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戈
[摘要]課堂導入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后面的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導入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100030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導入,讓學生的注意力被巧妙的導入所吸引,進而好奇后面的教學內(nèi)容,對課文提起興趣,更加有效地學習。
一、故事導入法
選用有趣的故事可以有效地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他們喜歡聽奇聞軼事,因此,在教學時筆者常常用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有趣的故事來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再配以生動表達,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筆者在進行《愚公移山》教學前,給學生生動講述了一個大詩人李白小時候的故事“鐵杵成針”——相傳,李白小時候生性頑皮,不喜讀書。一天上課時,趁老師不在就偷偷跑出去玩,到了山下河邊,他看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鐵杵,他很納悶,心想:“這是在干什么啊?”便上前問老婆婆,萬萬沒想到老婆婆回答說:“我在磨針啊?!庇谑抢畎壮泽@大叫:“這么粗,怎么磨成針???”老婆婆笑著回答說:“只要我天天磨,鐵杵總要越來越細吧,還怕磨不成針么?”聰明如李白聽后聯(lián)想到自己的學業(yè),深感慚愧,便轉(zhuǎn)身跑回書屋學習。講完這個故事,筆者引導學生從故事中發(fā)現(xiàn)道理得到啟示,明白克服困難必須下決心并且能艱苦奮斗,做到持之以恒。隨后導入課文,讓學生再從課文中去發(fā)現(xiàn)這種精神,學生在收獲了更多知識的同時又更加有效地學習課文,何樂而不為?
二、 多媒體導入法
現(xiàn)階段,多媒體在課堂上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多媒體教學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可充分利用好多媒體進行圖片、視頻、音樂的分享,使用好FLASH動畫等教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營造恰當?shù)恼n堂氛圍。
例如,在教學《天上的街市》時,筆者曾用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的圖片配以抒情背景音樂導入,同時向?qū)W生發(fā)問:“看了這幅圖畫你能否用自己的語言簡要講述一個故事?”并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閱讀該詩歌,讀后通過想象自己描繪出一幅關(guān)于天上的街市的景象。通過多媒體導入,課堂教學的氣氛輕松和諧,學生更加感性地學習和理解課文。
又如,在教學《水調(diào)歌頭》時,筆者用一首王菲的《但愿人長久》作為導入音樂,播放時不少學生還能跟著一起唱起來。顯然,下面的內(nèi)容就是講解《水調(diào)歌頭》,通過王菲的歌聲去感受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的意境,也別有一番趣味。
三、 背景導入法
在課文教學開始前,通過多媒體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和歷史是常用的導入方法,在浩瀚的歷史海洋中,我們都不禁懷著一種莊重肅穆的情感去面對課文。背景導入不但能讓學生豐富歷史知識,了解課文的誕生背景,更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隱含的深刻含義。
例如,教學《出師表》一文,筆者事先了解到班上大部分學生讀過《三國演義》,對《出師表》也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在課前筆者就讓學生課下自行查閱《出師表》的寫作背景和相關(guān)信息,在導入時,再給全班簡要講解三國在《出師表》下筆時的狀況,重點突出蜀國的發(fā)展歷程以及此時境況,讓學生從歷史背景里感悟到諸葛亮書寫該文的心境和情感,從而忍不住想要細細閱讀深入了解諸葛亮對阿斗說了什么,然后再一起進入課文。
四、 實驗演示導入法
這種導入法需要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特點去設(shè)計一個相關(guān)的實驗情景來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更好地進入課文學習。在《死海不死》一文教學中,筆者事先準備好兩個一樣的塑料盆,一盆放清水,一盆放等量的濃度很大的鹽水,還有兩顆雞蛋。然后讓學生將兩顆雞蛋分別放入兩盆水里,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鹽水盆里的雞蛋不會沉。將兩顆雞蛋調(diào)換,結(jié)果還是一樣。學生都很好奇,筆者這時告訴大家答案就在課文里,于是學生都興奮地讀起來。
總之,課堂導入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理解,更是對教師教學內(nèi)容理解的考驗。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課堂導入的作用,不斷思考創(chuàng)新課堂導入方法,幫助學生更加輕松高效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福增.如何做好初中語文課堂導入[J].新課程學習(上),2014(6).
[2]陸夢音.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課堂導入模式探討[J].新課程(下),2013(5).
[3]黃玉昆.淺談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導入[J].中國校外教育,2012(9).
(責任編輯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