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實
一
從別人的那個角度,定住眼睛,來看自己,自己是個什么樣子?
不管是個什么樣子,應該多聽自己的聲音,尤其是那內(nèi)心的聲音。
海明威說,這個世界還是一個好的地方,值得為它而奮斗。我只同意后半句,他自己的最后選擇也同意了我的同意。
真相比神話更有說服力。
時間不能治療一切,于是,人就發(fā)明了酒。
白酒,紅酒,葡萄酒,各種各樣奇異的酒。
無論什么酒都有點瘋狂,或者是猖狂?
你會為了崇高的目標犧牲自己的理想嗎?目標難道不是理想?
而理想和現(xiàn)實是有差距的,我們的人生無法盡如吾意。
二
不是忙著活,就是忙著死,世人好像都是這樣,我只是想悠閑一點。
樹也盡其所能地使自己顯得突出,只是不會走路罷了。
這個世上最可怕的或者說最討厭的就是一些這樣的人:
一是不知什么是對或者什么是不對的。
二是即使知道了也不做那正確的而要做那錯誤的。
三是做錯了還不承認還要千方百計地掩飾自己所犯的錯誤。
四是有的還要捏白還要扯謊還要反過來誣陷他人以此標榜自己的錯誤不但不是錯反而是正確。
他們怎么這樣想呢?事情能夠這樣做嗎?
做了就做了,你能怎么樣?
確實不能怎么樣!
我不能夠說他錯,這會使他又想起他那幾經(jīng)失敗的事業(yè)。也不能夠說他對,這會使他又想起他那曾經(jīng)純樸的理想。我已早就不知道應該對他說什么了。我們之間的思想情感已經(jīng)成了很大一堆沒有任何頭緒的東西。
三
無論痛苦多么痛苦終歸都會過去的,無論幸福如何幸福終歸也會要過去。
痛苦過去了就非痛苦了,幸福過去了也非幸福了。
誰能告訴我,生命的意義,你為什么而活著?
人是不能被追問的,一追問,就感到,自己活得糊里糊涂,不知自己為何活著。
走過漫長的生活道路(有的人說是短暫),你會走到生命的邊緣。這時,你會清楚地看到,前面除了死亡之外,一片茫然,一無所有。
活著就是一個過程,死是所有活的歸屬。
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終將都歸于烏有。
可是,誰又愿意去死?
即使知道,也不愿死,好死不如賴活著(這話我愛說,我愛說了又再說)。
于是,又想給它意義。于是,又去探索意義,又迷失在生的森林。
四
我的心還這么年輕,肉體就已衰老了。
所有的爭論只是為了讓我看不到我的無知。
自己雖然一無所知卻還喜歡教育別人。
我的精神比肉體病得還要多得多嗎?
年輕的心也會得?。◥凵暇褪且环N疾?。??也會腐爛?也會化膿?
為何會這樣?以后會怎樣?還有多少以后呢?
心的血管再好,遲早也會破裂的吧,再好的心,也會停跳。
無限是沒有意義的,有限才使人追求意義。
不管多少年,水一般流逝,我都堅信一件事:我們終將會見面!只是那一天,會是哪一天,現(xiàn)在說不定。
天已黑,夜已深。
躺在床上,聽著窗外,汽車沙沙沙地駛過,心里的感覺,就像雨在淋。
五
因為生命如此空虛,所以就要賦予意義。
人生如果有了信仰是否就有意義了?人生如果沒有信仰是否也就沒有意義?
信仰真的能給人生賦予永恒的意義嗎?
信仰能挽救靈魂嗎?信仰能重鑄靈魂嗎?
什么是信仰?信仰與真理是什么關(guān)系?
人說真理越辯(辨)越明,信仰難道就不用辯(辨)?
在我看來,真理,謊言,兩者之間,關(guān)系復雜。它們之間,自古以來,就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它們,兩個,同根同源,發(fā)自我們的傳統(tǒng)之中。
人都以為自己正確而別人是錯誤的。
人都感覺他自己就是代表真理的。
我的頭上是深邃的天空,深邃得難以猜測的天空。
我的腳下是厚重的大地,厚重得難以穿透的大地。
行走在厚重的大地上,駐足仰望天空,我思,我在。
六
一個人過怎樣的生活不僅與擁有的物質(zhì)有關(guān)而且與他的精神有關(guān)與他的靈魂的狀態(tài)有關(guān)。
獨處是對人有益的,尤其是對每天生活在人群之中的人。
交往對人同樣有益,尤其是對那些經(jīng)常獨自待著的人。
很多時候,人一旦脫離了生活的那個人群,進入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自在便會摘下他平時所戴的有色眼鏡,他對很多人事的看法也會變得清清楚楚顯得那樣一目了然。他會詫異在先前為何他就看不到?要是他再往下想,他會看到命運所在并使自己接受命運,然后,平靜地走向生活,面對自己身邊的人群。
何謂自由呢?是不是一個人在他生活的社會里能夠做他該做的或不做那不該的?問題是什么是那應該或不應該呢?這個認識差異太大。人的天生應有的權(quán)利或是天生應有的自由與其社會認可的權(quán)利和其國家制定的法律什么時候能統(tǒng)一呢?只有兩者統(tǒng)一了,人才是真正自由的。
我一生都在努力地想使自己變得好些,但卻一直沒有做到,努力去做也沒做好。
我的肉體與靈魂總在拼命地斗爭。
七
占有是強也是弱。
占有了,他是強。占有了又怕失去,就是他的那個弱了。
這種弱使得他不要命,更要強,更想更多地占有占有再占有。
很多的時候,我們的聰明反被聰明耽誤了,愚蠢反倒能成功。
八
靈魂中的光越多,黑暗相對就越少,一個人的優(yōu)劣程度與其內(nèi)心的世界有關(guān)。
物質(zhì)世界的生存狀況受到競爭法則的支配,精神呢,精神難道就不是嗎?
易卜生說一個人若是棄絕了肉體之愛,他就處于停滯狀態(tài),肉體之愛才可能將人引向真正的愛。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事情是否也可能只有棄絕了肉體之愛或者不懂肉體之愛才有可能真懂得愛?
托爾斯泰就曾說過,只有當你所愛的對象不再吸引你的時候而你依舊愛著他時,那愛才是真正的。
生活的改變是必然的,還有生活方式的改變,但愿這種必然的改變,不是惡劣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而是美好心靈的產(chǎn)物。
人生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盡一切的可能,使這世上的一切東西,能夠和諧持續(xù)發(fā)展。
人是易受影響的。
一個人一輩子如果只受到壞的影響,他身上就很難培養(yǎng)出好的東西了。
相反,若受好的影響,或者不受好的影響也不受那壞的影響,在他身上那精神就可能占物質(zhì)的上風,即使精神各有不同。
九
靈魂會死嗎?肉體必然死,靈魂就不死?沒有什么不死的吧。
我在想象中編織的一個個的幸福的夢都在現(xiàn)實中破滅了。
因為不能堅持嗎?或者是我不夠果斷?
偉大的思想沒有極限,表達卻是始終有限。
平常中的不平常,平凡中的不平凡,才是真正難寫的,再好的作品也是影子。
影子投射在路面上,有幾個人能看見?即使看見了,也難得驚訝。
我一直都很自戀,看自己總那樣深情,即使是自己的影子。
好不容易到這世上渾渾噩噩走了一遭,臨辭世時放放鞭炮,熱鬧一下,可以理解。
十
無論是在編輯雜志,還是進行自己的寫作,我總面對兩種力量,一種是那光明的力量,一種是那黑暗的力量。
虛構(gòu)常常是可信的,而生活,真實的,有時反倒感覺不可信。
如果你不隨遇而安,如果你不隨波逐流,如果你不同流合污,你會激怒這個世界。
厭惡撒謊?好。
不說廢話?好。
樂于助人?好。
不向潛規(guī)則妥協(xié)?好。
想比別人活得真實?好。
那你就是在羞辱我們,羞辱我們這個社會,我們就要請你出局。
讓你從此一塌糊涂!
讓你永遠一無是處!
讓你徹底一無所有!
可無論什么樣的社會,黑暗之后,總是光明。
【豆 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