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霞 (吉林省吉林市龍?zhí)秴^(q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132021)
踐行合作型班級管理模式的幾點思考
吳洪霞
(吉林省吉林市龍?zhí)秴^(q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132021)
學校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場所,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場所。一個優(yōu)秀的、團結的、有良好風氣的、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對學生健康的成長、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的班主任更是責任重大。主任工作是最具有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挑戰(zhàn)力的教育工作之一。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形成需要班主任深入學生的實際,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協(xié)調好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經(jīng)常和家長聯(lián)系,做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xié)調工作。因此,在當前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須采用現(xiàn)代教育管理理念,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現(xiàn)代班集體主人。只有在這樣的班集體中,學生的個性、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發(fā)展和鍛煉。
小學 班主任 合作型 策略
對于學生而言,大部分時間要在學校里度過,因此學校是他們成長的重要場所之一。而班級是一所學校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基本單位,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場所之一,更是素質教育的前沿陣地。無數(shù)研究證明,一個優(yōu)秀的、團結的、有良好風氣的、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會對班級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的班主任更是起著重要作用。然而,時代不同,班主任的教育觀念也要有所轉變。合作型班級管理的核心內涵就是在管理中非常注重班級的單位性與核心性,并且在此基礎上強化學生的中心地位。與此同時,合作型班級管理在管理方法中非常主張學校、教師及家長三位一體的“合作教育”,從而有效激活了“學校、教師、家長與學生”整體性。通過實踐,我認為合作型班級管理模式是一個有效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方法與途徑。為了能夠更為清楚地解釋班主任在合作型班級管理中的自我角色定位問題,我將從以幾個方面對其逐一闡述。
首先,合作型班級管理模式下的班主任應是具有淵博知識與高尚情操的人。實踐證明,班主任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所呈現(xiàn)出的教學能力水平及所擁有的知識儲備量都將直接影響學生對班主任認可程度的高低。所以,我認為合作型班級管理模式下的班主任要具備深厚的知識儲備量和淵博的知識。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班主任就要不斷地去學習,有效地增強知識的廣度與深度,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發(fā)自內心的佩服,促使班級管理工作更好的開展。另外,班主任個人的情操程度如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班級的學生。換句話講,班主任有高尚道德品質其會對班風、學風等帶來正面影響,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與發(fā)展。
其次,合作型班級管理模式下的管理更要突出班主任對學生的指導與培養(yǎng)。對于剛剛入學不久的學生,無論是學習上,還是日常的常規(guī)管理中,教師都要盡可能地給予指導,使之形成良好的習慣。記得新生第一次入校放學時,班級中的李繼業(yè)同學突然走到我跟前說:“老師,班級沒水了,我去抬一桶回來,否則明天同學們沒有水喝?!蔽叶紱]想到的事情,他想到了。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是一名熱心的、愛幫助他人的學生。于是,我就讓他當代理班長。工作一段時間后,學生都很擁戴他。這樣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在此基礎上,我按照學校的要求,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定出嚴明的紀律,將班委、值日班長、小組長的職責在班規(guī)中都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因為管理規(guī)范,我班基本達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的。這樣,既了解了學生,又無形中嚴格了紀律,和風細雨,潤物無聲。在之后的實踐中,師生不斷完善班規(guī)、遵守班規(guī),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促進了班級各項工作的提高,加上班干部的積極組織、配合和全體同學的積極參與,基本實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梢?,班主任的指導作用多么重要。
再次,合作型班級管理模式下的班主任要掌握與拓展和家長的溝通方式。班主任必須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的紐帶。新的教育理念就是合作教育。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與家長溝通,必要時要和家長交朋友,從細微處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比如,多打電話或家訪,和家長溝通孩子在家和在校的表現(xiàn);召開家長會,讓教師和家長、家長和家長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總上所述,抓好班級管理的關鍵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主導思想。班主任要把班級管理成一個和諧、積極、平等的班集體,在這個基礎上來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治能力和參與能力,這樣的班集體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所說,“在教學中如果人際關系是以真實、互相尊重和理解為特征的,那么,學生個人或小組,就會離開僵化走向靈活,離開依賴走向自主,離開戒防走向自我接受,離開被預定走向一種不能預料的創(chuàng)造性。”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過程中,班主任工作是最具有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挑戰(zhàn)力的教育工作之一。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形成,需要班主任深入學生的實際,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協(xié)調好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好教育環(huán)境,經(jīng)常性地和家長聯(lián)系,做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xié)調工作。同時,在管理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好一個讓學校、家長、學生放心的班集體,這樣的班主任才能稱之為合格班主任。
[1]劉莉莉.班主任班級管理之我見[J].新教育時代,2015(1).
[2]陳大偉.班級管理的理想境界[J].班主任之友:中學,2015(1).
[3]張君齋.提高班級管理實效的體會[J].甘肅教育,2015(1).
[4]馮柳.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班級管理工作探討[J].成才之路,2015(2).
[5]辛成志,李樹成.淺談搞好班級管理的幾點做法[J].讀與寫:上旬刊,2015(2).
[6]高峰.淺論班主任如何進行班級管理[J].學周刊B版,2015(1).
[7]王秀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探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
[8]王國權.芻議班級管理方式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J].文學教育下半月,2015(1).
(責編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