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殼雞蛋更有營養(yǎng)。
真相:從雞蛋的形成過程來看,蛋殼形成于最后一道工序,在蛋殼顏色形成前,蛋里面的物質都已形成了。所以,蛋殼的顏色并不會直接影響雞蛋的營養(yǎng)成分。
2.木耳、豬血等是清肺食物。
真相:霧霾顆粒物是直接進入呼吸系統(tǒng)產生危害的,而木耳、豬血等食物則進入消化系統(tǒng),在腸道中通過膳食纖維吸附一些有害物質,兩者都沒有機會碰面,更不用談清肺了。
3.自來水中的氯可致癌。
真相:加氯是目前最常用的、安全性最高的自來水滅菌手段。如果硬要把自來水中的氯納入所謂的致癌物行列,那么有一條可以參考: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在致癌分類中,把氯歸入“第三類”——與咖啡因同級。
4.秋葵能治糖尿病,還是“植物偉哥”,是神藥。
真相:秋葵的營養(yǎng)成分并不出眾,VC含量不如小青菜、VE含量低于菠菜、煙酸比不上各種豆類,除了口感特別,不能指望它成為神藥。
5.毒豆芽摻入“AB粉”、“無根粉”、“激素”等物質。五毒俱全。
真相:“AB粉”、“無根粉”都屬于植物激素,或稱植物生長調節(jié)物質。這些成分都是植物自身能產生的激素類似物,能對植物生長發(fā)育進行調節(jié),保證穩(wěn)產增產。植物激素無法對人體起作用?!癆B粉”、“無根粉”也都屬于合法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6.喝了富氧水?!凹纯赏ㄟ^消化道粘膜滲透方式吸收水中的高濃度氧氣,達到高效、簡便、無毒副作用的補氧”??胺Q“補氧神水”。
真相:且不說被鼓入水中的氧氣會隨著開瓶蓋等動作跑掉許多,單就常識來說,喝水是為了補充水分,呼吸才是為了吸收氧氣。人體不能通過消化道吸收氧氣。宣傳中所說的“神效”沒有科學依據,甚至不利于身體健康。
7.水果酵素排毒、養(yǎng)顏、減肥。
真相:“水果酵素”本質上就是一種自然發(fā)酵制品,其成分組成和酸菜汁或酒釀沒有本質差異,其宣傳的種種“功效”都是無稽之談。不僅如此,由于自然發(fā)酵不易控制,容易造成雜菌污染產生毒素,生成其他有害物質。
8.吃燒烤之后吃梨可以預防癌癥。喝加熱的梨汁效果更好。
真相:對于經常大吃大喝的現(xiàn)代人,如果有這樣既虧不了嘴又是純天然的排毒神器,當然再好不過了,不過這僅僅是美好的推測,還沒有聽說過守著梨園的梨農就不會得癌癥。
9.濕紙巾中的丙二醇、苯扎氯銨等成分是有害健康的,會滲透到皮膚,產生極大的身體危害。
真相:事實上,丙二醇具有吸濕、潤滑和一定的抗菌效果,在食品、化妝品和日常用品中都廣泛使用。苯扎氯銨,是一種常見的表面活性劑,具有更強的抗菌作用,創(chuàng)口貼就含有苯扎氯銨。在正常的情況下,濕紙巾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1 0.手機輻射燙傷皮膚。
真相:手機只有在連續(xù)工作1小時左右溫度才可達到40℃以上,這已經超過了低溫燙傷的安全值,而電子產品的輻射一般都在安全范圍內。
這樣喝牛奶最傷身體
牛奶大家并不陌生,可是,牛奶的喝法卻大有講究。以下10種喝法就很傷身體。
一、牛奶越濃越好
有人認為,牛奶越濃,身體得到的營養(yǎng)就越多,可這是不科學的。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只是口感上的差異。如果常讓嬰幼兒喝濃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許多人的“共識”。加糖是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但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且牛奶最好加蔗糖,因為蔗糖進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會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
三、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為,牛奶是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可事實卻并非如此。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于是,本來具有營養(yǎng)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兒童發(fā)育推遲、毛發(fā)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fā)病率等。
四、牛奶服藥一舉兩得
有人認為,用有營養(yǎng)的東西送服藥物肯定有好處,其實這是錯誤的。牛奶能夠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用牛奶服藥還容易使藥物表面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這不僅降低了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
五、牛奶必須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并不高,60~70℃即可。如果煮沸,溫度達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會出現(xiàn)焦化現(xiàn)象,而焦糖可誘發(fā)癌癥。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鈣會出現(xiàn)磷酸沉淀現(xiàn)象,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yǎng)價值。
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檸檬汁以增加風味
橘汁和檸檬汁均屬高果酸飲品,當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
七、在牛奶中添加米湯、稀飯
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淀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嬰幼兒發(fā)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即便是為了補充營養(yǎng),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
八、用酸奶喂養(yǎng)嬰兒
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雖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長,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長條件,還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腸炎的嬰幼兒及早產兒,如果喂食他們酸奶,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腸炎。
九、瓶裝牛奶放在陽光下曬,可增加維生素D
有人認為讓牛奶多曬太陽是攝取維生素D的好方法,其實這樣做會得不償失。因為牛奶可能會得到一些維生素D,但卻失去了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因為這三大營養(yǎng)素在陽光下會分解,且乳酸會在陽光下酵化變質。
十、以煉乳代替牛奶
煉乳是一種牛奶制品,是將鮮牛奶蒸發(fā)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裝罐制成的。有人以煉乳代替牛奶,可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因為煉乳太甜,必須加大量的水來稀釋,等甜味符合要求時,牛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濃度就比新鮮牛奶下降了一半。
腎病初期的10大常見信號
腎病初期往往有10個常見信號,看似是小毛病,但如果癥狀同時出現(xiàn),就要警惕是否患腎病了。
1.渾身沒勁 腎功能不好時,很多廢物難以從尿液排泄出去,會出現(xiàn)精神不振、疲勞、乏力等沒勁兒的感覺?;颊叽蠖鄶禃詾槭沁^于勞累,或是其他原因,而忽視腎臟問題。
2.胃口不好 腎病初期的病人會出現(xiàn)多種消化道癥狀,尤其是因為胃腸道水腫,常有不思飲食、腹脹等消化功能紊亂的癥狀。
3.惡心嘔吐 當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腎功能衰竭時,血中尿素氮增高,腸道中細菌的尿素酶會將尿素分解為氨,而氨能刺激胃腸道黏膜,引起惡心、嘔吐。加之此時的腎臟對尿的濃縮功能減退,就會增加患者的夜尿量,此時的人體水分會大量丟失,從而使血液濃縮和晨起血尿素氮水平相對升高,所以,晨起時會使惡心、嘔吐癥狀加重。
4.小便有泡沫 尿里有泡沫的原因有很多,腎病也會引發(fā)這一現(xiàn)象。如果蛋白質從腎臟漏到了尿里,尿就會起許多泡沫。
5.排尿量不正常 健康的人每天排尿次數大約為4—6次,尿量約800~2000毫升,如果排尿次數和尿量過多或過少,就要引起注意了。
6.尿蛋白和尿潛血 尿里有蛋白或者潛血,是腎臟有病的重要特征,尿常規(guī)檢查可以查出。
7.貧血 貧血的患者大都會去血液科就診。其實,腎臟除了有排泄廢物等功能外,還有分泌造血激素的功能,也是腎功能損害的一大信號。
8.高血壓高血壓會引起高血壓腎病,也叫高血壓腎損害,所以有高血壓的病人要多加注意。當然,腎臟病也會導致高血壓。
9.痛風、高尿酸血癥 痛風、高尿酸血癥都是血液中尿酸過多造成的,血液尿酸高的人,尿酸會沉積在腎臟里,使腎功能受損。
10.尿路感染 經常尿路感染的人,時間長了,有可能造成腎功能不全。
腎病非同小可,如果身體出現(xiàn)上述多種癥狀的時候,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
各種藥物的最佳服用時間
1.鐵劑
貧血患者補充血劑,晚上服用比早上服用效果更佳,血中的濃度會增加4倍,療效最好。
2.鈣劑
人體的血鈣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時最低。故臨睡前服用補鈣藥可使鈣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3.降血壓藥物
根據人體生物鐘的規(guī)律,服降血壓藥的時間宜分別于早上7時,下午3時和晚上7時,早晚兩次的用藥量比下午用量要適當少些。晚上臨睡前不宜服用降壓藥,以防血壓過低和心動過緩,致腦血栓形成。
4.抗菌素及消炎類藥物
抗菌素藥物排泄較快,為了在血液中保持一定的濃度,應每隔6小時服藥1次。消炎藥物,如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可在早晨加大劑量服用,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的服藥。
5.降糖藥
糖尿病患者在凌晨對胰島素最敏感,這時注射胰島素用量小,效果好。甲糖寧(D860)宜上午8時口服,作用強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劑量才能獲得相同的效果。
6.強心藥
心臟病患者對洋地黃、地高辛和西地蘭等藥物,在凌晨時最為敏感,此時服藥,療效倍增。
7.抗哮喘藥
氨茶堿宜在早上7時左右服用,效果最佳。
8.抗過敏藥
賽庚啶于早上7時左右服用,能使藥效維持15~17小時,而晚上7時服用,只能維持6~8小時。
9.激素類藥
人體對激素類藥的反應也有時間節(jié)律。由于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高峰在上午7時左右,故在每天上午7時一次性給藥療效最佳。
10.解熱鎮(zhèn)痛藥
如阿司匹林在早上7時左右(餐后)服用療效高且持久,若在下午6時和晚上10時服用,則效果較差。
11.降膽固醇藥
由于人體內的膽固醇和其它血脂會在晚上增加,因此,病人宜在晚飯時服用降膽固醇的藥物。
12.催眠藥、驅蟲藥、避孕藥
宜在晚上臨睡前半小時服用。
盤點最傷大腦的7種食物
吃對食物可提高智力,而有些食物則會影響警覺度、記憶力、情緒和神經系統(tǒng),危害大腦健康。
1.咖啡因
相關專家表示,有心理問題的人群應該避開咖啡因。許多人試圖通過喝咖啡應對嗜睡等癥狀,卻在無意中將自己陷入焦躁的情緒之中。
2.味精
研究發(fā)現(xiàn),吃過多味精不僅會導致頭痛和胸悶,而且會嚴重影響大腦健康。原因是,味精會過度刺激神經細胞受體,甚至會導致神經細胞凋亡。
3.含防腐劑的食品
運動營養(yǎng)學家表示,加工食物含有防腐劑、色素、人工香料等影響行為和大腦認知能力的成分。
4.高鹽食品
研究發(fā)現(xiàn),高鹽飲食會加速老年人認知能力退化。
5.糖
專家表示,長期大量吃糖會導致記憶力下降等問題。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果糖會降低大腦記憶功能。
6.反式脂肪酸
2012年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反式脂肪攝入過多不僅會升高“壞”膽固醇(LDL)和降低“好”膽固醇(HDL)水平,而且會導致大腦萎縮。反式脂肪酸會增加腦血管退化和硬化危險。
7.含鉛食品
鉛會使腦內去鉀腎上腺素、多巴胺和5-羥色胺的含量明顯降低,造成神經質傳導阻滯,引起記憶力衰退、癡呆癥、智力發(fā)育障礙等癥狀。人體攝鉛過多,還會直接破壞神經細胞內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的功能,易使人患癡呆癥。
如何將熬夜傷害降到最低
1.熬夜也要注意休息
不得不熬夜的話,建議在子時(23點到1點)最好能睡一會兒。熬夜時,最好每工作45分左右休息10分鐘,或每隔半個小時做做深呼吸,做做眼保健操。
2.把握補覺時間
減少上午補覺的時間,盡量按時起床。中午適當補覺,大約小睡30分鐘。下午的補覺時間不要超過3個小時。
3.頭部按摩
睡醒后,以手指肚為梳,雙手從額頭向頸后反復梳一二百次,可以緩解熬夜后的疲勞。如覺得頭部發(fā)緊,可用兩手的指尖從前至后、從上至下叩頭部40次,促使頭部血液流通。
4.喝茶提神
咖啡雖然可以提神,但會消耗體內B族維生素,反而使人更容易累。專家建議熬夜最好喝茶,如喝枸杞大棗茶,補水又去火。
5.晚餐清淡
晚餐不要食用高熱量或油炸食品;不宜吃過成的食物,否者熬夜后臉和身體會浮腫得厲害;不要吃太飽,要吃易消化的食物,夜宵不要吃寒涼油膩的食物,稀飯是優(yōu)選。
6.食補健眼,熱敷護眼
用干凈熱毛巾覆蓋雙眼(同時閉上眼睛),每天1—2次,每次熱敷10~15分鐘,能幫助解除眼部疲勞。
山藥、胡蘿卜、菠菜、玉米、牛肉、紅棗等對保護視力有益,可以適當補充健眼食物。
7.水果護膚
蘋果:熬夜的人很容易因內分泌失調而便秘、肥胖、皮膚變差等。蘋果中大量的維生素和蘋果酸能使積存于體內的脂肪分解,可有效防止體態(tài)肥胖,增加血色素,使皮膚變得細膩。
楊桃:楊桃中豐富的果酸能夠抑制黑色素沉淀,并起到保濕的作用。
檸檬:經常熬夜的人臉上容易長斑長痘,檸檬酸能祛斑、防止色素沉淀。
橙子:橙子的維生素C可以抑制皮膚色素顆粒的形成。
8.水果養(yǎng)生
葡萄:葡萄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及多種維生素,對保護肝臟效果非常明顯。且葡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能延緩衰老,非常適合熬夜的人吃。
龍眼:龍眼能補益心脾,益血安神。凡是因為心脾兩虛導致的健忘、失眠、心悸、智力衰退等,可以通過龍眼調整。
香蕉: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鉀,鎂的含量也非常高,能有效避免血壓上升和消除疲勞。
柚子:柚子含有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B1和維生素C,屬于典型的堿性食物,可以消除對神經系統(tǒng)造成的危害。常吃能使人精力充沛,有醒腦促記憶的作用。 (曉慰/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