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仙楊
【摘 ? ?要】詩歌鑒賞是每一個考生的難點,又是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它的地位非比尋常。那么要想在詩歌當中有所突破,爭奪高分,就必須把詩歌內容翻譯準確,契合作者情思。鑒于此,相信掌握了詩歌的三步法略,蟾宮折桂,金榜題名,必定有成。
【關鍵詞】標題 ?注釋 ?意象 ?組詞調換 ?回顧檢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43
詩歌是高考的必考內容,也是學生的難點所在。要想鑒賞準確,奪得高分,必須讀懂詩歌的內容,弄清詩歌的情感主旨和精神意蘊。那么怎樣做才能讀懂詩歌呢?其實就是學生能夠準確翻譯每句詩歌的意思。由此提出“三步法略”作為參考。
第一步:瀏覽三方,略知大概。
所謂三方,其實就是詩歌呈現(xiàn)的三個方面:標題,注釋,正文。詩歌的每一個方面其實都在為情感主旨服務,因為一首詩歌能夠觸動人心的還是詩句中所滲透的感情。那么怎樣從這三方面挖掘出我們想要的東西呢?
1.看標題,定題材。標題是一首詩歌的眼睛,也是整首詩歌的導向。往往從標題當中,我們就可以確定出詩歌的題材,甚至是詩歌蘊含的感情。比如陳師道的《舟中二首(其一)》,交代了地點是在江中船上,暗示詩歌題材為羈旅;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直接表明詩歌的題材為懷古;韓琮的《暮春浐水送別》,則告訴我們詩歌的題材為送別。這些詩題,只要我們仔細辨別,有所積累,就能準確看出它的題材是什么。
2.看注釋,曉暗示。注釋里往往暗示著重要的信息,一定要仔細閱讀,切不可放過。比如杜甫的《歲暮》,注釋中有這樣一句話“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從這個注釋得出的暗示信息是:詩人客居他鄉(xiāng)的悲苦和不能上戰(zhàn)場殺敵的憤懣;還有歐陽修的《瑯琊溪》,注釋①:此詩寫于作者被貶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內)期間,瑯琊溪在滁州瑯琊山。暗含作者遭貶后的絲絲苦悶之情。由此可知注釋對我們理解詩歌內容非常重要,稍有不慎詩歌的情感方向就會偏離。
3.看正文,抓意象。詩歌的正文是詩歌的主體,要重點把握。詩歌往往是借景抒情的多,直抒胸臆的少,因而要著重把握詩歌中的意象,因為它是滿載作者情感的客觀物象。比如黃庭堅的《次韻王定國揚州見寄》有這樣一句話:清洛思君晝夜流,北歸何日片帆收。句中有兩個意象:晝夜流淌的洛水和收帆的船只,詩人拿晝夜流淌的洛水來比人的思戀之情,表達了思念的綿長和情意的真摯,并希望遠去的船兒能夠收束腳步向北歸來,再次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意。所以通過詩歌中的意象就可以明曉作者的內心情感。
第二步:組詞調換,通順文意。
詩歌最大的一個亮點在于:精練。短短幾個字就可以表達出豐富的意思,因此詩歌的跳躍性很大,理解起來也就比較困難,因此需要充分的發(fā)揮想象力,并進行組詞勾連,讓整個詩句的意思通順連貫。
比如戎昱的《桂州臘夜》:坐到三更盡,歸仍萬里賒。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其實這四句話只有一個難點,那就是“賒”字的理解,我們常見的可能就是賒欠一類的意思了,放在此處明顯不通,此時需要在腦海里尋找我們學過的古詩文中,賒字還有沒有其他的意思。王勃《滕王閣序》中“北海雖賒,扶搖可接?!弊匀粦\而生,此處的“賒”就是遙遠的意思,于是組詞翻譯:在臘夜,詩人坐到半夜三更,想要回家,路途仍然萬里遙遠。
但是下一句的翻譯就有問題了,下一句組詞翻譯是:雪花的聲音偏偏依傍著竹子,這個聲音怎么會依傍竹子呢?雪花怎么會有聲音呢?由此單用組詞就不行了,需要發(fā)揮想象進行添加調換,雪花是從天上飄下來的,那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竹子上,因而用“飄落”一詞更好;再者雪花飄落,本身是聽不到什么聲音的,要讓它發(fā)出聲音,只有借助外力,那就只有風了,所以形成的翻譯就是:雪飄落在竹林上,借著風傳進一陣陣颯颯的聲響。
第三步:回顧整體,檢查遺漏。
整首詩歌在翻譯賞析完了之后,一定要回過頭去,再次品讀,檢查是否存在遺漏點。有的孩子對詩歌的賞析直接就從正文開始了,其他東西根本不看,或者來不及看,有的看了也不懂。
比如黃庭堅的《次韻王定國揚州見寄》,這個標題就難倒了很多學生,因為他們不懂文中的“次韻”、“見寄”是什么意思。有的學生細心一點,看了一下注釋,注釋對次韻有解釋: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也叫步韻。看了這個注釋,他們心里有點眉目了,就是黃庭堅寫了一首詩去附和王定國,但是標題里的“見寄”,他們又搞不清楚了,見字遇到最多的意思就是看見和被動了,但是放在標題里翻譯,根本不通。
其實既然已經知道黃庭堅是附詩王定國的,自然是王定國先寫了一首詩給黃庭堅,那么“寄”就是寄詩歌,而本首詩歌又是黃庭堅所作,所以推出“見”字就是“我”的意思,我們也學過類似的,比如“見諒”、“見笑”。所以在理解了正文之后,一定要縱觀全局,從標題到正文,再到注釋,必須一字不落,仔細審讀。這樣對于詩歌的理解和答題都是很有裨益的。
古典詩歌是我們民族的精華、藝術的珍寶。讀懂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文人墨客的事跡,感受將帥士卒的情懷,深悟古典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