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霞
(赤峰學院 文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
楊鐘羲《雪橋詩話》之八旗文學風格述論
韓麗霞
(赤峰學院 文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八旗作家楊鐘羲的《雪橋詩話》是民國時期一部有特色的詩話,它輯存大量珍貴的八旗文學文獻。這與著者楊鐘羲的文學觀密切相聯(lián),他的文學觀基于八旗文學創(chuàng)作實績,視野開闊,既含傳統(tǒng)詩詞等雅文學,又包容小說、戲劇等俗文學,雅俗兼?zhèn)?。他所收錄的八旗文學,既突出八旗文學求實求真的風格,又注重不同階段、不同作家風格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楊鐘羲;《雪橋詩話》;八旗文學;文學觀;風格
八旗文學是清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張佳生先生認為:“八旗文學是指八旗制度產生直至解體這一時期由旗人創(chuàng)作的文學?!盵1](P42)他判定八旗文學的核心依據是八旗制度,八旗制度可以作為判斷八旗文學的顯性標志。但文學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特定的民族聯(lián)系密切,“共同的文化上的心理素質”是辨別文學族屬的內在依據,也是其最為核心的依據。八旗文學是在滿洲興起過程中產生的、通過八旗制度凝聚起來的、由認同八旗意識、八旗精神的人所創(chuàng)造文學的統(tǒng)稱。①
八旗作家楊鐘羲《雪橋詩話》和其它詩話相比,吳宓先生以為它的最大特點是:“《雪橋詩話》于清宗室及八旗文學著錄特多,自成容若至志伯愚,后先輝映。”[2](P4)清宗室是八旗的創(chuàng)始人和領導者,他們創(chuàng)作的文學可以視為八旗文學組成部分。
《雪橋詩話》收錄了大量的八旗文學文獻資料,據筆者初步統(tǒng)計,《雪橋詩話》四集共收錄八旗作家497位。②從作家階層看,既有皇室宗親,如允祥、允禮、永王容、盛昱等;又有官吏,如鐵保、尹福納等;還有布衣隱士,如馬長海、慶蘭、富寧等。楊鐘羲《雪橋詩話》所收錄的八旗文學,文體很廣泛,這是楊鐘羲《雪橋詩話》不同于同類內容的《八旗詩話》、《熙朝雅頌集》的特色之一,后兩部書均以詩、詞為主要收錄對象;也不同于同時代的《晚晴 詩匯》和《十朝詩乘》,盡管三者都以收錄清代為主要時段,但《晚晴 詩匯》和《十朝詩乘》也聚焦于清代詩、詞,其余文學體裁基本未加涉及。《雪橋詩話》所收錄八旗文學文獻不局限于占統(tǒng)治地位的詩詞,還包括其它文體。
把小說納入《雪橋詩話》收錄的八旗文學視野。小說在文學中不被重視,多被看作“道聽途說”之“小道”。自元明以來,產生了像《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等小說經典。但小說依然不為眾多文學史家所重視,不是文學的中心。楊鐘羲文學史觀更加寬廣,根據旗人創(chuàng)作成績,收錄了很多珍貴的八旗小說的文學史料,為正確解決文學史疑難問題提供了可靠證據。如關于《紅樓夢》難題:
蘭墅,名鶚,乾隆乙卯進士。世所傳曹雪芹小說,蘭墅實卒成之,與雪芹皆隸漢軍籍。[3](P529)
這則文獻告訴我們傳世《紅樓夢》小說并非曹雪芹完本,它是由高鶚最終完成的,并且指出二人有相似的經歷:同為八旗漢軍,都曾經歷過官宦富貴的生活。這就從某種程度上保證了全書內容的連貫性。對于曹雪芹,其生活時代及與曹寅等人關系,當時依然有疑點,難以確定,《雪橋詩話》一則材料,為后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可靠、寶貴的證據:
雪芹,為楝亭通政孫,平生為詩大概如此,竟坎坷以終。敬亭《挽雪芹》詩,有“牛鬼遺文悲李賀,鹿車荷鍤葬劉伶”之句。[4](P1181)
由此可見曹雪芹系曹寅之孫,其依據乃是曹雪芹之友敦誠所言,有《挽雪芹》詩句最可信,這和馮其庸《曹雪芹家世考》[5](P14)相吻合,胡適先生據《雪橋詩話》確定了曹雪芹與曹寅的關系。除了《紅樓夢》外,《雪橋詩話》還記載了文康創(chuàng)作《兒女英雄傳》的直接動因,并提及其文論代表作:
文康鐵仙為費莫文襄公孫,孔修相國弟。由潁州府為駐藏大臣,非其志也。拂郁牢騷,窮老無俚,至為章回小說以寄意。然文字甚工,其《史梅叔詩序》尤佳。[3](P619)
文康擔任駐藏大臣,但為官并非他的本意,有志難伸心里郁積,一寓于《兒女英雄傳》中,這和司馬遷等“發(fā)憤著書”不謀而合。但他文論的代表作卻是《史梅叔詩序》。
《雪橋詩話》還收入了許多八旗戲劇的資料,這不僅保存了珍貴的資料,而且還可以糾正后人研究的失誤。八旗戲劇,包括傳奇在內,由于資料匱乏,多數為歷史所遮蔽,然而這些戲劇在特定的背景下,在當時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反響,代表了當時戲劇所達到的較高水平。如敦誠的《揚州夢》:
嘗作《揚州夢傳奇》。恒月山《題瓊花夢傳奇》詩:“玉堂才子譜新聲,一曲瓊花四座驚。同是揚州同是夢,令人重憶玉池生?!盵3](P171)
《揚州夢》在清人所編《曲海總目提要》說:“近時人所撰?!盵6](P1848)不能明確為誰所作,《雪橋詩話》引恒仁詩歌,證明為敦誠所做,屬于明清戲劇中的傳奇,且指出它成就很高,題名源于“十年一覺揚州夢”。除《揚州夢》外,敦誠還創(chuàng)作了《琵琶行》,《雪橋詩話續(xù)集》記載:
余昔為白香山《琵琶行傳奇》一折,諸君題跋不下數十家。曹雪芹詩末云:“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盵7](P409)
可見楊鐘羲采入《雪橋詩話》中的八旗文學部分的多數條目,其來有自,可信度高?!堆蛟娫挕愤€提到戲劇《黨人碑》。這部戲劇發(fā)生較大影響乃是在近代戊戌變法之后,《滿族文學史》第四卷認為:“(戊戌變法遭到失敗)汪笑儂對此事件極為激憤,編寫和演出了四場京劇《黨人碑》?!盵8](P480)楊鐘羲則通過史實說明《黨人碑》題材由來已久:“康熙庚辰(1700),朱竹土宅過當湖,高江村招飲,采風班演《黨人碑》,胡湄晚山與焉。”[9](P1460)此劇早已有之,汪笑儂則根據時事,對這部戲又進行了加工、創(chuàng)造。
楊鐘羲在《雪橋詩話》中,不僅搜羅了當時不甚為人所矚目的戲劇、小說,甚至連民歌《竹枝詞》都加以收錄?!吨裰υ~》是源于巴蜀一帶的民歌,經唐代劉禹錫加工而成為一種新的詩體?!杜f唐書·劉禹錫傳》記載:
禹錫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詠陶冶性情。蠻俗好巫,每淫詞鼓舞,必歌俚辭。禹錫或從事于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間夷歌率多禹錫之辭也。[10](P4210)
這段史料說明《竹枝詞》和朗州民間歌謠間的關系:劉禹錫在民間歌謠的基礎上加以潤色,使之既有民歌風味又有文人雅趣的詩體。由于竹枝詞所獨有的民歌風韻,又通俗易懂,可以反映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具有很強的地域適應能力,深得文人喜愛。祝注先分析竹枝詞特點和風格時說:“竹枝詞所詠,多是鄉(xiāng)土風習、兒女情愛、游子離愁、少婦相思之類。清新俊逸、淺近質樸乃是竹枝詞藝術風格的特色?!盵11](P82)在清代,竹枝詞更受文人喜愛,尤其是八旗文人,因竹枝詞摹寫鄉(xiāng)土風情、淺近質樸,特別適合他們的性格和文化心理,切合他們的人生經歷和現(xiàn)實需求。楊鐘羲在《雪橋詩話》中收錄了眾多八旗作家的竹枝詞,顯示清代八旗竹枝詞特色和盛況,略舉例如下:
(志銳)時在灤陽軍次,奉命出關,就軍臺所見,為《廓軒竹枝詞》百首。自題《菩薩蠻》一闋云:“窮年弄筆污衫袖,東涂西抹無成就。不作斷腸聲,怕人聞淚傾。 侵尋頭欲白,淪落常為客。飛絮滿邊城,楊花應笑人?!盵3](P710)
《藝海珠塵》有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福慶《異域竹枝詞》。[9](P2000-2001)
可見,清代八旗文人既吸取民歌《竹枝詞》優(yōu)點,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出各具地方特色的竹枝詞,又顯示了他們獨有的時代特征與八旗特質,是在新的歷史條件新創(chuàng)造。清代八旗文學中的竹枝詞既有京味的北京竹枝詞,還有西部風情的新疆竹枝詞,又有漠北風情的《廓軒竹枝詞》等,顯然,清代八旗文學竹枝詞不但承襲了文人竹枝詞的精髓,而且融入了新的八旗文化因素。
楊鐘羲《雪橋詩話》用更加廣闊視野,以更具包容性的文學文體觀念,收錄了包括小說、戲劇、民歌在內的八旗文學,顯示了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逐步突破正統(tǒng)的詩詞雅文學觀念,從新的實際出發(fā),融入戲劇、小說、民間文學等俗文學因素,顯示了楊鐘羲面對八旗文學創(chuàng)作實績,文學觀念的不斷更新,那就是:以雅為主、兼容并包的多元文體觀念,相較于同類題材的《八旗詩話》、《熙朝雅頌集》、《白山詩詞》,相對于同時代的《晚晴 詩匯》、《十朝詩乘》,這無疑是個巨大的進步。
八旗文學不是簡單從屬于清代文學,它不同于占主導地位的漢族文學,也和滿族、壯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文學有本質的差異。楊鐘羲《雪橋詩話》所收錄的八旗文學呈現(xiàn)出獨特的風貌。從宏觀來看,八旗文學內容方面重真、求實,大都直面現(xiàn)實;從詩風來看,八旗文學又有質樸自然、豪邁奔放、清雅曠達的特點;從微觀來看,不同階段八旗文學,又有差異,不同作家又顯示出典雅、沉郁、超逸等風格。
八旗文學創(chuàng)作主體是以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為核心的作家群體,還包括其它認同八旗文化心理的作家,他們主要受北方民族文化熏陶和北地自然地理環(huán)境影響,隨著滿洲興起和八旗制度的興盛,八旗文學特征逐漸形成、不斷強化,呈現(xiàn)特有的風格。張佳生總結八旗文學特點時說:“晚清之際,漢軍楊鐘羲撰寫了《雪橋詩話》,記述了自清初至清末為數眾多的八旗詩人及其作品?!麄冞x詩和論詩的重點,在內容的表現(xiàn)上注重真實,在風格上則以雄放、清曠為主?!盵12](P64)此處張先生著重論及八旗詩歌特征。旗人出身的楊鐘羲最能從整體把握八旗文學的風格,其所選擇的作家作品也最能體現(xiàn)出八旗文學的特征。
八旗小說和戲劇多以現(xiàn)實為主要反映對象,體現(xiàn)作家對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像代表中國古典小說最高成就的《紅樓夢》,它所關注的是封建末期的社會所面臨種種社會問題,這和作為漢軍旗人曹雪芹“竟坎坷以終”的經歷有直接關系。同樣,文康《兒女英雄傳》,主要出于“拂郁牢騷,窮老無俚,至為章回小說以寄意”[3](P619)的目的而創(chuàng)作的,其面向現(xiàn)實的精神很明顯。
最能體現(xiàn)八旗文學整體風格的還是八旗詩歌。楊鐘羲選擇大量能夠體現(xiàn)出八旗詩歌風格的詩作,雖然他沒做詳盡分析,但我們依然可見一斑。這種求真實的詩風倡導,由岳端率先提出,得到眾多作家響應:
國朝宗潢,人文邁往代,自紅蘭貝子岳端首倡風雅,問亭將軍博爾都、紫幢居士文昭、曉亭侍郎塞爾赫,后先迭起,遠追漢河間、東平之盛。[3](P303)
八旗作家有了這種現(xiàn)實精神的理論主張,并在創(chuàng)作中加以實踐,其聲勢之大可同漢代河間府文學盛狀相比較。再從單個具體作家看:
(博爾都)《喜長沙岳州捷音踵至》:“驚濤疾下推三戶,竹破長沙與岳州。衡岳孤危三箭定,昆池氵項洞一帆收。江盤蜀道原輸錦,海隔珠崖本貢球。早晚功成報天子,止攜圖籍載輕舟?!盵3](P237)
通過上述兩位作家的三首詩作可見他們的詩歌都呈現(xiàn)出質樸、豪放的詩風,感情表達較為直率,噴薄而出,直抒胸臆,把它們和同時代的漢族文人詩作相比,其風格的迥異顯而易見。這種風格的八旗詩作在《雪橋詩話》中很是常見,并且這種詩風在清代前、中期較為普遍。隨著清朝國勢漸衰,八旗詩風也略有變化。
(恩華)云輿鵲駕接虹橋,饣豆饣丁瓜筵薦此宵。作卜蛛絲秋耿耿,傷離燕羽夜迢迢??袒@雕蝠皆神肖,贈女酬牛久異標。為乞瓣香伸一拜,盤中曾否巧先饒。[14](P2659)
(寶廷)奇哉菊圃公,與我性情異。公儉我奢靡,公謹我放肆。而乃愛我深,不忍遂我棄。[14](P2775)
(盛昱)大江東下不可收,金焦兩點橫中流。果然鏟卻亦快意,那見鮫鱷驕清秋。文水不畫潢污水,蒼茫紙上天拍浮。重樓翠阜絕滄海,松寥隱隱茅庵留。我藏此卷早夢游,出沒日月狎海鷗。公今被恩得長假,壓裝書畫填歸舟。戔戔片紙不足重,拳石想像撐五洲。成均故人盡凋喪,微官十載前公休。虱居人海竟無謂,氵句源亦有巖壑幽。吾宗香嬰有故事,鄉(xiāng)居養(yǎng)病親服疇。未惜相去日以遠,三年賓館刺不投。抱甕灌田各努力,神觀詎以形體求。畫中有人公是不,嗚呼公竟焦先儔。[3](P178)
八旗詩歌隨著國勢日衰,雄放氣勢有所減弱,但直抒胸臆的情感宣泄方式依舊,詩風依然質樸,雖未直接描述國勢衰微、日受欺凌的現(xiàn)實苦難,但投射之心境約略可見;完顏崇厚詩則直接指刺將帥無能,致使敵國猖狂。八旗詩人真誠面對現(xiàn)實的精神依舊保持,樸實自然風格也依然能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
在八旗詩歌整體特征下,詩人個性依舊鮮明,這一方面和詩人經歷、性格有關,更重要的是八旗詩人的修養(yǎng)也決定了他們詩風的差異性與多樣性。試看下面幾個例子:
(敦誠)以冬十二月歲辛丑分韻,月瞿仙(指永忠)得丑字,詩云:“先生懶折腰,無夢到芻狗。參軍偶一為,歸隱十年久。四松余三株,一溪繞萬柳。簣山縱復橫,綆井塞且瀏。彌望高同,蒼翠當窗牖。身世已浮云,家計付哲婦。閑居心太平,獨對一尊酒。酒酣恣嘯歌,偉氣尚沖斗。緬維元亮達,巾漉仍覆首。今秋檢草堂,旁舍置壚缶。樹杪青旆懸,滌器雜童??椭裂M歡,寧計四十九。耳熱任彈冠,畏冷從炙手。先生但一笑,不自辨妍丑。我與先生游,弟兄兼師友。久要平生言,相期無腹負。省事此默坐,好飲果佳否。憂來天海闊,醉去烏何有。筆墨束筍如,淹閣伍敝帚。差不忘廢書,健忘某至某。剝啄童致詞,有約爽吾口。燈紅梅白間,大字煩運肘。分韻得東坡,歲月皆辛丑。我詩恐不如,畫壁看蛇走?!盵3](P305)
(李鍇)《懷人七絕句》之三《馬大缽》:“二月春寒擁鹿皮,人聞獨少馬清癡。夜來灶底無煙火,自詠梅花絕調詩?!盵3](P266)
永忠詩平淡雋永,圓暢流轉,看似如白話,實則經歷深刻鍛煉,“耳熱任彈冠,畏冷從炙手”,明顯對仗工穩(wěn)。恩錫寫景詠物詞優(yōu)美清新,在景物描畫中寄托深沉的歷史思考。通過李鍇對馬長海詩歌的贊美,可見馬長海詩歌清新脫俗,帶有幽峭俊逸特色。
綜上可見,包括八旗詩歌在內的八旗文學,整體風格有很大的趨同性,他們都內容上求真實,面向現(xiàn)實,體現(xiàn)在風格上則雄渾豪放、清俊疏朗,這是由其文化特色和地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由于作家身份、經歷、性格、修養(yǎng)等方面的差異,這些八旗作家作品風格又體現(xiàn)出多樣性和差異性,質樸風格中又有樸實、沉郁的區(qū)別;清俊風格中還有清雅峭拔與清新秀麗的差異。楊鐘羲《雪橋詩話》收錄的八旗文學是多彩多姿的,并不因著者的主觀傾向性而減弱了八旗文學本身的多樣性與豐富性,這明顯是著者以客觀、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實事求是面對紛紜多變的八旗文學的必然結果。
[注 釋]
①按,此處以八旗意識、八旗精神作為八旗文學的核心,因在八旗制度解體后,依然有很多作家對八旗意識有很強的文化心理認同,并且其創(chuàng)作有不同于其本來的民族文化特征,帶有鮮明的八旗傾向,這部分作家亦可納入八旗文學研究范疇。
②按,這一統(tǒng)計數據包括的八旗作家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類是收錄作品的作家;第二類是提及作品集或作品的作家;第三,有姓名、但無作品的八旗人士,不在此數據統(tǒng)計范圍之內。
[1]張佳生.論八旗文學之分期[J].滿族研究,1996,(2).
[2](清)吳宓,著.張寅彭,點校.空軒詩話[M]//張寅彭.民國詩話叢編(第6冊).上海:上海書店,2002.
[3]楊鐘羲,撰.雷恩海,姜朝暉,校點.雪橋詩話全編(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4]楊鐘羲,撰.雷恩海,姜朝暉,校點.雪橋詩話全編(二)[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5]朱一弦.紅樓夢資料匯編[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
[6]董康.曲??偰刻嵋?卷四十)[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7](清)愛新覺羅·敦誠.四松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鄧偉,主編.滿族文學史(第四卷)[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12.
[9]楊鐘羲,撰.雷恩海,姜朝暉,校點.雪橋詩話全編(三)[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10](后晉)劉日句.舊唐書(卷一百六十)[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1]祝注先.論竹枝詞[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88,(4).
[12]張佳生.八旗詩歌的主要風格及形成原因[J].遼寧大學學報,1991,(5).
[13]楊鐘羲,撰集.劉承干,參校.雪橋詩話余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14]楊鐘羲,撰.雷恩海,姜朝暉,校點.雪橋詩話全編(四)[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黃儒敏]
2015-02-20
韓麗霞(1978-),女,山東荷澤人,博士,赤峰學院文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八旗文學文化研究。
I206.2
A
1007-9882(2015)02-0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