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水
高中生物有一些相近的名詞、概念,容易混淆,在此予以辨析厘清。
1 示蹤元素與放射性元素
同位素示蹤法是生物學實驗和研究中常用的技術手段之一,通過追蹤用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可了解物質(zhì)的運行和變化規(guī)律,明確生化反應的詳細過程。那么,用于示蹤的元素一定具有放射性嗎?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或質(zhì)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如:所有的氮原子統(tǒng)稱為氮元素,所有的硫原子統(tǒng)稱為硫元素。具有相同質(zhì)子數(shù)、不同中子數(shù)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為同位素。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學性質(zhì)相同。同位素可分為穩(wěn)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
穩(wěn)定同位素是指原子核結構穩(wěn)定,不發(fā)生衰變的同位素,穩(wěn)定同位素沒有放射性,如:2H、15N、18O等。在實驗或研究中,若使用穩(wěn)定同位素,不能采用自顯影等技術追蹤同位素的去向,只能通過測量分子質(zhì)量或離心技術區(qū)別同位素。魯賓和卡門就是用穩(wěn)定性同位素18O分別標記H2O和CO2,研究光合作用過程中釋放的氧氣中O的來源。
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一定的半衰期,是不穩(wěn)定的同位素,在生物學實驗或研究中常用的有14C、32P、35S等。放射性同位素要比穩(wěn)定同位素應用廣泛,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時,怎樣對標記的物質(zhì)進行追蹤?一般使用脈沖探測器進行追蹤,常用的有蓋革計數(shù)管和閃爍計數(shù)器。前者利用氣體對射線的電離作用,后者利用晶體、液體或氣體對于射線的閃光作用。例如,卡爾文用14C標記CO2,研究光合作用暗反應中C的去向;赫爾希和蔡斯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用32P、35S分別標記區(qū)分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和DNA,研究到底哪種物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
2 著絲點與著絲粒
復制后每一條染色體所含的兩條染色單體,彼此間是以著絲點還是著絲粒相連?在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是著絲點分裂成兩個,還是著絲粒分裂成兩個?不同版本的教材對此說法不同,著絲點就是著絲粒嗎?
其實著絲點與著絲粒是兩個不同的結構。連接兩條染色單體的是著絲粒而不是著絲點(圖1)。
著絲點又稱動粒?!懊織l中期染色體上含有兩個動粒,分別位于著絲粒的兩側。”著絲點是一種圓盤狀結構,分內(nèi)、中、外三層。著絲點與紡錘絲連接,與染色體的移動密切相關。
在多倍體育種中秋水仙素不僅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還能讓已經(jīng)形成的紡錘絲斷裂。著絲粒的分裂相當于基因的程序性表達,與紡錘絲無關。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時,著絲粒正常分裂,紡錘體卻不能正常形成,因此,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3 單倍體高度不育與不育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書必修2 P87最后一段中有這樣的描述:“與正常植株相比,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备叨炔挥褪遣挥龁??
3.1 自然狀態(tài)下存在的單倍體
在自然狀態(tài)下存在的單倍體如一些低等植物的配子體、雄蜂等,由于長期的自然選擇作用,其生活力和繁殖力均表現(xiàn)正常,是可育的。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fā)育而來,它的體細胞中含有1個染色體組,16條染色體。單倍體的雄蜂是如何形成可育的精子?“原來雄蜂的精母細胞也經(jīng)過相繼的兩次減數(shù)分裂。第一次分裂時出現(xiàn)單極紡錘體,僅在細胞的一極擠出一個無核的細胞質(zhì)芽體,不發(fā)生染色體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則按正常的方式進行,但這次分裂實質(zhì)上相當于一般有絲分裂。結果從一個精母細胞僅形成兩個精細胞,各有雄蜂原來的單倍性染色體數(shù)?!?/p>
3.2 通過花粉離體培養(yǎng)等方式形成的單倍體
如果單倍體的細胞中有偶數(shù)個染色體組,而且含有同源染色體,可以形成可育的配子,即同源多倍體通過花藥離體培養(yǎng)形成的單倍體可育。
含奇數(shù)個染色體組的單倍體,以及異源多倍體通過花藥離體培養(yǎng)形成的單倍體,理論上仍然有可能形成可育的配子,只是概率很低。如:水稻的體細胞中有12對染色體(24條染色體),即2n=24,n=12。用水稻的花粉進行離體培養(yǎng),獲得的單倍體細胞中有12條染色體,這些染色體的大小、形態(tài)各不相同,但仍有可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在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某條染色體可能移向細胞的這一極,也可能移向細胞的另一極,且概率相等,均為1/2,所以這12條染色體移向細胞同一極的概率為(1/2)12??梢娦纬煽捎拇菩叟渥痈怕屎艿停鼈兘Y合產(chǎn)生后代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課本上說單倍體植株高度不育。
4 自交與自由交配
自交和自由交配是遺傳學上常用的兩個名詞,自交不是自由交配的簡稱。
自交是指同一個體或基因型相同的不同個體間兩性配子相互結合,產(chǎn)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自花授粉屬于自交。自由交配則是指同種生物任何基因型的雌、雄個體間都可以進行隨機交配,即對父本和母本沒有特別要求。
5 紅綠色盲與色盲
色盲是一種先天性色覺障礙疾病,種類有:全色盲、綠色盲、紅色盲、藍黃色盲、部分色弱、全色弱等。
根據(jù)三原色學說,可見光譜內(nèi)任何顏色都可由紅、綠、藍三色組成。能辨認三原色者色覺正常;如果三種原色均不能辨認,稱全色盲;有一種原色不能辨認,稱為部分色盲,如紅色盲、綠色盲等;辨認一種顏色能力降低者稱色弱,主要有紅色弱和綠色弱。
控制紅色色盲和綠色色盲的是2個非等位的隱性基因,這兩個基因均位于X染色體上。由于兩個基因在X染色體上距離很小,緊密連鎖,常常共同遺傳給后代,所以通常把這兩個基因合在一起,用b表示。紅綠色盲是一種X連鎖隱性遺傳病,患者不能分辨紅色和綠色,且男性多于女性。
控制全色盲遺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為隱性遺傳。因此,不論男女出現(xiàn)的頻率都很低,而且概率是相同的。
6 10條與5對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書必修2 P22最后一段中有這樣一道判斷題:玉米體細胞中有10對染色體,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后,卵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為5對。
從純數(shù)學的角度來看,10對的一半就是5對。但是在具體的生物學問題情境中,卵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為10條,不能稱為5對。玉米是二倍體生物,2n=20、n=10,其體細胞中有兩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含大小、形狀各不相同的10條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因此卵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卵細胞中的這10條染色體不能稱5對。
7 無氧呼吸與“零氧呼吸”
提到無氧呼吸,有的人望文生義,錯誤地認為:“無”就是“沒有”就是“零”,他們以為生物只有在外環(huán)境沒有氧氣時,才會進行無氧呼吸。其實無氧呼吸是指細胞氧化分解有機物時,沒有氧氣的參與,將葡萄糖等有機物分解成為不徹底的氧化產(chǎn)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無氧呼吸中的“無氧”不是指外環(huán)境中沒有氧氣。
參考文獻:
[1] 沈同,王鏡巖.生物化學(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
[2] 翟中和,王喜忠等.細胞生物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77.
[3] 劉祖洞.遺傳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