙體硬組織缺損性疾病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對大范圍牙體缺損的治療修復是體現(xiàn)公民保健素質(zhì)和考驗口腔科發(fā)展的有效標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生活質(zhì)量以及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殘根是口腔診療中的常見疾病,隨著口腔醫(yī)學的發(fā)展進步,新型材料的不斷研發(fā)問世,殘根保留的適應證也隨之變寬[1],完善的根管治療結(jié)合樁核冠修復可使殘根的治療達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很多人對殘根保留治療的認識不夠,往往會選擇直接拔牙的處理方法。然而,拔牙后修復的過程復雜,費用往往會增加,效果卻不一定優(yōu)于殘根的保留治療。心理干預是臨床上常用的方法,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2-3]。目前研究表明,通過護理人員對口腔患者的心理干預,能有效減輕患者在口腔治療過程中產(chǎn)生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并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提高治療效果[4-6]。本研究針對殘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點及認知程度,對其進行心理干預,探討心理干預在殘根治療中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為類實驗性研究,研究對象為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常州市口腔醫(yī)院牙體牙髓科就診的108例有殘根保留適應證的患者,其中,男58例,女50例,年齡45~70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n=54)。2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取隨機對照的方法對患者的治療情況及治療中的配合程度進行比較。(1)對照組:按常規(guī)程序簡單介紹治療過程,復診次數(shù)以及治療費用等問題。(2)試驗組:對患者治療前、中、后進行全程心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治療前建立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 護理人員必須具備專業(yè)護士素質(zhì),微笑服務。術(shù)前責任護士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應根據(jù)患者的不同年齡及教育水平等用恰當語言交流,同時運用簡潔的語言、宣教圖片等加強患者對殘根的認識,耐心為患者講解治療程序及其所需費用,使患者對其有充分的認識[7]。患者如有需要,可對殘根治療術(shù)后X線片及口內(nèi)照片等進行講解,增加其對殘根保留的認識,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
1.2.2 治療過程中使患者放松心情 語氣和藹地請患者
牙科用機械(如高速鉆頭、空氣壓縮機等)工作的聲音、牙科用器械與器械之間的撞擊聲以及其他醫(yī)生與病人討論病情的聲音等讓正在治療的患者產(chǎn)生消極不適的心理反應。有的患者甚至由此逃避治療,以致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造成口腔疾患進一步發(fā)展[8-9]。舒適的就醫(yī)環(huán)境不僅能使患者感到輕松、愉悅和親切,同時還可大大減輕患者就醫(yī)過程中的緊張和焦慮心理[10]。因此,口腔工作者應努力營造溫馨的診室環(huán)境,并盡量降低工作噪音。護理人員應及時將不用的器械收到患者視線范圍以外,避免患者見到過多器械產(chǎn)生心理壓力??谇徊僮髑搬t(yī)生可以先將渦輪機在患者口內(nèi)空轉(zhuǎn)一會兒,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避免操作過程中的過激行為,以配合醫(yī)生治療。
1.2.3 治療后對后續(xù)治療進行宣教 給患者講解口腔衛(wèi)生保健方法及后續(xù)修復治療的具體過程及可能產(chǎn)生的費用,進行日常口腔衛(wèi)生宣教。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接受殘根保留治療患者顯著多于對照組,治療過程中試驗組患者配合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2組患者接受治療情況比較(n)
表2 2組患者治療過程中配合程度比較(n)
多數(shù)患者對于殘根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往往認為自己的牙根已經(jīng)沒有作用,并且會不時作痛影響自己正常生活,應該及時拔除從而解除自己的痛苦,也有的患者對自己的殘根視而不見長期偏側(cè)咀嚼。往往意識不到殘留的牙根如果及時得到正確的治療并充分利用,會給他們?nèi)蘸蟮纳顜砻烙^與舒適。有保留適應證的殘根經(jīng)過根管治療后,對于單顆牙修復和多顆牙修復甚至全口牙都有明顯的優(yōu)點,不僅可以減少對健康牙體的打磨,增加義齒的穩(wěn)定性,還能分散咬合壓力,延緩牙槽嵴的吸收。但現(xiàn)實情況是很多能夠保存的殘根殘冠都被拔除了,再修復增加了患者的費用并延長了修復時間,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患者更能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這表明在口腔診療過程中殘根患者會受到自身對病情認知以及情緒的影響,醫(yī)護人員對患者正確的心理干預可改善他們對殘根治療的認知狀況和診療過程中的心理狀態(tài),使其能夠順利地接受治療,進而提高疾病治療的的療效??谇辉\療整個過程中進行恰當?shù)男睦砀深A,能大大提高治療效率。因此,心理干預在殘根保留治療中起著積極的作用,應重視其在口腔診療中的應用,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在牙體治療前口腔科醫(yī)護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給予患者必要的口腔宣教和心理輔導;在進行治療操作時,應認真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時對患者的疑慮和要求做出合理的解釋和說明,在治療中盡量緩解其焦慮情緒,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和促進患者的口腔健康[11]。
隨著人類社會醫(yī)學的發(fā)展進步,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對健康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2],口腔診療模式已發(fā)展成醫(yī)學—心理—社會的綜合模式。作為口腔科門診護士,需要提高的不僅僅在調(diào)拌材料以及醫(yī)護的配合工作上,而且要更多的關(guān)注患者的心理,對其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這是現(xiàn)代護理學發(fā)展的方向,是臨床診療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治療過程中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使患者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可以極大程度降低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疼痛感和不適心理,護理人員應學會換位思考,從患者角度分析問題,多考慮患者的身心感受,在護理工作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積極主動與患者開展溝通工作,不僅做好口腔診療過程中的生理護理更要加強心理護理,通過心理護理使患者以輕松、愉悅的心情對待口腔治療,從而緩解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1] 施生根,牛忠英.保存治療殘冠、殘根的臨床檢查和治療方案[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40(2):161-162.
[2] 張惠芳,趙擎宇,陳冠璇,等.心理干預對食管癌患者手術(shù)預后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0,3(l2):185-188.
[3] Ferguson FS,Cinotti D.Home oral health practice:the foundation for desensitization and dental care for special needs[J].Dent Clin North Am,2009,53(2):375-387.
[4] Ben-Eliyahu S,Page GG,Schleifer SJ. Stress,NK cells,and cancer:Still a promissory note[J].Brain Behav Immun,2007,21(7):881-887.
[5] Brown CG,McGuire DB,Peterson DE,et al.The experience of a sore mouth and associate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receiving outpatient chemotherapy[J].Cancer Nurs,2009,32(4):259-270.
[6] Miller AH. Depression and immunity:a role for T cells[J].Brain Behav Immun,2010,24(1):1-8.
[7] 于登瀛,關(guān)雪瑩.心理護理應在實施上下功夫[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9):532.
[8] 唐彧,朱亞琴.口腔門診成人牙科焦慮癥調(diào)查分析[J].上??谇会t(yī)學,2013,22(6):695-697.
[9] 王艷,齊萬華,單連啟,等.口腔門診患者牙科焦慮癥的影響因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1):25-26.
[10] Ismail A I,Sohn W,Lim S,et al.Predictors of dental caries progression in primary teeth[J].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2009,88(3):270-275.
[11] 崔翠,祁紅巖,黃晶潔,等.成人牙科焦慮癥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其相關(guān)因素分析[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0,20(12):714-717.
[12] Karikoski Aija,Ilanne-Parikka Pirjo,Murtomaa Heikki.Oral health promotion among adults with diabetes in Finland[J].Community Dentistry and Oral Epidemiology (Print),2004,31(6):447-453.
Obstract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residual root treatment. Methods Choose 108 patients with residual roo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with 54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4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oral care, whil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e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 then compare coopera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two group patients.Results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cooperate with doctors actively in acceptance and treatment.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residual roots reserved treatment plays a positive role, so i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ts application in dent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make the patients get timely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Residual roots reserv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r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江蘇 213003 江蘇省常州市口腔醫(yī)院 (張建珍 梁妍 劉思逸蔣宇男)
梁妍 E-mail:598983275@qq.com躺在椅位上,同時根據(jù)患者牙位將椅位調(diào)節(jié)至合適的位置。應用簡潔易懂的語言解答患者對治療過程中存在的疑問,同時應用心理暗示消除患者在治療中存在的恐懼感和緊張感。另外,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密切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時對患者的反應做出準確判斷,通過引導性和鼓勵性言語來放松患者緊張的心理,盡量使其配合完成治療。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