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鎮(zhèn)豐和小學325200)
小預習,大光彩
——淺談小學英語預習作業(yè)改革的指導建議
張玲玲(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鎮(zhèn)豐和小學325200)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英語教學的模式也在逐步地發(fā)生著變化和變革,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作業(yè)布置的方面。很多教師認為,學生的預習對于學習的幫助作用微小甚微,但是好的、有指導性的預習仍能夠放出耀眼的光彩。因此,本文針對小學英語預習作業(yè)改革的指導,提出幾點建議。
教學改革英語教學預習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在英語教學的作業(yè)布置中,預習就是很好的對學生進行學習能力和方法訓練的時機。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水之源頭,木之根本,如果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便可脫離對教師和課堂的依賴。而在預習作業(yè)的布置當中,教師可以事先進行教學引導,協(xié)助學生找到良好的學習方法。
如教師在布置六年級(下)第一單元的預習作業(yè)之前,教師可以這樣引導:
1.同學們,在這篇課文中會有很多生詞存在,但是大家不要怕,也不要立刻去查字典和詢問你們的父母,大家可以將上下文的意思聯(lián)系起來,多讀幾遍,可能就會猜出單詞的意思了,不一定要猜出意思,猜出用途也行。大家可以先通讀一下課文,然后找出這些詞語in,on,under,behind,in front of,near,next to…等,分別找出與他們搭配的不同詞語,找出規(guī)律,我們明天上課的時候會講。
2.老師給你們設置了一個小問題,Question:How can you get to school?大家可以通過課文的預習寫出答案,也可以找父母朋友幫忙,明天上課我們大家一起討論。
通過這種預習方法的滲入,學生就會對生詞、詞語的使用有更加深刻的記憶,也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加強閱讀的理解能力。
教師在設計預習作業(yè)時應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秉承先激趣、再增效的原則,以達到良好的預習與教學的目的。
如在安排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what does he do》的預時,教師可以安排如下的預習任務:
1.讓學生寫出20個做的詞語,如watching TV,shopping,Listening to music等等。
2.讓學生選取自己身邊的人,如father,mother,uncle,aunt,brother,sister,grandfather, grandmother,best friend等,在其中選取兩個人,分別整點記錄他們的行為。
3.將所記錄的行為做成表格或時間軸,畫到紙上(可讓父母朋友幫忙創(chuàng)意),做成畫冊,第二天上課進行評比。首先,這份預習是帶著任務性的,是以任務為核心驅(qū)動的,預習的三個任務都是由淺到深的,而且這樣調(diào)查的任務和繪制畫冊的任務,難度較小,比較容易完成。并且這些任務中還有家長、朋友的參與,會更加帶有趣味性,比課堂的統(tǒng)一教學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好勝心和好奇心,使學生更加樂于去完成這些稍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同時,這樣的預習任務設計不僅加強了學生對本課時內(nèi)容的學習,還使其在預學過程獲得了真實的信息數(shù)據(jù),集學習、任務、玩三位一體。通過這樣的預習設計,學生會逐漸愛上預習的。
恰當?shù)闹笇Х椒ê蜐夂竦呐d趣是形成學生英語預習良好習慣的左右手,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則是預習良好習慣的靈魂。學習的真正目的是讓人根據(jù)已經(jīng)存儲的基礎知識不斷地質(zhì)疑學問,辯證地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但由于學生的整體水平不夠一致,在導問題中,教師可以采取兩種不同的模式進行預習教學。
1.學會記錄問題。學會記錄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起點。首先,可以讓學生在對課文進行學習時,將不懂的單詞、句子等記錄到作業(yè)本上,第二天一早交給教師,而教師應該在上課時及時講解,并對于勇于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表揚,使學生真正養(yǎng)成對問題的不忽視、不回避的態(tài)度與習慣。同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問題記錄本上的信息作為學生的反饋資料,并及時地針對學生共性問題進行“二次備課”,對個性問題進行“個性備課”,加強教學的有效性。
而對學生來說,帶著自己疑惑的問題進入課堂,在教師授課解答時就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加強了自身的記憶和理解,讓學習更加具有效果。
在情感方面來看,教師將學生的問題記錄本在班級中進行展示,并給予解答和鼓勵,可以使學生充分地獲得提問的成就感,更好地提升學生對于“記錄問題”的預習興趣與勇氣。
2.學會探究問題。學會探究問題是發(fā)揮學生進行自主思維的標志。如在預習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教師可以進行如下的預習設計:教師畫一幅畫,內(nèi)容是兩個女生在摘蘋果,一個個子較高可以摘到蘋果,而另外一個則與其相反,個子較矮,摘不到蘋果。讓學生運用此圖設計一個問句,并可同時運用“How tall are you?”作為引導語,提出問題,說明原因。而這樣的問題,同學給出的其中一個答案是:A:How tall are you?B:164,and you?A:I’m135,I can’t get the bigger apple,can you help me?
此種問題的探討對于學生的思維拓展有很大的幫助。而對于小學生來說,聽錄音、背單詞等預習方法的確具有一定的作用,甚至是預習的基礎,但是如果能夠加強學生對于問題的探討能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更好了。教師通過預習的設定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對問題進行探究的平臺和主動思維的空間,讓學生深入地發(fā)掘知識的轉(zhuǎn)化點,把知識變成自己可以熟練運用的工具。
預習改革是新課改下對教師的又一個教學要求。預習對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預習設定的設計,可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載體,使其能夠在預習中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的預習效率。
[1]韓麗花.淺析小學英語預習作業(yè)的設計[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3(2).
[2]吳麗娟.淺談小學英語預習作業(yè)的布置[J].學周刊,2012(6).
(責編 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