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祖秀
第一次認(rèn)識康如森并且留下深刻印象是在9月1號報名的時候。當(dāng)時,康康和媽媽、妹妹一起來的。班里正做著環(huán)境裝飾,桌子上、飄窗上堆著裝飾材料,墻上掛著沒有完全固定的中國風(fēng)卷筒??悼到o我的感覺是非常興奮,他不是拽墻上的卷筒,就是拿桌子上的卡紙、彩筆,玩到高興處竟然爬到飄窗上又蹦又跳……說句不客氣的話,在整個報名過程中,他就沒有安分過。
因為我們是新老師接手的班級,和孩子、家長都不太熟,康康的表現(xiàn)讓我的心揪揪的,既怕他摔下來,又怕他破壞東西,一心只盼著他媽媽快點把孩子帶走。康康媽媽也夠淡定的,慢吞吞地看著孩子爬高上低也不制止,搞得我們對她都頗有看法。心想:怪不得孩子這樣呢,都是家長慣的。
孩子們在第二天就正式開始幼兒園生活。康康果然如我們所料,是一個夠難帶的怪寶寶:首先,他不遵守規(guī)則,喜歡隨意走動、撕拽墻上的裝飾物;他的注意力連2分鐘都難以集中,眼神飄忽,和老師從不對焦;他還缺乏耐性,很少參與到孩子們的活動中,總是一個人在邊緣不停地動啊動……而且怪寶康康對老師的批評十分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在配班老師第N次要求康康坐好沒得到回應(yīng)的時候,我把康康抱過來攏在懷里,微笑著“威脅”他:“今天康寶跟我回家吧,我就喜歡調(diào)皮小孩,你這么皮我好喜歡你喲!”我話音未落,沒想到原本嬉皮笑臉的康寶竟然滿眼是淚地直搖頭說:“不好,不好!”
看到康寶的淚,我心里忽然一動,似乎找到怪寶寶的弱點了,我決定順著這個弱點向家長進行深度調(diào)查。通過調(diào)查,我了解到康康在家里也是這樣不安定,而且他還非常依戀媽媽,媽媽既要做家務(wù)又要照顧康康的妹妹,很少有時間陪他,大多數(shù)時候還嫌他煩。有時候,孩子著急了,去找爺爺奶奶玩,爺爺奶奶招架不住康康掏壇摸罐、爬高上低式的折騰,一看到康康進老人家的房間就害怕,無奈時他們甚至把房門緊閉、制造不在家的假象來逃避康康的調(diào)皮……與家長的調(diào)查、交流結(jié)束之后,我進行了大膽地推測:會不會是因為妹妹的存在,讓康康失去安全感,從而開始依戀媽媽呢?又會不會康康的一切行為只是為了吸引媽媽的注意力,讓媽媽多陪他呢?
經(jīng)過幾天的觀察,我把這個推測和康康媽媽交流??悼祴寢尞?dāng)時就說:“很可能是的呢,康康經(jīng)常都跟我講,讓我陪他玩。我每次都說沒時間,而且他有時候背著我教訓(xùn)妹妹,搶妹妹的玩具,有時候偷偷把妹妹玩具破壞掉。每次他犯錯誤之后,我常說不喜歡他了。康康爺爺奶奶也不敢?guī)Э悼低?,他太皮了,老人家根本看不住他。所以康康在家?jīng)常挨批評,家里人都覺得他太調(diào)皮。難道是因為這樣才讓我家康康性格不好的嗎?”
聽了康康媽媽的話,我堅定推測的正確性。于是就對康康的心理進行了剖析:在沒有妹妹之前,康康是家中獨子,全家人圍著他轉(zhuǎn),可是有了妹妹之后,生活的重心有了轉(zhuǎn)移,康康的失落感也隨之而來。但是那個時候,康康年齡尚小,還不會表達(dá),他用怪異、超出尋常的調(diào)皮的舉動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在這些動作的背后,其實孩子只想得到父母的擁抱和長輩的愛撫。然而,因為家長們要忙于照顧小的,還有家務(wù)和工作,常常因為疲憊而忽略康康情感的需求……慢慢地,康康的調(diào)皮越發(fā)嚴(yán)重,和安靜、懂事的妹妹相比,康康的表現(xiàn)遠(yuǎn)遠(yuǎn)不如兩周歲的妹妹。于是,大家都夸妹妹懂事,批評康康調(diào)皮,讓孩子的潛意識中產(chǎn)生對妹妹的仇恨和對媽媽愛的渴望。當(dāng)他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孩子會以特別的行動宣泄心中的情緒,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與人相處互動差、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刻不停調(diào)皮的“怪”寶康康。
了解了“怪”寶的形成原因,我對康康媽媽提出幾點要求:一、全家人首先要多理解康康的“皮”,用愛與耐心去包容他,每天給他擁抱和燦爛的笑臉;二、不要拿康康和妹妹進行對比,在康康面前告訴妹妹,康康最愛妹妹,康康長大了能照顧妹妹,是個大哥哥;三、媽媽每天至少單獨陪伴康康30分鐘,這30分鐘是全身心的、放松的陪伴,沒有妹妹,只有康康;四、從媽媽的角色里出來,做康康的好朋友,陪他玩、陪他瘋,走進康康的世界,試著和孩子的世界接軌,接納他非一般的行為;五、在康康調(diào)皮的時候,提醒他注意安全,給他一個做好孩子的方向,多肯定、少否定與恐嚇。
聽了我提出的要求,康康媽媽當(dāng)時淚水快涌出眼眶,她哽著聲音說一定做到。
與此同時,我們老師在幼兒園里也開始諒解孩子的怪異行為:當(dāng)康康表現(xiàn)游離狀、想滿教室轉(zhuǎn)悠時,我會把他抱在懷里,表揚他之前學(xué)本領(lǐng)很認(rèn)真,再堅持一下就更棒了;當(dāng)康康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我會輕輕地提醒他,“玩具寶寶會疼,咱們一起把它們撿起來吧!”;繪畫時,康康滿紙亂線條,還有烏七八黑的顏色,我會肯定他愿意畫畫的態(tài)度,并利用區(qū)角活動的時間進行單獨輔導(dǎo);每當(dāng)他有點滴進步的時候,我們都會用小喇叭的方式在班里進行表揚和不斷地鼓勵;同時,我們利用幼兒離園時間和QQ、微信平臺等方式,及時了解康康在家的表現(xiàn)??悼翟诩依镉羞M步,我們會在幼兒園進行表揚;康康在幼兒園的進步,我們及時反饋,與家長分享……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很注意把對康康的要求隱藏在表揚里,讓康康逐步地開始學(xué)著遵守規(guī)則。
一個月下來,康康變化非常大,最了不起的一次是為了解開繡花板上的繩子,他竟然半個小時沒動一直在解亂如麻的繩子;兩個月下來,康康的進步更大,他的畫終于不再是亂線條,而是有了形象;三個月下來,康康基本能坐滿20分鐘,能和老師順暢交流、有許多朋友……
通過康康的變化,給了我一個啟示:對待“怪”孩子,不要單純地用批評來解決問題。要多了解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分析其性格形成的原因,從心理層面入手,家園攜手教育,多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方能真正搞定怪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