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敏
摘要:高中物理教學是一種以追求物理教學合理性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fā)現、思考、解決問題,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批判性的分析與再認識的過程。
關鍵詞:高中物理 興趣 觀念
在高中學生中,高中物理無疑是被認為最難學、最難懂、最難考的學科,而這也讓學生在學習上有很大的壓力,讓很多高中物理教師迷惘。如何提高物理課堂效率,使學生輕松習得物理知識,現筆者就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淺談幾點看法與體會。
一、教師要更新觀念
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往往是在非主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的主動思考和教育實踐,往往只是簡單地重復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學習,培養(yǎng)新的教育觀念,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調整,在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這才是收到較好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
物理新課標不僅對物理知識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必備的物理素養(yǎng)是高中物理課標的基本要求之一,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物理觀。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想去做;想去做,才能做好。所以在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對物理問題講解時,注重聯系實際。物理是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所以加強事實的聯系,讓學生感覺到學物理是有用的,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物理情景的建立是高中物理解題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有積極的作用,在解題中創(chuàng)立情景不但能使解題過程變得容易,還能使學生通過有意思的情景,提高學習興趣。
3.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興趣。學生有好動的天性,讓學生多動手,他們就會更加努力地去思考物理實驗過程中的原理和方法,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建立物理興趣小組,讓學生通過群體互助及相互交流,增加學習興趣?!蔼殞W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所以,建立學習小組對于增進學生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學生的成績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要把學生的思想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一直是物理學科的特點,是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和基礎。物理實驗的教學對學生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定律、培養(yǎng)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提高科學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課程的實施,為我們帶來了新的理念、新的要求,實驗教學的相關內容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面對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高要求,作為物理教師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從方式方法上改革實驗教學,從評價的角度強化實驗教學,按照新課程性質的要求,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知識和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增強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實踐能力,發(fā)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興趣與熱情,形成交流與合作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科學求是的態(tài)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學習既抽象又難學,如何將這些抽象的內容轉化為學生通俗易懂的知識,這對物理教師提出了很高要求。我在教學設計時做了精心準備,精心設計實驗,通過實驗來突破難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邊做實驗邊學習,將抽象的楞次定律內容轉化為具體的、有形的東西。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了知識,同時提高了實驗操作能力。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很感興趣,而且能將抽象內容轉化為直觀、形象的東西,比一味灌輸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適當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只有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1.記憶:高中物理中有許多基本的概念和定理,基本公式和基本結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基礎知識。很多同學往往忽略這些知識,認為理科的東西主要在于理解,不應該去死記硬背,其實不然,這些知識需要記住而且要準確把握物理的嚴密語言,把這些基礎知識牢牢記住,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在解題的過程中才能不出現理解性的錯誤。
物理的基礎知識和語文的名言警句、數學的基本公式、英文的單詞一樣,需要記憶。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這是學好物理的必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2.積累:知識在于積累,在記憶的基礎上不斷搜集課本、習題和其他課外資料上的知識,加強知識積累。在搜集整理的過程中,要找出同類知識的相同點、不同點,及時歸納、總結,記憶、積累。積累過程是記憶和遺忘相互斗爭的過程,要通過反復記憶使知識更全面、更系統(tǒng),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聯系更加緊密,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
3.綜合:物理的知識是分章節(jié)的,考綱和考試說明都是分塊的,高中物理課本有幾十個章節(jié),可分為力、熱、光、電磁和原子物理這幾塊,它們相互聯系又相互區(qū)別。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應該不斷地小綜合和小總結,等高中的所有知識學完之后再進行大綜合。這個過程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要在學生有充分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行。要通過對不同的章節(jié)進行類比和融會貫通,連為一體,構建知識網絡,真正能夠達到觸類旁通。
4.應用:有了知識的記憶和積累,加上綜合,學生在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面的能力就會有所提高。針對題目具體的分析它屬于哪方面知識或是哪些知識的綜合,然后明確研究對象,結合題目所給條件,創(chuàng)立物理情景,分析需要的物理知識,并綜合解決問題。
五、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課前預習。預習是學習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堅持讓學生預習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在預習新課的時候發(fā)現問題,帶著疑問聽課,能夠提高課堂的利用率,更好地學習知識。
2.課上認真聽講,針對練習是學生接受知識的最佳途徑,讓學生通過課堂的聽講及訓練更加深入地把握知識,并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使知識在心中融匯。
3.課后復習。復習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及時復習練習,使學過的知識記憶及理解加深,并通過復習把以前的知識融匯貫通,達到綜合應用,這樣更能使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
要學好物理不僅僅是把物理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會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把高中物理學好,提高自己的物理成績。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