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靜(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xié)作廣東中心,廣州510530)
碳納米材料在聚合酶鏈式反應中的研究進展
賈 靜
(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xié)作廣東中心,廣州510530)
摘 要: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的核心技術之一,提高PCR擴增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傳統(tǒng)方法具有眾多局限性。碳納米材料具有納米材料特殊的性質(zhì),易與生物大分子蛋白質(zhì)、核酸相互作用,對PCR擴增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理論意義。
關鍵詞:聚合酶鏈式反應;碳納米材料;特異性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能夠在體外擴增DNA,并能使微量的模板在數(shù)小時內(nèi)以指數(shù)形式擴增數(shù)百萬倍。在實際運用中,PCR技術還存在如假陽性、假陰性、擴增效率低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科學家們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嘗試和努力:一是調(diào)整PCR的參數(shù),如調(diào)整聚合酶的種類或濃度、Mg2+濃度退火溫度等;二是引入不同類型的添加劑對PCR體系進行優(yōu)化,比如甲酰胺、 二甲基亞砜、海藻糖[1-3]等;三是改進PCR擴增策略,如熱啟動PCR、巢式PCR、降落PCR等從傳統(tǒng)PCR衍生出的策略。
碳納米材料是指分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維小于100nm的碳材料。碳納米材料按形態(tài)主要包括四種類型:片狀(石墨烯),管狀(碳納米管),纖維狀(碳納米纖維)、球狀(納米碳球) 是目前應用非常廣泛的一類納米材料。碳納米材料能夠與生物分子發(fā)生復雜的相互作用,因此很多學者將碳納米材料引入PCR反應中,提高PCR反應的產(chǎn)量和特異性,拓展PCR技術的應用范圍。
2.1 碳納米管在PCR中的應用
2004年,Cui等[4]發(fā)現(xiàn)單壁納米碳管(SWCNTs)可優(yōu)化PCR反應。當PCR體系中的SWCNTs濃度低于3μg/μL時,產(chǎn)物的產(chǎn)量增加。SWCNTs的作用類似Mg2+,加入SWCNTs后即使反應液中無Mg2+,也不影響擴增。作者推測PCR各組分和SWCNTs充分接觸后發(fā)生作用,提高PCR的反應產(chǎn)物的產(chǎn)量。XPS表明PCR反應后SWCNTs的C1s結合能增加,證實在PCR反應中SWCNTs與DNA模板、Taq聚合酶發(fā)生了強烈的相互作用,SWCNTs與PCR各組分之間發(fā)生了電子轉(zhuǎn)移,SWCNTs的作用類似Mg2+,使Taq聚合酶保持高的反應活性。
2008年,Zhang等[5]研究了單壁碳納米管(SWCNTs)和多壁碳納米管(MWCNTs)對于Long PCR擴增特異性的影響。在PCR體系中添加不同管徑的SWCNTs 和MWCNTs,調(diào)節(jié)體系中碳納米管的濃度為0.8~1.6 mg/mL,擴增長度為14.3 kb 的DNA片斷,可以提高PCR反應的特異性和產(chǎn)率。作者認為PCR效率提高是因為碳納米管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而不是與PCR組分相互作用的結果。
2.2 碳納米粉在PCR中的應用
2007年,Zhang等[6]將納米碳粉(CNP)的懸浮液加入PCR體系,提高了多輪PCR和Long PCR的特異性。加入CNP后,在第6輪擴增中得到單一的目標條帶。無CNP時,第4輪擴增開始出現(xiàn)非特異性條帶,第5輪擴增幾乎無目標條帶。在Long PCR中,CNP顯著減少非特異性條帶。原子力顯微鏡表明CNP與雙鏈DNA發(fā)生作用,
使引物和未完全退火的DNA結合在CNP上,阻止引物與DNA模板之間發(fā)生錯配,減少引物二聚體的產(chǎn)生。
2.3 石墨烯在PCR中的應用
2012年,米麗娟等[7]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在PCR中的應用,發(fā)現(xiàn)添加0.2-2.5ng/μL GO可顯著提高PCR的特異性和擴增產(chǎn)量,添加1ng/μL GO時,產(chǎn)量的提升尤為顯著,產(chǎn)率達對照組的250%。在模板來源不同、濃度不同的PCR體系中分別加入 GO,發(fā)現(xiàn)添加GO的實驗組靈敏度提高了1-3個數(shù)量級,并顯著消除了引物二聚體,證明GO適用于各種濃度和復雜程度的DNA模板,甚至在模板量低于102拷貝數(shù)時也適用。
2012年,我們[8]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和還原石墨烯(rGO)對于多輪PCR反應特異性的影響。在兩輪PCR中,GO的終濃度介于12-60μg/mL時明顯提高第一輪PCR產(chǎn)物的特異性;以第一輪擴增產(chǎn)物為模板進行第二輪擴增,GO在上述濃度內(nèi)無法提高PCR產(chǎn)物的特異性。然而,rGO在兩輪PCR中,終濃度為10-12μg/mL時顯著提高了PCR產(chǎn)物的特異性。此外,利用9輪PCR證實RGO對PCR特異性的影響,各輪PCR中加入12μg/mL rGO,對照組從第4輪開始已基本得不到產(chǎn)物,實驗組甚至在8輪PCR反應后依然能夠得到產(chǎn)物。還證實降低退火溫度至25℃的情況下,加入rGO的PCR體系依然得到清晰的產(chǎn)物帶。我們認為主要是石墨烯與pfu聚合酶的相互作用,負電位較弱的rGO與pfu聚合酶形成帶正電的復合物,吸引帶負電的DNA模板和引物到rGO的表面發(fā)生退火和延伸,降低非特異性反應的發(fā)生。
將納米材料引入PCR反應提高了PCR反應的特異性和產(chǎn)量,拓寬了PCR技術的應用范圍。今后,則要嘗試解決長片段、GC富集模板等復雜體系的擴增問題,并在RT-PCR等相關技術中促進納米碳材料的輔助應用。
參考文獻:
[1]G.Sarkar, et al.Nucleic Acids Res., 1990(18):7465.
[2]P.R.Winship.Nucleic Acids Res., 1989(17):1266.
[3]A.N.Spiess,et al.Clinical Chemistry,2004(50):1256-1259.
[4]D.X.Cui, et al. Nanotechnology, 2004(15):154-157.
[5]Z.Z.Zhang, et al. BioTechniques, 2008(44):537-545.
[6]Z.Z.Zhang,et al. Nanotechnology, 200(l8):355706.
[7]米麗娟等. CN102465163A, 2012-05-23.
[8]Jing Jia, et al. Small, 2012(08):201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