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河
說起老淼子這人
老淼子(筆名),聽起來就有道行,如臨浩淼大海一般;王學超(真名),也名符其人,其視野開闊、學識廣博,善于學習,且學有超越!
雖然重誠信,講感情,但他骨子清高,性格含蓄矜持,慢條斯理的作派,我行我素的風格,還有點兒死心眼子,讓人初交時感覺傲氣難近。盡管如此,在這德行擱淺、銅臭泛濫的年月,他居然臺前臺后都能混得風生水起,這多半兒靠他個人的能力加魅力,也仰仗了上天賜予他的些許運氣……在古城襄陽文化圈,老淼子跳出三界,橫跨五行,早就是個大名人啦。他的名氣源于他的才氣,為其添枝的是他的正氣,加葉的是他的銳氣。
從外表看老淼子,清影知性,中等身材,一身書墨味兒,滿臉學識范兒,講話不溫不火,骨子里不卑不亢,吵架也悠然有度,做起事來運籌帷幄、善于決斷,有人說是老謀深算,哈哈哈……
“飲酒不知茅臺味,吸煙不識玉溪香,獨鐘情漢水文化,工作之余踏水尋石,灘頭調研,拜訪市井農夫,筆錄荊楚文化,墨抒滿腔情懷?!边@是老淼子的自嘲,也是他生活的真照。
漢水石文化第一人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喜愛擺弄花鳥、盆景,收藏書籍的老淼子,得空就喜歡往漢江邊跑。他說,一到江邊,盡尋幽靜去處,聽漢江水聲,淼淼如歌;看看江灘奇異卵石,猶入僧院,心緒坦然又超然??v有多少難題,甚或哽咽與不平,統(tǒng)統(tǒng)蕩然無存。老淼子說,漢江是雜念沉淀、心靈洗禮的地方,他處無可替代。他自言是漢江養(yǎng)大的,漢江是他心中的母親河,他是漢江的兒子,魂魄已經融入了漢水,骨血與漢水是掰不開的。
二十多年來,老淼子閑暇里一步步地“丈量”漢江。從秦嶺發(fā)源地到匯入長江口,淺灘深灣,無處不留腳印,心里惦的、眼睛盯的、手中撿的都是漢江石。雖愛石如命,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探求漢江石的成因、成分、類別、文化賞點與地域文化的結合上。對漢江水墨石、釉光青、火爆石、金錢石、蠟石等石種,從形成的地質條件到形成原因、從成分結構到物理特性,從賞玩要素到文化內涵等,多角度地分析、推敲、命名、闡述,給漢江石的追隨者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文化引領,為漢水石文化做出了無人能比的貢獻。
同時,老淼子在漢水文化的人文歷史、書畫藝術、民間手工藝,甚至民俗等許多方面造詣頗深,發(fā)表了大量的文章、詩詞,看他的《荊襄古寨堡與歷史怪圈》、《荊楚歷史上的軼聞趣事》、《淺談年畫與字畫收藏》等作品便可管中窺豹。他將上下五干年華夏人文、荊楚大地的歷史淵源以及文學藝術等有趣地融入到他的漢水石文化論著之中。讀其作品,不僅在賞石方面受到啟發(fā)指導,還了解了許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和人文知識,可謂寓教于樂,賞石界的名人大腕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他新近出版的《漢水石語》中,收錄了《石人夢徊,千里漢江地名記憶》等70篇有關漢江石文化的力作?!坝朴迫Ю餄h江,匯集羌沔褒旬堵丹粉淯諸水,越秦巴,牽神農,切武當,帶荊蠻,沿途卷金裹銀,浩浩蕩蕩,蜿蜒而出……”越、牽、切、帶、卷、裹,這出神帶勁兒的動作,撩動著讀者的心弦,牽動著讀者腳步,使其迷醉在老淼子的千里漢江,還可順手拾得許多風土人情,漢水典故。無獨有偶,他在《襄陽,漢江石與米芾》中寫道:“荊山到處是頑石,被周王封在荊山的楚子,在這孤山野洼的石縫里,披星戴月,披荊斬棘,終于變漢界為楚河,開拓出一個男人衣冠楚楚、女人楚楚動人、唯楚有才的新局面?!边@擬人的手法,讓他玩味到了極致,可謂妙語連珠,珠珠如玉!筆者感覺,讀老淼子的作品,猶如聽司馬遷在孟浩然的田園里講讀米芾的《研山銘》,楊麗萍在石濤的山水長卷中舞動孔明的羽扇,郎朗在蒙娜麗莎家的花園里彈奏莫扎特的交響曲——賞心悅目,美輪美奐!老淼子的文章不乏襄陽的方言俚語,本地人讀來親切,外地人讀來如品襄陽特產。所以嘛,《漢水石語》獲襄陽市年度文化大獎,是靠實力說話的。
老淼子的漢水石文化系列作品,在大節(jié)上秉持著嚴謹?shù)目茖W思想,但細節(jié)上融入了詼諧幽默的人文故事,給賞者藏家鋪了一條輕松自然的賞石通道。用心謳歌,用情撒播,智慧駕馭著汗水,耕耘在漢江石文化天地,為荊楚文化、漢水文化乃至中國石文化填補了多處空白,被眾家公認為——漢水石文化第一人。
老淼子腦袋睿智,行動快捷。2001年剛認知到漢江奇石所承載的內涵,老淼子便創(chuàng)辦了襄陽漢江奇石網站,給石友提供了一個傳播交流的平臺;同年與舊友共同發(fā)起成立“襄陽奇石專業(yè)委員會”,之后執(zhí)掌“襄陽市賞石研究會”,繼而支撐“襄陽市觀賞石協(xié)會”,讓愛石者有了組織,藏石者有了通道,大家不再孤賞,視野不再偏狹,共同交流提高賞石文化和水平;其間還數(shù)次參與湖北省賞石組織的籌備工作。
他瀟灑地將自己的感情與精力投進了漢水石文化,執(zhí)著追求,無私奉獻。
從藏品看其文化品味
老淼子不離身的黑色挎包里,除了老掉牙的破手機和幾款玻璃片片(眼鏡、放大鏡、顯微鏡)外,就是各種各色的漢江小石頭。
人類學家說,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通常是愛上另一個自己,愛石亦如是。他寫石:“石體堅貞,不以柔媚悅人,孤高介節(jié),君子也”,這其實是他性情的寫照。他贊石:“石頭是一位智者,他靜靜地躺在山川河流,經受風霜雪雨,吸吮大地精華……”這是老淼子精神的寫照!石頭對于老淼子,如同徐悲鴻靈魂里的馬,鄭板橋骨子里的竹,周敦頤心中的蓮。
單單漢江奇石,老淼子十年前就收齊了一百零八個水滸人物,他收藏的三國人物讓石界驚羨,卻讓家人埋怨不解——重石頭輕人頭。因此老淼子在外人面前談起他的美石,眉飛色舞,激情四射,但在子女面前,卻深藏歉意。在親人面前,他夾起尾巴,主動講四大名著里的人物故事,每天一個不重樣,但總會杜撰到石頭上來。他那漂亮媳婦也是個性情中人,很快便聽出興致,這時的老淼子,再去品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宋江兄弟們、三國的英雄們,這間屋子就裝不下《水滸》、《三國》里外的故事嘍!
不想結束的結束語
遠看襄陽老淼子,猶如一顆經年滾磨的籽料,他質潤皮老包漿厚。作為湖北省觀賞石協(xié)會顧問、千里漢江石友俱樂部發(fā)起人、漢江石文化研究會主任、襄陽市觀賞石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襄陽市收藏家協(xié)會副會長、襄陽市風景園林學會副會長以及眾多書刊雜志的顧問、特約高級撰稿人等等(累死我啦,名頭太多!),他沒有高人一等的官氣,也沒有迂腐文人的酸氣,倒有一股漢江雅石的靈氣與硬氣。拿得起,放得下,是老淼子的人格魅力,雖然知足常樂,若能稍稍折一下他那形彎而神直的腰,真不知道能混到哪里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