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軍
摘要:動物詞匯在英語語言中不僅出現(xiàn)頻率很高,而且鮮明地體現(xiàn)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語用上的錯誤。本文主要以探討中西方文化差異對動物詞匯翻譯的影響為主。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漫長過程中,動物一直與人類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并對人類的生存、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影響。人們常常借助動物來寄托和表達感情,并賦予他們豐富的象征意義。詞匯是文化的載體,動物形象積淀著特定的民族心理,負載著人們的感情,形成著各民族豐富而獨特的動物文化內(nèi)涵,反映各民族的社會文化。本文對英語和漢語中動物詞匯不同的象征意義進行分析,并且對其象征意義的產(chǎn)生進行文化方面的探究。
關鍵詞:文化差異;文化內(nèi)涵;動物詞匯;翻譯
中西方文化存在諸多方面差異,這就影響了很多動物詞翻譯與理解上的差異,本文具體分析英漢語中的動物詞的不同象征意義,重點從五個方面來例證與剖析。
一、鳥類and birds
漢語和英語都用“母雞”(hen)喻妻子,漢語說“母雞司晨家不興”,英語中的hen-pecked(被母雞啄的)即指“妻管嚴” 漢語里的鴛鴦象征愛情,可是英語的“mandarin duck”卻沒有任何指含的意思,恩愛的夫妻被比作鴛鴦,英語最好譯成“a pair of lovebirds”;杜鵑是報春鳥,令人感到快樂??墒莄uckoo(布谷鳥)的含義卻是“傻子”。所以英國人Hawkes把《紅樓夢》中的紫鵑譯成了Nightingale(夜鶯)。而在漢語中的杜鵑又被稱為子規(guī),還有望帝啼鵑的典故,常被認為是憂傷和凄冷的象征。這些聯(lián)想表明不同的民族社會之間存在許多共同點或相符點,這些相符點反映在不同體系的語言之中。
二、獅子and lion;老虎and tiger
此外,不同民族的人們對相同的事物和概念可能表現(xiàn)為個人好惡的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反之,同一動物在不同語言中的象征意義的褒貶能夠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態(tài)以及截止觀念。英語中l(wèi)ion是百獸之王(king of the animals),是“勇敢、兇猛、威嚴”的象征,英國國王由于勇敢國人,被稱為the Lion-heart。regal as a lion(獅子般莊嚴),bold as a lion(像獅子般勇猛),majestic as a lion(像獅子般威風凜凜),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獅子在英美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崇高的威望。英國人甚至視獅子為祖國的象征,(lion --a national emblem of great bration),他們稱在學術(shù)界、文藝界八面威風的人物為:lion,如:in those days he was a literary lion(他當年堪稱文學界之獅),同時獅子還象征權(quán)力,捧持英國王室印章的就是lion and unicorm(雄獅和獨角獸)。英語中有許多與lion有關的習語,如,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頭蛇尾),like a 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譯成漢語時,lion習慣上用“虎”代替,因為中國人認為“老虎”是百獸之王,用“虎”來表示勇敢、兇猛、威嚴。如:虎視眈眈、放虎歸山、談虎色變、為虎添翼、猛虎下山等。。“虎門無犬子”對中國人來說意思十分明確,因為“老虎”在漢文化中是威武的象征,于是便有“虎將”、“虎虎有生”、“虎頭虎腦”、“虎嘯龍吟”等詞語派生出來,表示威武強壯。但如果將“虎門無犬子”翻譯成“ You will not find a puppy in a tiger's den.”英美人聽了會認為這無非是一句大實話,根本不會聯(lián)想到其真正的含義。在英美文化中,往往由“1ion”擔任獸中之王的角色,比如“as majestic as a1ion”。因此,“摸老虎屁股”可以翻譯成“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攔路虎”翻譯成“a lion in the way”,“勇猛的人”是“1ion-heated”,“當今最紅的人”是“1ion of the day”。產(chǎn)生這種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各民族不同的歷史傳統(tǒng)和生活經(jīng)歷。
三、狗and dog
再比如漢語“狗”一詞的概念意義是:一種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的家畜,與dog兩詞的直指意義基本相同,但一涉及到與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有關的文化意義,這兩個詞就不能一一對應了。英語國家中,狗被視作人們的忠誠朋友,所以英語習語中,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為,此時dog不指狗,更不含貶義,而是代人的普通用語,因此,英語中就不乏“關于狗的用語”如:與狗有關的句子:1)Luck dog 幸運的人
(1)Dead dog 沒用的人
(2)Under dog失敗者
(3)Dirty dog道德敗壞的人
(4)Dumb dog沉默寡言的人
(5)Gay dog快活的人
(6)Laze dog 懶漢
(7)Sea dog 老練的水手
(8)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
(9)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時)
(10)Give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但漢語中與狗有關的成語則多為貶義,雖然中國也有養(yǎng)狗看家的傳統(tǒng),但人們總把狗看作是奴仆和漢奸的代名詞,如:狗急跳墻,狗屁不通,狗尾續(xù)貂,狗仗人勢,狗血噴頭,狼心狗肺,雞鳴狗盜,狐朋狗黨。
四、貓and cat
在西方的文學作品中,貓總是以一種優(yōu)雅可愛而神秘的形象出現(xiàn),如美國著名詩人Carl Sandburg筆下的霧是這樣的:The fog comes / on little cat feet / It sits looking harbor and city / on silent haunches / and then moves on。這首詩用貓來比擬霧。在第二句,詩人用貓的小爪子來擬寫霧的悄然而至極其潛行之狀,令人感到可愛。這種描寫似幻似真,給人以神秘的美感。接著詩人又以貓蹲坐的可掬形態(tài)的霧的形象具體化。而到了末尾,具體實在的形象又淡隱虛化,飄然而去。詩人在輕描淡寫之中,寫活了一個如此惟妙惟肖的形象,令人嘆服,還有歌劇貓中塑造的杰利克貓族的形象。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中國文化之中,又有著奸貓忠狗的說法,這里的貓總給人一種幽靈般鬼魅的感覺,而黑貓更是不詳?shù)南笳?。貓在動物這特殊文化叢中扮演著一個不同尋常的角色。大文豪莎士比亞 曾在Romeo and Julietzho中創(chuàng)造了"a cat with nine lives”(貓有九命),作家Lewis Carell在Alice in Wonderland中塑造了令人難忘的藝術(shù)形象——(grin like)a Cheshire cat(咧嘴傻笑的貓)。17世紀末葉發(fā)生在Kilkenny和Irish town兩域之間的戰(zhàn)斗,產(chǎn)生了"fight like Kilkenny cats"(死拼,斗得兩 敗俱傷),給“貓”披上了戰(zhàn)袍。
再比如說,貓在漢語文化中,一般是代表著正義的高大形象。如黑貓警長中剛正勇敢的黑貓警長和藍貓?zhí)詺庵袡C智勇敢熱情樂于助人的藍貓。而在西方文化中,同樣是動畫片,貓和老鼠中則塑造了一個被老鼠耍得團團轉(zhuǎn)的呆頭呆腦的蠢貓形象。
五、龍and dragon
又如,中國古代“龍”是有鱗有須能興云降雨的神異動物,封建社會“龍”是帝王和高貴的象征?!褒垺痹谥袊幕姓加酗@赫地位,它不僅象征皇權(quán)、威嚴與神力,還象征吉祥,財富,前途和權(quán)力,象征一種蒸蒸日上的精神。中國人對“龍”的偏愛可追溯到原始部落的圖騰時代,在整個社會的歷史長河中,“龍”已經(jīng)超越了“圖騰”和“法力”的實體詞匯意義,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征。凡與“龍”有關的詞語無一不是褒義詞,如:龍鳳呈祥,望子成龍,乘龍快婿,龍馬精神。而dragon在西方的象征意義與中國有關龍的傳說截然不同,西方中世紀dragon是守候在地獄之門的有翼能噴火的巨大怪物,象征魔鬼與邪惡。在基督教里,龍被看作是一種不祥的動物,dragon一詞基本含貶義,喻指“兇暴的人”。如:We were real frightened of the maths teacher,She was a real dragon.(我們的確害怕數(shù)學老師,她真是一個兇狠的脾氣很壞的老太婆.)“龍”與dragon雖指示意義相同,但二者所蘊涵的民族文化信息則是對立的,相反的,所以"望子成龍"宜意譯為expect one's son to be 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而中國人稱自己為“龍的傳人”,勢必會使西方人誤解以至有損形象,因此,有人主張把中國的“龍”譯成long而不是dragon,這大概也不無道理。同一個動物詞在不同語言中的文化內(nèi)涵的褒貶能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態(tài)及其價值觀念。
綜上所述,通過英漢動物詞匯的象征意義分類分析和意義探源,可以看出動物詞匯不僅僅是動物形象的符號代表,文化差異使這些詞匯具有豐富的文化色彩。我們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理性的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這些動物詞匯的真正意義,讓我們可以以小見大,體會到中英語言的魅力,借助詞匯學習文化。
【參考文獻】
[1]EugeneA.Nida.LanguageandCulture:ContextsinTranslating[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24-27.
[2]黃斐霞.英漢動物詞匯文化內(nèi)涵的比較[J].黎明職業(yè)大學學報,2007:5-8
[3]賈德江.英漢詞語的文化內(nèi)涵及其翻譯[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2)
[4]廖光蓉.英漢文化動物詞對比[J].外國語研究.2000(5):14-17
[5]寧惠萍.跨文化交際與詞匯文化內(nèi)涵[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4):88-89.
[6]譚開榮.英漢動物詞匯文化內(nèi)涵異同的比較[J].2008:32-37
[7]尚秀葉.InfluenceoftheCulturalConnotationofChineseandEnglishAnimalWordso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J]太原科技大學學報,2008,2期
[8]王桂蓮.文化差異與翻譯的正確性[J].上海科技翻譯,2004:41-46
[9]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修訂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70
[10]鄭嶺.民族文化心理與英漢動物詞語[J].中州學刊,2006(07)
[11]鄭亞敏.淺談英漢語動物詞匯中西方文化差異[J].200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