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蘭,王文潔
(山西省人民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12)
種植修復已經(jīng)是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的常規(guī)修復方法。要制作一副精良的種植上部修復體,修復體與種植體這間良好的被動就位是長期成功的保障。制取精確的印模,使翻制出的石膏模型再現(xiàn)種植體在口腔的位置關(guān)系有利于提高修復體的精密性。當口內(nèi)植入多個種植體時,其上部修復體結(jié)構(gòu)復雜,常常采用螺絲固位,對被動就位要求高,通常的方法制取印模精確性不夠。本文參考一些資料[1-4]并結(jié)合臨床病例,介紹一種制作個性化印模桿的方法對多個種植體精確取模制作上部修復體,望有助于臨床應用。
患者4例,2例為上頜無牙,分別植入8枚種植體,1例為下頜無牙植入6枚種植體,1例為上下無牙頜,上頜植入7枚種植體下頜植入6枚種植體。上部修復體均采用分段螺絲固位固定修復體。
典型病例:男,69歲,下頜天然牙,上頜無牙頜,植入8枚Straumann齦水平種植體,行種植上部固定修復。
第一步:在患者口內(nèi)安放非開窗印模帽,用常規(guī)托盤對多個種植體采用非開窗法取初印模。如圖1。
第二步:安放種植體替代體,注入人工牙齦,初印模翻制石膏模型,在種植體替代體上安放開窗印模桿。如圖2。
第三步:將開窗印模桿用牙線綁扎連接,涂布成型樹脂,待樹脂完全固化,8個開窗印模桿連成了1個整體。如圖3。
第四步:分別將相鄰兩個印模桿這間的成型樹脂切開,使連成1個整體的印模桿又分成8段。如圖4。
第五步:模型填倒凹制作樹脂個別托盤,在相應的印模桿處開孔。如圖5。
第六步:將印模桿轉(zhuǎn)移至口內(nèi)種植體上,由于印模和口腔情況有差別,所有印模桿之間的間隙方向有變化。在口腔內(nèi)再將印模桿用成形樹脂連成一個整體,樹脂完全固化后,連成一個整體的印模桿就固定了種植體在口腔的相對位置關(guān)系。如圖6。
第七步:用制作的開孔個別托盤取模,常規(guī)安置人工牙齦,灌注超硬石膏模型,制作種植體上部修復體。如圖7。
圖1 初印模
圖2 石膏模
圖4 分段樹脂
圖3 樹脂化體
圖5 模型填倒凹
圖6 印模桿在口內(nèi)種植體情況
圖7 種植體上部修復體
4例患者制作分段式螺絲固位固定義齒試戴順利。經(jīng)調(diào)咬合戴用1年無螺絲折斷,影像學無明顯骨吸收。
種植修復印模的制取有2種方式:非開窗法和開窗法。非開窗法使用常規(guī)的封閉式托盤和相應的印模部件,操作相對簡便,但印模精度低,臨床上適用于個別牙缺失的簡單種植修復或制取初印模。本文即使用非開窗法制作初印模。開窗法則使用開窗的托盤和相應的印模部件,可使用成品開窗托盤或個別制作開窗托盤,操作相對繁雜但印模精確度較高??捎糜诙囝w牙缺失的種植取模。本文結(jié)合兩種取模方式,相當于制作了個性化的印模桿,對于臨床多個種植體且分布不同象限,上部修復體被動就位要求高的病例是一種選擇。此方法也被稱為夾板技術(shù),其原理是利用某種材料將多個轉(zhuǎn)移桿之間的相對位置固定。國內(nèi)外一些學者對此方法也有一定探討[3,4],本文在材料方面有一定改進,為臨床提供一種較好的選擇。
[1]任賢云.一種制取種植修復的精確印模方法[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96,23(1):59.
[2]宿玉成,主編.現(xiàn)代口腔種植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
[3]劉森慶.改良樹脂夾板在種植體開窗式印模技術(shù)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2,17(1):21.
[4]Eid N.An Implant Impression Technique Using a Plaster Splinting Index Combined with a Silicone Impression[J].J Prosthet Dent,2004,92(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