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榮 阮文芳
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指出,情緒管理能力包括五個方面: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人際關系的管理能力。
3-6歲幼兒的情緒已初步發(fā)展,同樣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情緒世界。然而,幼兒如果不能很好地管理和調控自己的負面情緒,郁結的心情就會阻礙孩子積極健康的情緒發(fā)展,影響著他們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如何讓孩子懂得表達自己的情緒,用正確的方法來宣泄、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對于3-6歲的幼兒來說,一定要借助外力的幫助,于是我們嘗試著選擇合適的優(yōu)秀情緒主題繪本,進行針對性地引導。
情緒主題繪本主要是指通過有關情緒的故事,促使幼兒認識與理解常見情緒狀態(tài),能夠表達并調節(jié)自身情緒,以增長情緒相關知識,提高幼兒情緒能力的圖畫書。幼兒園是對幼兒進行情緒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提高與發(fā)展幼兒情緒能力的重要基地。因此,有必要利用好情緒主題繪本,充分挖掘其在推進幼兒健康情緒發(fā)展過程中的價值和作用,來幫助幼兒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為形成幼兒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情緒對幼兒的影響
眾多研究表明,情緒情感是幼兒心理發(fā)展的核心方面,在幼兒生活及成長的整個心理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對幼兒生存和發(fā)展的意義尤為重大。情緒情感分積極與消極兩種,凡能引起愉快體驗的,如興趣、快樂、安全、自主、幽默、舒服等可稱為積極情感。積極的情緒情感有助于幼兒智力發(fā)展,自我意識的形成及幼兒親社會行為能力的產(chǎn)生,對幼兒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那些能引起痛苦體驗的,如生氣、傷心、憤怒、恐懼等可稱為消極情感。少量的消極痛苦的情感體驗對情感發(fā)展有益而無害,少量的挫折感更能使幼兒產(chǎn)生想像和體驗別人的痛苦感受,培養(yǎng)關愛和同情心,懂得給予和回報。但是,如果幼兒經(jīng)常處在恐懼不安之中,整天心事重重,或經(jīng)常有很多刺激惹他生氣和憂傷,就會影響身心健康和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因此要讓幼兒經(jīng)常處于愉快平衡的情緒之中,少受負面情緒的干擾,并能理解別人的情感和適度控制自己的情感,能使大腦的情感潛能得到充分全面的開發(fā)。
二、在情緒繪本教學中讓幼兒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1.什么是情緒主題繪本。
所謂主題是“作品呈現(xiàn)出來的中心思想,也是作品所要揭示的主要理念,更是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意識和情感”。形式活潑、內(nèi)容豐富的繪本往往可以按照其創(chuàng)作主旨與故事內(nèi)容的不同劃分為各個主題類型,常見的繪本主題包括:引導幼兒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教育、引導幼兒學習如何面對父母失和與單親撫育的家庭教育、引導幼兒了解與珍惜友誼的品德教育、引導幼兒關愛家人的教育等。
本文中情緒主題繪本是指繪本作者的創(chuàng)作主旨在于通過為幼兒呈現(xiàn)有關某種情緒狀態(tài)的故事,幫助幼兒認識、理解常見的情緒狀態(tài),引導幼兒恰當?shù)乇磉_、抒發(fā)自己情緒狀態(tài),進而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增長情緒知識,提升情緒能力的兒童繪本。
2.識別和表達情緒。
(1)識別情緒
優(yōu)秀的作品蘊含了多樣的社會生活內(nèi)容,滲透了豐富的人類情感經(jīng)驗。利用“兒童情緒管理圖畫書”,我們設計將幼兒的情感體驗貫穿于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充分地感知各種情緒――難過、生氣、關心別人、喜愛自己等,用圖畫和貼切的語言傳達給幼兒,并讓幼兒學會表達這些情緒分別帶來的是一種什么感受。就像作品中小主人公說的那樣:“當我悲傷的時候,好像大烏云把所有的色彩都卷走了,從此我的世界灰蒙蒙一片?!薄爱斘铱鞓返臅r候,我好像是一朵小花兒綻放出誘人的小臉蛋兒?!痹凇拔也辉副瘋钡睦L本活動中,注重引導幼兒觀察書中小兔子的面部表情,想想平時自己有悲傷的時候嗎?這時,徐寶兒用一雙期盼的大眼睛看著老師說:“老師,我每天在幼兒園都會想念媽媽?!币驗槭菃斡H家庭的緣故,她對媽媽的依戀表現(xiàn)得更加強烈,這個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緒觸動到她的情感,與之產(chǎn)生了共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對自己情緒的認知。老師將她摟在懷里關切地說:“這樣你會覺得好些嗎?別擔心,過一會你就會見到媽媽哦!”在老師的悉心引導下,她知道了原來每個人都會有悲傷的時候。經(jīng)實踐觀察得知,多數(shù)幼兒能清楚地向老師表達自己某一時段的內(nèi)心情緒感受,老師如果能及時抓住機會,引導幼兒獲得良好情緒體驗,對其成長的價值不可低估。
形象生動、特點鮮明的精彩畫面在幼兒間接學習與直接學習間建起有效的橋梁,幼兒在參與互動中受到情緒主題繪本象征性圖景的影響,從而會愿意接受其中蘊含的立場,視角和情感態(tài)度。
(2)體驗情緒。
繪本情景劇以繪本故事為基礎,通過為幼兒提供一個相對完整的情境,結合音樂、場地布景構成的虛擬場景,給幼兒搭建一個表演、展示的平臺。教師有必要組織幼兒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外顯行為來表現(xiàn)作品中的主人公,讓幼兒通過表演去親身體驗、理解各種情緒,并引導孩子學會用自己的話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想法,重在幼兒生活經(jīng)驗與閱讀內(nèi)容的充分融合,強調幼兒對讀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閱讀經(jīng)驗的積累、遷移、運用。
繪本劇情境體驗式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幼兒的情感,學會像主人公那樣試著表達,并調整自己的想法、做法,同時也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3.覺察和理解情緒。
幼兒期的孩子情感采擇能力較弱,表現(xiàn)為在與他人發(fā)生矛盾、爭執(zhí)時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從自己的心情出發(fā)看問題,很少關注到他人會有不同的情緒,更無法理解不同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因此,我們在研讀的基礎上,有意截取了《我不想生氣》中小兔子三個生氣事件的畫面來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討論,使之明白自己生氣的時候,別人可能是什么樣的情緒,為什么會這樣等。幼兒只有理解不同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才能接受他人與自己不同的情緒反應。所以,當幼兒能夠覺察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緒時,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引領幼兒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從而及時調整不良情緒。
4.學會控制和調節(jié)。
(1)發(fā)現(xiàn)問題。
幼兒思考問題主要從自身出發(fā),一旦遇到與同伴爭執(zhí)、被成人批評或需要不能得到滿足等情緒事件時,常常會大哭大鬧,缺乏初步的情緒控制能力。為此,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分析繪本中的各種行為是否合適?并說說自己的理由。在此基礎上,討論、分享控制和調節(jié)情緒的辦法。
(2)應對措施。
圖畫是幼兒情緒、潛意識的思想和情感的一面鏡子。幼兒美術作品往往會顯現(xiàn)出他們的情緒。在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和欣賞一定量的情緒主題繪本后,可以嘗試在延伸活動中,讓幼兒利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如繪本“我很生氣”教學后,引導幼兒說一說,在生活中會有哪些事情使你生氣?生氣時你會怎么做?并請小朋友畫出來。小昊天在白紙上畫了一個很高大,表情看起來很兇的大人,一旁有個小男生在哭泣,手上拿著玩具,地上看似像玩具的碎片。于是,老師走到他身旁蹲下身對他說:“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事?”他耷拉著小臉灰沉沉地說:“我把玩具弄壞了,奶奶就打我,我很生氣!我只想看看里面有些什么?!甭犃诉@番話,心里頓生酸酸的感覺。我們成人往往會從自己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提出要求,忽略了幼兒的認知與感受,那何不讓我們留點耐心,來讀懂孩子的“心”。
還可運用續(xù)編的形式進行繪畫,這就需要有兒童調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回顧自己的情緒事件。通過這種形式,往往可以看到幼兒的情緒和情感發(fā)展,以便下一步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進行心理早期干預,同時也便于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營造和諧的家園教育環(huán)境,運用恰當?shù)慕逃椒?,促進孩子身心全面健康成長。
幼兒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除了有效利用情緒主題繪本這一途徑,還要結合其它途徑。只有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多方互相配合,隨時滲透,日積月累,才能發(fā)揮教育的作用,使幼兒成長為身心健康,積極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