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學校215300)
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探析
許 強
(江蘇省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學校215300)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我國教育事業(yè)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就,這其中也包括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閱讀教學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大重要方式,同時也是所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內容。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其語文成績。本文主要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進行探析,以期能夠對其教學工作有所助益。
小學語文探究性開放性閱讀教學
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作為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和教學方法,其正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而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推廣和應用。所謂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其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某一課題或者問題為中心,通過科學探究式的閱讀來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質疑、理解分析以及歸納總結等的過程。以下筆者就來簡單談一談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
(一)自主性特點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當中,其所要探究的課題或者問題的提出、選擇、閱讀、理解、分析、歸納、反思、評價、交流等都是通過學生自主來完成的,學生的自主參與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的前提基礎,它充分體現(xiàn)出了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
(二)探究性特點
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的實質是基于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對閱讀文本的圖式化框架進行個性化體驗、想象性填充以及創(chuàng)造性構建,它充分體現(xiàn)出了閱讀的再創(chuàng)造功能,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及探究問題的能力。
(三)開放性特點
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中的課外文本閱讀資料都是開放的,都是通過學生自主搜集、查閱而來的,學生可以自由地提出想要探究的課題或者問題,并自由地進行文本搜集和查閱,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只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輔助和引導,也即是給學生畫一個主題范圍,如以某篇課文為主題等,而并不過度限制學生。
(四)發(fā)展性特點
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是一種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位的教學模式,它充分遵從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大綱和理念,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重視并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展。
(五)合作性特點
探究性開放式閱讀往往并不是一個人單獨完成的,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之中,學生一般都是通過一定的合作交流來完成探究課題或問題的,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在這一過程當中,小組內每個成員的個人特長和優(yōu)勢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并且互相之間能夠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一)自由閱讀環(huán)節(jié)
在一節(jié)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課堂伊始,一般都是先讓學生對文本或閱讀材料進行自由閱讀,其閱讀方式既可以是朗讀,也可以是默讀,具體依實際內容和學生的興趣而定,當學生閱讀完之后,再讓其說一說自己的閱讀感受。需要注意的是,自由閱讀的重點在于“自由”二字,如果是按照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那般,讓學生帶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去進行閱讀,那么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路,不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因此是不可取的。
(二)合作交流環(huán)節(jié)
當學生自由閱讀完文本之后,就要開始對文本的內容、思想、主題、情感等進行分析,而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當中,這一分析過程往往是通過學生互相之間的合作交流來實現(xiàn)的。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先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分組,然后讓各個小組進行自由討論,尊重每個小組不同的欣賞角度;當然,分組不是隨便分的,而是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優(yōu)勢、特長、愛好、性格等來進行分組,要讓每個小組中都具有許多不同特點的學生,這樣才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取長補短、合作共贏。
(三)評價總結環(huán)節(jié)
當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完一輪熱烈的討論之后,他們雖然對文本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不免仍存在許多不解之處,這就需要學生將討論結果和存疑問題提出來,然后讓教師對其進行評價和總結,并給予適當的講解和指導,從而引導學生更深一步地理解文本、解決問題。
(一)充分利用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先對閱讀有了足夠的興趣,才會愿意主動進行探究和閱讀。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之時,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很多學生都很喜歡音樂,那么教師在《月光曲》一課的教學課堂上,就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貝多芬的鋼琴曲《月光》,并讓學生伴隨著音樂來閱讀課文,從而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充分利用想象策略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想象手段來進行輔助教學。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為課文中所講述的故事想象另外一個結局,或是為課文中的人物角色想象另一種選擇等,從而利用這種想象來填充課文文本里的留白之處。想象策略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如在散文、詩歌、小說等各種形式的課文教學當中,都可以利用想象策略來進行教學。
(三)充分利用比較策略
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而言,比較策略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通過比較,學生可以提高自身對語言的敏感程度,并加深自身對課文內容的印象和理解。有了比較才會有相應的鑒別,比較是理解的基礎,語言的運用好壞、優(yōu)劣也可以在比較當中得到最為直觀與客觀的體現(xiàn)。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比較課文句式、語序、詞語等,通過比較,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情感與中心思想,從而提高其閱讀水平。
綜上所述,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它提倡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自主交流、自主反思,是一種先進的閱讀教學模式,非常適合于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李志高.新課標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5).
(責編 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