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卷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83-01
班級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單位。作為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班主任應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lián)系各任課教師的紐帶。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其行為首先表現(xiàn)出的特點是:有理想,愛學生,能為學生的成長奉獻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級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那么,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應采取怎樣的符合自身角色的基本行為模式呢?我認為班主任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教師要做好學生靈魂的工程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首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熏染學生的行為,身教重于言教,凡事從我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記得剛當班主任的時候,我們班級的晨讀紀律一直不好,教室里總是不安靜,干什么的都有,我便試著用各種方法讓學生把早晨的寶貴時間利用好,可是雖然紀律好,學習效率不高,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長時間。一天我在辦公桌前學習業(yè)務,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講桌變成我的學習桌,從此開始,講臺上多了我的筆記,我的教育理論書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講臺上監(jiān)督同學,索性自己專心看書、學習,不出兩天,同學們也知道拿出書來學習了,漸漸的,孩子們已經養(yǎng)成了習慣,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們都會“自習”了。身教勝于言傳。看著孩子們一個個認真的學習,我真的感到很開心。
二、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可以造就人
我始終認為,環(huán)境也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這個學生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自卑;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所以,在班主任工作開展中,我特別注重賞識教育,并且教育學生對他人要寬容,學會發(fā)掘他人的閃光點,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理解學生,用寬容的心去包容他們,了解他們,包容他們的過錯。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
三、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理解他們
班主任要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困難,關心他們,理解他們這就要求我去“熱愛”每一個學生,去包容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做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當然,這種愛不是溺愛,更不能一味的縱容他們。記得有一次,在我們班級發(fā)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清,課堂上,由于一名同學心不在焉,以至于老師叫他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三遍之后他才回過神來,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頂撞了幾句。聽了這個消息我非常驚訝,這個學生無論是道德品質還是學習成績,都在班里佼佼者,因此他還被學生推薦為小組長,怎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清,我決定第二天找他談,先給他一天的時間去冷靜。第二天一早,當我找到他時,他很快向我承認了錯誤,但我告訴他,事情并沒有發(fā)生在我們兩個人身上,你應向被你頂撞的老師道歉,他拒絕了。雖然我很生氣,但平靜的告訴他:你已經長大了,你要對你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你要有膽量承擔自己的錯誤。這樣才是個好孩子。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過錯都沒有勇氣面對,還能干什么?老師知道你是一時沖動,你的本質是好的,老師只能幫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必須靠你自己。也許正是我對他的信任,和他自己意識到的責任,他主動找老師道了歉,事后,我們只有一個會意的微笑,這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如果我當時就當著全班同學面批評他,對于他可能水遠都是一個陰影,更失去了他在同學中的威信,我們應該寬容學生們的錯誤,允許他們犯錯。
四、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
為人師者,特別是班主任,我做到了為人師表,愛護和關心學生,以自己的言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學生,逐步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這樣,當某個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難題或不順心的事時,就會想找信賴的人,一吐為快,指點迷津。每個學生都有其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樂,因此,我是從學習和生活的每件實實在在的事情上去理解、去關心,與學生真心實意地溝通,這樣學生才易于接受、樂于接受。
五、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
筆者的經驗得出,優(yōu)秀的班主任應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并且在教育教學中,不僅是傳授這些知識,而且要運用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知新就是要不斷學習新知識,講課要有新意。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要有一種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探險家。對未知充滿渴望,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應有扎實的教學理論功底。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優(yōu)秀的班主任要注重知識的日積月累,注意總結經驗教訓,一句話,“學習,學習,再學習”對于班主任來說沒有過時,長期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要想教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需具有一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