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愛德華·韋拉爾·盧卡斯
畢姆小姐的學(xué)校我已經(jīng)久有所聞,但是直到上周才得到機(jī)會前去拜訪。
司機(jī)把車停在一道古舊墻垣的門前,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座幽美的花園,對面是一棟方形紅頂?shù)膶挸ǚ课荩菃讨蝸喪降?,窗框厚重,刷成白色,給人以溫暖、親切與安定之感。在整個院中我只見到了一個女孩,大約十一二歲,眼睛纏著繃帶,另外便是牽著她穿行花壇之間的一個男孩,年齡比她小三四歲。她突然停下步來,顯然是在詢問來人是誰,于是男孩又似乎在把他見到的說給她聽,然后他們便走過去了。而這時我已走進(jìn)了由一位滿面笑容的女傭為我打開的客廳房門。
畢姆小姐正是我心目中所準(zhǔn)備見到的那種人物:年齡適中、很有威信、和藹可親、通達(dá)透徹。她的兩鬢已漸發(fā)白,但她那豐盈的體態(tài)對于每個想家的兒童來說,的確有著一種神奇的慰藉作用。
閑談了片刻之后,我便對她的教育方法提出了一些問題,而這些方法,據(jù)我聽說,都是較單純的。
“是的,”她回答道,“事實上我們這里并不進(jìn)行大量的教學(xué)。我們這里就學(xué)的兒童所上的正式課程并不是很多:不外是一些必需的實用東西,比如加減乘除與作文練習(xí)之類。至于其余的課程,不是由老師讀一些書籍給他們聽,便是教給他們一些看圖識物一類的課程,我們只要求他們專心聽講、遵守秩序就好。”
“但是,”我插嘴道,“我曾一再聽人們講,你們的體系中頗有一些獨創(chuàng)的地方?!?/p>
畢姆小姐笑了笑,“啊,是的,這個學(xué)校的真正宗旨還不在教人如何思想,而在教人如何懂事——教授人情事理與公民知識。這是我個人的一貫理想,幸運的是,社會上竟也有一些做父母的慨然給我機(jī)會來進(jìn)行嘗試,以便把這種理想付諸實行。好了,先請您向窗外看看,怎么樣?”
我來到窗邊,憑窗可望見下面那片廣闊的花園,花園背后還有一個兒童游戲場地。
“請問您看到了些什么?”畢姆小姐問道。
“我看到的是一片非常美麗的場地,”我笑著答道,“還有一群快樂的孩子。但是使我感到困惑甚至痛苦的是,我覺得這些孩子并不都像我所想象的那么健康活潑。剛才我進(jìn)來時就看見一個小女孩走路要人攙扶,因為眼睛有毛病,現(xiàn)在又看到兩個同類情形的,另外站在窗下觀看孩子們做游戲的那個女孩拄著拐杖,她的腿看來已經(jīng)無可救藥了?!?/p>
畢姆小姐大笑起來?!芭叮唬彼f,“她并不真是個跛子,而只是今天輪到她扮跛子。另外那幾個也不是盲人,只是今天是他們的‘盲日。”我這時的神情一定顯得十分詫異,因為她又笑了。“看了這個,大概已經(jīng)足夠使您對我們體系的要點稍有了解了。為了使這些幼稚的心靈真正能夠理解和同情疾苦與不幸,我們必須使他們真正參與進(jìn)去。所以一個學(xué)期里,每個孩子都要過一個‘盲日、一個‘跛日、一個‘聾日、一個‘啞日和一個‘殘疾日。例如在‘盲日那天,他們的眼睛便要被嚴(yán)格地包扎起來,并把是否從繃帶內(nèi)偷看當(dāng)成一件關(guān)乎榮譽(yù)的事??噹ь^一天夜里就要扎上,第二天一醒便什么也看不見了。這就意味著他們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別人扶持,而別的孩子也被分派去幫助他們、引領(lǐng)他們。這會使‘盲者和幫助他們的人都從中受到教益。當(dāng)然,‘盲日是最受罪的一天,”她繼續(xù)說,“但有些孩子對我說‘啞日才是最可怕的。這時孩子們就要完全憑借他們的意志力了,因為嘴是不包扎的……現(xiàn)在就請您到園中走走,這樣可以親自看看孩子們對這些做法的反響?!?/p>
畢姆小姐將我引到一個扎著繃帶的女孩子——一個可愛的小精靈面前,她繃帶下的一雙眼睛,我敢說,一定會像葡萄一般烏黑?!艾F(xiàn)在有一位先生來和你談話?!碑吥沸〗阕髁诉@句介紹后,便離開了我們。
“你從來不從縫里偷看嗎?”我用這個問題開始了我們的對話。
“哦,從來不,”她大聲地說,“那就是欺騙了。過去我完全不知道沒有眼睛是這么可怕的。你真的什么也看不見,你會感到隨時都會被東西撞著,只有坐下來才會好一些?!?/p>
“你的向?qū)儗δ愫脝??”我問她?/p>
“還算不錯。不過不如輪到我時那么有耐心。自己當(dāng)過‘盲人的話以后對人就特別好,什么都看不見真是太可怕了。但愿您也能來試試?!?/p>
“讓我領(lǐng)你走走好嗎?”我又問道。
“好極了,”她說,“我們就一起散散步吧,不過您得告訴我哪兒有東西要躲開。我真盼望這一天能早些過去,其他那些什么日并不像‘盲日這么可怕。把一條腿捆起來拄著拐杖走路甚至還很好玩,我是這么覺得。把一只胳臂綁上就痛苦多了,因為這樣吃起飯來自己不能使用刀叉,還有其他麻煩,不過也還不太要緊。至于裝聾的那一天,我也并不太怕,至少不太厲害。但‘盲日可是太嚇人了,今天我總是覺得頭疼,可能是因為要不停地躲避東西的緣故,而其實那些地方并沒有東西?,F(xiàn)在我們走到哪兒了?”
“在操場上,”我回答,“前面就是回去的路了,畢姆小姐正和一個高個兒女孩踱來踱去?!?/p>
“那女孩身上穿的什么?”
“藍(lán)嗶嘰裙和粉紅短衫?!?/p>
“那可能是彌莉了?!彼f,“她的頭發(fā)什么顏色?”
“非常淺淡。”我回答。
“對的,那就是彌莉。她是我們年級的學(xué)長,非常得體大方。”
“那里有位老人在捆扎玫瑰。”
“啊,那是彼得,我們這里的花匠。他已經(jīng)是百歲老人了!”
“對面來了個穿紅衣的黑發(fā)女孩,拄著拐杖。”
“對的,”她說,“那是蓓里爾?!?/p>
我們便這么走了一程,而就在我引著這小女孩走路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出乎我的意料,我自己的同情心也比往常勝過10倍。另外,由于不得不把周圍的種種情況說給她聽,也使他人更多地引起了我的興趣。
當(dāng)最后畢姆小姐前來解除我的責(zé)任時,我真有不忍離去之感,于是我毫不隱諱地告訴了她。
“啊!”她答復(fù)我道,“如此說來我的這套體系也還是不無可取之處吧!”
我告辭回城,一路上不斷吟哦著下面的詩句:
我怎能見到別人的苦難,
而自己絲毫不想分擔(dān)。
啊,這樣不行,永遠(yuǎn)不行,
永遠(yuǎn)永遠(yuǎn)也不行。
[怦然心動]
文中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是特別的,他們在畢姆小姐的教導(dǎo)下,通過“盲日”、“啞日”、“跛日”、“聾日”、“殘疾日”等不同形式,扮演各類弱勢群體,在角色體驗中完成了愛的教育。
畢姆小姐的學(xué)校,實施的無疑是最好的教育,它充滿了互助和分擔(dān)的人性光芒。其實,對弱者和身體不便的人來說,再好的幫助是站在他們的角度觀察、思考和行動。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體驗到他們的不便之處,理解他們的疾苦,并培育了最為可貴的同理心。
【文題延伸】學(xué)習(xí)善良、愛的教育、用角色體驗人生……(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