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恩,田郁玫
(1.牡丹江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9;2.黑龍江省體育科學研究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短距離速度滑冰的早蹬冰技術
謝天恩1,田郁玫2
(1.牡丹江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9;
2.黑龍江省體育科學研究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摘 要:速度滑冰運動產(chǎn)生速度的動力來自于蹬冰,蹬冰技術是速度滑冰的核心技術。什么樣的蹬冰技術才能使蹬冰產(chǎn)生最大效率,經(jīng)過速滑界很多人的實踐、研究和總結(jié),提出最佳蹬冰技術應該是充分利用體重進行蹬冰,蹬冰方向向側(cè),利用傾倒加大蹬冰力量,蹬冰發(fā)力時機要早等等。怎樣才能掌握速滑最佳蹬冰技術,掌握早蹬冰技術和其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是速滑項目重要的致勝因素。探討了早蹬冰的涵義、意義,早蹬冰的關鍵技術、時機和實現(xiàn)條件。
關鍵詞:短距離;速度滑冰;早蹬冰技術
當今世界競技體育發(fā)展迅猛,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競技體育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準之一。速度滑冰是我國競技體育的重要項目,在國際賽場上,我國速滑運動員為國家爭得了很多榮譽。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速度滑冰女子1 000 m比賽中,張虹以1 min14.02 s的優(yōu)異成績[1],為中國隊奪得冬奧會歷史上首枚速滑金牌,繼1980年我國首次參加冬奧會,葉喬波獲得1992年法國阿爾貝維爾冬奧會速滑500 m、1 000 m 2枚銀牌,王曼麗獲得2006年加拿大都靈冬奧會速滑500 m銀牌,中國速度滑冰人終于登上了冬奧會的最高領獎臺,開啟了中國速度滑冰新的篇章[2]。速度滑冰是我國競技體育傳統(tǒng)的優(yōu)勢項目,500 m成績也有目共睹,如何乘勝追擊,深入探討速滑項目致勝因素,取得更多驕人的速滑成績,中國速度滑冰人責無旁貸。冰雪運動雜志是一個很好的平臺,田老師總是動員、鼓勵我繼續(xù)總結(jié)、研究速滑項目致勝因素,那么我就和田老師合作,由田老師幫助整理,重點探討一下短距離速度滑冰的早蹬冰技術。
速度滑冰運動產(chǎn)生速度的動力來自于蹬冰,蹬冰技術是速度滑冰的核心技術。什么樣的蹬冰技術才能使蹬冰產(chǎn)生最大效率,經(jīng)過速滑界很多人的實踐、研究和總結(jié),提出最佳蹬冰技術應該是充分利用體重進行蹬冰,蹬冰方向向側(cè),利用傾倒加大蹬冰力量,蹬冰發(fā)力時機要早等等。怎樣才能掌握速滑最佳蹬冰技術,掌握早蹬冰技術和其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是速滑項目重要的致勝因素。
我國速度滑冰項目早蹬冰的技術概念很早就有了。1960年我國速滑隊參加世界錦標賽進行總結(jié)時就指出①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技術資料編輯委員會.我國速滑隊參加一九六0年世界錦標賽的技術總結(jié).運動技術資料,1960(52):25.:冰刀著冰是在蹬冰將要結(jié)束時開始著冰;左腳蹬冰極限,右腳開始著冰。1961年原國家體委發(fā)行的《體育科技資料》介紹男子500 m世界記錄保持者蘇聯(lián)運動員格里申彎道滑跑技術時也指出②齊林祥.速滑運動員500 m滑跑的最困難段落:譯自蘇聯(lián)《體育與運動》1961年第2期.體育科技資料,1961.:他的蹬冰非常早,在前一次蹬冰之后立即開始蹬冰。1973年黑龍江省體育科學研究所就已指出③黑龍江省體育科學研究所.關于速度滑冰二十年來基本經(jīng)驗初步探討.冰上運動科技資料,1973.破壞動力平衡就是蹬冰開始,平刃變?yōu)橥馊芯褪堑疟_始。1975年中國男子速滑隊參加世界速滑錦標賽進行技術總結(jié)時提到④石質(zhì)信.中國男子速滑隊參加一九七五年世界速滑錦標賽技術總結(jié).體育科技資料,1975.,蹬冰應該是破壞平衡后即做積極有力的快速蹬冰動作。1981年初挪威國家速滑隊教練員里爾來我國講學時提出[3],我國運動員蹬冰晚,強調(diào)早蹬冰。我國也有教練員提出過要有 “早蹬冰”的意識[4]。我國速滑運動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接受前蘇聯(lián)的速滑技術理論,在蹬冰技術上強調(diào) “坐住”蹬冰,我國教練員根據(jù)中國語言特點,提出 “壓住”蹬冰。 “坐住早蹬”和 “壓住早蹬”成為教練員最經(jīng)常用語。這種 “坐住”、 “壓住”早蹬冰技術在速滑成績處于初級階段和中級階段時是正確的。
但是,當速滑運動成績提高到高級階段時,再強調(diào) “坐住”、 “壓住”進行早蹬冰,就出了問題。1996 年2月我指導的運動員王曼麗在哈爾濱舉行的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上與薛瑞紅并列獲得速度滑冰女子500 m冠軍,并在同年2月參加世界速滑短距離錦標賽獲得500 m第7名,成績是40.32 s。當時王曼麗23歲,正是速滑運動員出成績的最佳年齡??墒?,此后經(jīng)過3年的刻苦訓練,從1996年初至1999年初,500 m成績僅僅提高了0.3 s,滑到40.01 s。在1999年1月長春舉行的第九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上王曼麗以0.01 s之差與500 m金牌失之交臂[5]。這次慘敗極大地教育了我,如果不能找出踏步不前的問題所在,如果還是老技術、老的訓練理念,技術不改進,訓練不改革,只能毀了運動員,同時也就結(jié)束了我的教練員生涯。
慘敗后,我經(jīng)過兩個月的反思,對多年來訓練深入分析和深刻總結(jié),終于找到三個關鍵問題:一是體能訓練嚴重忽視了有氧能力地發(fā)展[6-7];二是技術上平衡能力太差[8],蹬冰晚;三是心理素質(zhì)下降[9]。這三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大部分都已經(jīng)在2000~2006年王曼麗當運動員期間,通過《冰雪運動》雜志或者報紙、記者采訪進行了報道,只有蹬冰晚的解決辦法沒有公開過。王曼麗從1996年初至1999年初,3年時間500 m只提高了0.3 s,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技術上考慮,蹬冰晚嚴重束縛了運動成績的提高。從技術錄像看,她也能 “坐住”、 “壓住”蹬冰,也非常想早蹬冰,可就是 “不走表”、滑不快。放慢動作仔細觀察,也發(fā)現(xiàn)不了什么問題。為什么 “坐住”、 “壓住”早蹬冰卻不能進一步提高速度呢?百思不得其解。反復觀看王曼麗的技術錄像,再反復觀看國外優(yōu)秀運動員的技術錄像,兩相對比,終于發(fā)現(xiàn)不同點,發(fā)現(xiàn)了奧妙。加拿大運動員卡特瑞娜1996~1997年賽季成績一般,500 m在39~39.5 s波動,世界比賽名次在前6名上下??墒窃?997~1998賽季卡特瑞娜突然有了飛躍,成績大幅度提高,穩(wěn)坐世界冠軍寶座,多次比賽比第2名高出0.5 s以上,不僅滑進39 s,還滑進38 s,創(chuàng)造了新的世界紀錄,在1998年長野冬奧會上獲得女子500 m金牌。把她的技術錄像與王曼麗技術錄像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王曼麗蹬冰明顯地晚。為什么我們想早蹬冰卻不能早蹬冰?原因在哪?仔細觀看卡特瑞娜技術,可以看到她不是 “坐住”、 “壓住”早蹬冰,而是“起臀”、 “展髖”發(fā)力的早蹬冰,而王曼麗一直是 “坐住”、 “壓住”蹬冰,雖然主觀上想早蹬冰,實際上卻沒有實現(xiàn)更有效率的早蹬冰。卡特瑞娜之所以一個賽季提高那么大,是從技術上有了大變化。觀看卡特瑞娜1996~1997賽季錄像,蹬冰沒有 “起臀”動作,因而成績也一般;在1997~1998賽季,卡特瑞娜成績產(chǎn)生飛躍,從技術上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 “起臀”、 “展髖”早發(fā)力蹬冰(圖1)。
王曼麗從1996~1999年成績沒有提高,在技術上看,是多年不變的老技術限制了她的發(fā)展。當運動成績提高到一定水平時,技術上還采用 “坐住”、 “壓住”早蹬冰,就會限制運動員成績的提高。當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我就想,為什么 “坐住”、 “壓住”早蹬冰不能進一步提高速度?經(jīng)過分析,我認為 “坐住”、“壓住”也可以早蹬冰,只是這個早蹬冰的力量,在一定速度情況下已經(jīng)不足以推動運動的身體產(chǎn)生更快速度。例如:運動員以13.6 m/s速度滑進, “坐住”、“壓住”早蹬冰所產(chǎn)生的力量只能維持這個速度,不可能產(chǎn)生更快的速度??墒牵?“起臀” “展髖”所產(chǎn)生的蹬冰力量大于 “坐住”、 “壓住”早蹬冰所產(chǎn)生的蹬冰力量,使運動員產(chǎn)生了快于13.6 m/s的速度,因此提高了成績。荷蘭人研究指出[10],運動員蹬冰力主要來自髖關節(jié)肌群,其次是膝關節(jié)肌群,髖關節(jié)肌群力量是主要的。 “起臀”、 “展髖”才能更好地發(fā)力,更充分發(fā)揮髖關節(jié)肌肉群力量。速滑運動員臀部肌肉非常發(fā)達,展髖才能發(fā)揮其作用。 “坐住”、 “壓住”早蹬冰更多地是展開膝關節(jié)發(fā)力,不能充分發(fā)揮髖關節(jié)肌肉群力量,因此,蹬冰力量自然要小。王曼麗在1996年2月初使用 “坐住”、 “壓住”早蹬冰的技術取得亞冬會500 m冠軍,此后3年繼續(xù)使用這個早蹬冰的技術,就只能維持速度,不可能提高成績了。
圖1 卡特瑞娜起臀、展髖早發(fā)力蹬冰示意圖Figure 1. Early Pushing-up of Lifting the Hip of Katrina
“坐住”、 “壓住”早蹬冰所產(chǎn)生的蹬冰力量小于應該產(chǎn)生更快速度的蹬冰力量,而 “起臀”、 “展髖”早蹬冰所產(chǎn)生的蹬冰力量明顯大于 “坐住”、 “壓住”的早蹬冰力量,因此能推動運動員產(chǎn)生更快的速度。在認識了這個技術問題后,1999年夏訓王曼麗逐漸掌握了 “起臀”、 “展髖”的早蹬冰技術。在提高了有氧能力、平衡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前提下,再加上 “起臀”、 “展髖”早蹬冰技術,王曼麗2000年初500 m成績不僅突破了3年沒滑進的40 s大關,并且滑進39 s,滑到38.92 s,在世錦賽進入前8名。如果沒有這個 “起臀”、 “展髖”早蹬冰技術,有氧能力再強,平衡能力再好,心理素質(zhì)再過硬,王曼麗也很難在一年里提高這么快。
在力量已充分發(fā)揮的情況下,力的作用時間愈長,則所獲得的速度愈大[11]。由于人的肌肉力量是有限的,在一定的肌肉力量情況下,運動員要想提高滑跑速度只能增加蹬冰時間。怎么樣才能增加蹬冰時間?只有早蹬冰才能增加蹬冰時間。王曼麗500 m大約84步完成,正常蹬冰每一步0.2 s[12],全程加起來蹬冰時間是16.8 s;如果每一步蹬冰時間增加0.1 s,全程加起來就是25.2 s。早蹬冰增加了蹬冰時間,增加了做功時間,提高了蹬冰效率[13],也就提高了滑跑速度。
為什么 “起臀”早蹬冰產(chǎn)生力量大? “起臀”是髖關節(jié)發(fā)力,能把髖關節(jié)肌肉力量充分發(fā)揮出來, “坐住”、 “壓住”早蹬冰更多的是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群發(fā)力,髖關節(jié)周圍肌肉群不能充分發(fā)揮出力量。 “起臀”發(fā)力能加大蹬冰力量。有一個實驗可以證明,人站在體重秤上,當人往下蹲時,體重秤顯示數(shù)值小于體重;當人從下蹲位置快速往上站起時,體重秤顯示數(shù)值大于體重;站起速度越快,數(shù)值越大。這個實驗說明 “壓住”蹬冰,向下用力,對冰面作用力反而不是很大;相反, “起臀”、 “展髖”向上,對冰面能產(chǎn)生更大作用力。當速滑運動員運動成績達到一定水平時,只有 “起臀”、 “展髖”早蹬冰才能產(chǎn)生更大蹬冰力量。
王曼麗是怎樣做到 “起臀”早蹬冰的?1999年 4月當我找到這個解決早蹬冰的技術時,我與一些要好的同行說起這個技術,他們都持反對意見,認為這明顯是個錯誤動作,哪有蹬冰 “起臀”還能快的?但我堅信這個技術是對的。跟王曼麗講了這個技術,也給她看了她的技術錄像與卡特瑞娜技術錄像。王曼麗在改進技術上的最大特點是相信教練員,教練怎么說,她就怎么做。1999年4月開始向她灌輸這個新的技術,講明白這個技術的要領、原理,讓她認識這個技術的特點和具體要求,在訓練時逐漸體會、掌握這個技術。開始練習這個技術時,不順利,反反復復,有時理解了也做出來了,不久又做不出來了,從頭再來。經(jīng)過3個月陸地訓練,1999年9月在加拿大卡爾加里早期上冰訓練時,王曼麗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 “起臀”、“展髖”早蹬冰技術(圖2),此后幾年她對這個技術掌握得更好了。
圖2 王曼麗掌握起臀、展髖早蹬冰技術示意圖Figure 2. Early Pushing-up Technology of Lifting the Hip of WANG Manli
王曼麗500 m最好成績是37.28 s,1 000 m最好成績1 min14.89 s,獲得22個世界冠軍,1個冬奧會亞軍,2個亞冬會冠軍,2個全運會冠軍。這些成績的取得雖然與多種因素有關,但是,如果技術上不能采用 “起臀”、 “展髖”的早蹬冰動作,絕不可能獲得這些成績。
速滑運動員在滑跑時,支撐腿一接好體重,支撐腿冰刀從平刃變?yōu)閮?nèi)刃[14],就可以開始 “起臀”、 “展髖”發(fā)力。這個發(fā)力時機非常重要,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所謂早了,就是體重還沒有完全移到新的支撐腿上時,想 “起臀”、 “展髖”進行早蹬冰也做不出來;所謂晚了,就是已經(jīng)接好體重,如不及時發(fā)力,錯過時間再發(fā)力,就會產(chǎn)生空起的動作,對冰面作用力很小,達不到及時發(fā)力所產(chǎn)生的力量了。有些運動員由于掌握不了這個早蹬冰技術,從其外形看能 “起臀”,但實質(zhì)上沒有蹬冰力量,屬于 “空起”,是虛的、假的 “起臀”蹬冰。因此,教練員一定要認真觀察運動員的動作,要學會分辨真的 “起臀”早蹬冰和假的“起臀”早蹬冰。
彎道滑跑一接好體重、蹬冰腳冰刀一離開冰面,此時支撐腿冰刀已經(jīng)處于向里傾倒狀態(tài),就要 “起臀”、 “展髖”發(fā)力。這種發(fā)力不僅加大了蹬冰作用力,而且加大了身體向里傾倒。加大了傾倒,更有利于加大蹬冰作用力。直道上的 “起臀”、 “展髖”早蹬冰動作,新的支撐腿一接好體重,由于冰刀的弧度、擺臂的力量(注意:短距離直道上的雙擺一定要側(cè)向擺動,有助于快速破壞平衡)作用下,再加上運動員主動傾倒,支撐腳冰刀很快變成內(nèi)刃,運動員就可以在收腿同時 “起臀”、 “展髖”早蹬冰。直道上的 “起臀”、 “展髖”早蹬冰比彎道上的早蹬冰難度大,沒有一定水平的運動員很難掌握。
當我認識到 “起臀”、 “展髖”早蹬冰技術后,并在王曼麗的訓練實踐中也得到了驗證,當我把這個技術向一些運動員傳播時,卻遇到了阻力,不是運動員不相信,而是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運動能力等各種因素限制了他們掌握這個技術。實現(xiàn) “起臀”、 “展髖”早蹬冰技術技術要求很多前提條件。
第一,重心移動要徹底[15]。重心必須徹底移動到一條腿上,如果重心移動不徹底,這個技術就做不出來。
第二,重心移動要快。重心移動不僅要徹底,而且要快。如果重心能徹底移動到一條腿上,但是,移動速度慢,這個早蹬冰技術也就做不出來。這個早蹬冰技術要求瞬間完成,時機非常重要,錯過了時機,再想做也做不出來了。
第三,單腿平衡能力要強。這個技術是在單腿支撐時進行,對單腿平衡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如果單腿平衡支撐能力不強,這個技術做不出來。
第四,專項肌肉能力要強。特別是髖關節(jié)周圍肌肉群力量要有一定訓練水平, “起臀”、 “展髖”完全靠髖關節(jié)周圍肌肉群專項能力發(fā)力。要加強專項力量訓練[16],特別是髖關節(jié)周圍肌肉群專項力量訓練。
第五,運動成績要達到一定水平。女子500 m成績40 s左右、男子500 m成績37 s左右,有這個水平的運動員有利于認識和掌握這個技術。
第六,身體素質(zhì)要好。特別是肌肉爆發(fā)力要突出,這個技術要求肌肉瞬間爆發(fā)出最大能量。身體素質(zhì)一般,特別是爆發(fā)力差的運動員很難掌握這個技術。
第七,體能要好。王曼麗在1999年9月就掌握了這個技術,但是,當體能下降時,這個技術做不出來。體能好了,才能逐漸恢復這個技術。這個技術與體能關系密切。
第八,要與 “坐住”、 “壓住”技術相結(jié)合。在 “起臀”前一剎那必須接好重心,必須 “坐住”、 “壓住”,這是 “起臀”、 “展髖”早蹬冰的必須條件。如果運動員不能在接重心的一剎那 “坐住”、 “壓住”,就無從談起 “起臀”、 “展髖”的早蹬冰動作。 “起臀”前的 “坐住”、 “壓住”,運動員的大腿幾乎與冰面平行,上體完全壓在支撐腿上,最大限度減少空氣阻力。同時,這個動作更有利于髖關節(jié)發(fā)力,將自己全部力量調(diào)動起來[17],提高蹬冰力量。
第九,運動員要有悟性才能掌握這個技術。這個技術要求運動員在接好體重瞬間完成,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只有恰到好處才能做出來。沒有悟性的運動員,很難掌握這個動作。
第十,這個 “起臀”、 “展髖”早蹬冰技術屬于蹬冰的高端技術、高級技術。不是所有運動員都需要認識和掌握 “起臀”、 “展髖”早蹬冰技術,只有那些達到一定水平的運動員才需要學習和掌握這個技術。初級水平和中級水平運動員還是強調(diào) “坐住”、 “壓住”早蹬冰技術的基本功訓練。當然,教練員應該根據(jù)運動員的具體情況加以靈活掌握。如果運動員具備了掌握 “起臀”、 “展髖”的早蹬冰技術條件,可以不失時機地進行這方面訓練。問題在于,如果在運動員基本功不扎實的情況之下,就急急忙忙開始進行這種高級蹬冰技術嘗試,很可能會造成技術 “四不像”,從而“欲速則不達”,想快反而慢,耽誤了運動員技術水平的提高。
短距離速度滑冰的 “起臀”、 “展髖”早蹬冰技術是速度滑冰的高端技術、高級技術,需要運動員具備一定條件和一定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才能運用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冰雪運動編輯部.封面人物:中國速度滑冰冬奧首金獲得者張虹[J].冰雪運動,2014,36(2):封二.
[2] 王麗娜,范秀彬,李占偉.張虹備戰(zhàn)索契冬奧會降脂增肌訓練探索[J].冰雪運動,2014,36(2):1–5.
[3] 里爾.挪威國家速滑隊男子全能組教練里爾講學稿[M].哈爾濱:黑龍江省體育科學研究所,1981:1–7.
[4] 孫顯墀.對速度滑冰彎道技術和訓練的探討[J].冰雪運動,1984(1):15–20.
[5] 田郁玫,張連濤,張贏.矢志不渝的速滑之路:訪我國著名速滑教練員謝天恩[J].冰雪運動,2006(4):1–5.
[6] 潘業(yè)福,張麗群.應重視短距離速滑運動員的有氧能力訓練[J].冰雪運動,2001(3):11.
[7] 嚴力,趙濱杰.我國速度滑冰冬奧會選手改進有氧訓練的個性化研究[J].冰雪運動,2008 ,30(1):1–6.
[8] 王曼麗,楊麗娟,張曉玲.少年兒童速度滑冰運動員平衡支撐能力訓練[J].冰雪運動,2008,30(3):8–11.
[9] 楊麗娟,黃麗麗,王曼麗.速滑教練員促進運動員技術提高的技巧[J].冰雪運動,2008,30(6):1–4.
[10] 考寧.國際速滑運動資料匯編[G].哈爾濱:黑龍江省體育科研所,1997:6–7.
[11] 程國慶.運動生物力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1:45.
[12] 馮維斗,董世平,曾偉.我國速度滑冰運動直道滑行技術生物力學分析[J].冰雪運動,2001(1):13–15.
[13] 王智勇,馮文全,陳月亮.對速度滑冰短距離項目特征的思考[J].冰雪運動,2009,31(3):13–16.
[14] 陳月亮,趙玉華,闞軍常.短距離速滑技術戰(zhàn)術特征研究[J].冰雪運動,2009,31(1):1–3.
[15] 霍拉姆.速度滑冰全書[M].趙蔭桐,李淑蘭,譯.哈爾濱:黑龍江省體育科研所,1990:51.
[16] 邵中平,趙濱杰,李欣.我國短距離速度滑冰項目專項訓練方法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冰雪運動,2011,33(5):1–5.
[17] 李銳,趙曉翠,杜樹峰.速度滑冰中的力學分析[J].冰雪運動,2000(2):23–24.
中圖分類號:G8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488(2015)02–0001–05
收稿日期:2015–03–02
第一作者簡介:謝天恩(1940–),黑龍江密山人,我國著名速度滑冰教練員,高級教練員,研究方向為速度滑冰運動訓練。
Early Pushing-up Technique of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XIE Tian-en1, TIAN Yu-mei2
(1.Mudanjiang Winter Sports Management Center, Mudanjiang 157009, China;
2. Heilong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Harbin 150008, China)
Abstract:The motive power of speed skating comes from pushinng-up, pushing-up technique is the core technology of speed skating. What kind of pushing-up technology enable to have the maximal efficiency,after the practice, research and summary of speed skating by a lot of people, put forward the best pushingup technology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weight, pushing-up to the side, increasing the power of pushing-up by tipping, the time of pushing-up should be early and so on. How to grasp the best pushing-up technology of speed skating, master early pushing-up technology and its key technology,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to success for speed skating. Discuss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early pushing-up, the key techniques, time and realization conditions of early pushing-up.
Key words: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early push-up tech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