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宗健
(中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07)
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商業(yè)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越來越多地被各大企業(yè)所重視。BI不是一個單純的工具,而是一種手段。它運用了數據倉庫、在線分析和數據挖掘等技術來處理和分析企業(yè)積攢的大量數據,讓企業(yè)能夠通過數據客觀、有預見地進行決策,實現智能的商業(yè)運作,能夠將數據從成本的消耗者變成利潤的促進者。
目前,BI的應用基本可以分為兩個大類:信息類應用(比如格式報表)和知識類應用(數據挖掘)。目前大部分用戶主要集中在信息類應用,即數據查詢+報表展示+多維聯機分析(OLAP),其主要目的是減輕手工報表制作的壓力。而少量企業(yè)能夠將應用集中于數據挖掘,探查數據的規(guī)律,依靠數據建模和預測來提取隱含在海量數據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隨著BI系統在決策支持上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已經成為企業(yè)信息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方向。
企業(yè)集團財務公司不同于普通意義的財務公司,它是以加強企業(yè)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業(yè)集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為企業(yè)集團成員單位提供財務管理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企業(yè)集團財務公司”這種稱謂僅在我國應用。因此,企業(yè)集團財務公司對客戶、對資金都有自己獨特的需求。本文以企業(yè)集團財務公司(以下簡稱財務公司)為例,探討財務公司在建設BI系統時的個性化需求及解決方案。
財務公司僅能服務于成員單位,依靠集團政策以服務為主,主要經營活動可以分為結算、投資和融資3類,主要目的是集合成員單位資金,節(jié)約財務費用、降低市場風險、增加集團融資功能。主流的BI系統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如何挖掘客戶行為以拓展更多的客戶上,而財務公司的客戶相對固定,它的BI系統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務,如何規(guī)避風險上。財務公司的BI需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與大多數金融機構不同,財務公司更側重于幫助成員單位渡過難關,同時內部的融資也可以大大降低貸出方的金融風險,降低手續(xù)費用和交易成本。因此,在BI系統的分析上除了要有對資本收益率的關注外,更應該著重體現財務公司吸收資金和使用資金所節(jié)約的成本,這雖然不是財務公司的利潤,但卻最能體現財務公司的價值。
作為企業(yè)“內部銀行”的財務公司,也必須要有相應的內部定價機制,能夠借助固有的模型,參考市場利率和報價,科學制定公司內部資金價格,作為內部資產配置的基礎價格,同時合理計算本外幣存貸款各類和各期限產品價格,作為對成員企業(yè)存貸款的重要依據。最后,還可根據科學的定價與配置,實現不同業(yè)務板塊更科學合理的內部業(yè)績考核。
財務公司必須保障集團公司和成員企業(yè)的資金需求,所以保障充分的現金流是財務第一要務。財務公司BI系統需要實時監(jiān)控公司在各銀行的頭寸資金、利率、期限結構等信息,提供比例管理和缺口管理工具監(jiān)控流動性,提示錯配和缺口;量化利率、匯率等市場風險;進行情景模擬和壓力測試。同時,因為能夠較早地得到集團和成員企業(yè)的資金計劃,所以BI系統需要能夠根據計劃指導如何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在保障流動性的同時增加利潤。
財務公司的BI系統需要能夠參考歷史數據,借助情景模擬,確定財務公司各業(yè)務板塊的資產配置和利潤指標。預算審批后,可以對預算進行實時跟蹤,定期與實際情況進行比較,必要時重新調整預算,對財務公司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導。
作為“內部銀行”的財務公司,BI的決策支持對象不應該只局限于自身,更應該為集團公司的資金管理提供信息支撐,也能夠協助成員單位的資金規(guī)劃。
財務公司的BI系統建設的基本結構主要包含數據層、引擎層和決策支持層3個層次,每個層次的建設都有其獨有的特點,如圖1所示。
圖1 財務公司BI系統建設基本結構
數據是整個BI體系建立的基礎,數據倉庫不僅僅是個數據的儲存?zhèn)}庫,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豐富的工具來清洗、轉換和提取數據,使得數據有條有理,易于使用。在BI系統建設中,數據的集中、整理以及構建數據倉庫是最基礎、最核心的步驟。數據倉庫的建設面臨著數據源、數據轉換、數據平衡、數據映射規(guī)則、數據邏輯處理等各種問題,財務公司的數據倉庫有以下幾個特點。
3.1.1 數據來源
財務公司決策支持服務對象的廣泛性導致了財務公司BI系統的數據來源復雜多樣,除了來自財務公司自身系統的歷史數據、業(yè)務數據外,還有來自集團公司、成員單位的數據,還包括一些市場數據和經濟環(huán)境數據,甚至還有假設的數據。各類數據的實時性、有效性也不盡相同,有很多系統都在財務公司的管轄之外,形成了多個“信息孤島”,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全面的整合,主題數據庫的數據獲取必須支持多種方式:
對于來自財務公司內部的數據,財務公司具有數據庫的管理和維護權限,可以直接開放數據庫某些數據表的共享權限進行交互。這種方式最為簡單,對于現有應用系統的改造和影響也是最小的。
在與來自集團、成員單位的系統進行數據交互時,從安全的角度考慮不能開放數據的訪問,這時可以提供應用程序接口,通過報文傳遞的方式實現交互。
作為金融機構,很多情況下的模擬分析、壓力測試等都需要應用來自市場的、假設的等外部工具,因此還要提供對外的數據接口,要支持手工錄入、文件導入等多種方式。
3.1.2 OLAP系統架構
如果用關系數據庫直接建立OLAP引擎,優(yōu)點是可以處理大量的數據,實現也較為簡單,缺點則在于速度慢,受限于SQL的功能;如果采用多維度數據庫,速度會有很大提升,但是包含的數據量不大。考慮到BI系統仍有一個主要的功能是提供各式報表,所以應該采用混合式的系統架構,在對匯總信息進行分析時采用多維模式,讓分析速度可以很快;要看明細數據時,就運用關系模式,可以提高效率。
3.1.3 數據整合及ETL處理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數據倉庫建設思路都是以挖掘客戶潛在行為為導向的,通過發(fā)掘客戶信息來追求更大的收益。而財務公司的客戶群體固定,溝通方便,盡量滿足客戶的資金要求才是財務公司工作的重點。所以財務公司的數據倉庫建設應該以資產負債、控制風險為主題導向:首先通過ETL技術,將來自各業(yè)務系統的數據進行抽取、傳送、清洗,再按照預先設定的規(guī)則進行標準化處理后,形成存款類、貸款類、同業(yè)類、投資類、總賬類等基礎數據。其次按照預先制定的業(yè)務處理規(guī)則,對基礎數據進行二次ETL處理,形成資產負債管理系統所需的基礎應用數據,并按照固定利率、浮動利率、非期限匹配、非利率敏感、衍生產品等模式進行存儲。最后按照業(yè)務需求所要求的規(guī)則進行數據聚合及匯總,將記錄數聚合到可以接受的范圍內,為計算引擎進行結果運輸準備數據,其中數據的聚合和匯總原則應以不損失管理層要求分析層級的精度為準。
財務公司的主要定位是服務于成員企業(yè)而不是創(chuàng)造利潤,因此BI系統的建設應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分析模型。
在資產負債模型的設計中,首先根據現有數據計算未來的現金流情況,形成靜態(tài)現金流數據,然后根據現金流情況計算未來的資產負債表、利潤預測表、重定價缺口、現金流缺口報表,同時對利率/產品業(yè)務量進行預測,通過計算引擎進行現金流的模擬,并將模擬結果和靜態(tài)現金流數據組合,形成動態(tài)報表,最后計算資產負債結構調整,或單筆貸款/存款對未來現金流的影響。
考慮時間變化的資金變動對未來資產負債的影響評估,主要包含利率不匹配風險、基點風險、重定價不匹配風險、市場變化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可以采用利率不變模型、利率振蕩模型、利率扭曲模型、歷史利率模型、利率風險模型等進行模擬分析。
情景分析中,首先在于對情景的合理設定。為合理設定情景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充分認識自己的投資組合的性質和特點,分析影響該組合的風險源;另一方面是認識市場環(huán)境中可能發(fā)生的相關事件和情景要素。其次,對設定情景進行深入分析,以及由此對事態(tài)在給定時間內可能發(fā)展的嚴重程度和投資組合因此而可能遭受的損失進行合理的預測。
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的設計首先要明確定價的范圍,劃分內部資金市場邊界。其次,在定價粒度上應該以科目為基礎,增加本金屬性、利率屬性等定價特征,構建定價單元。對不同的單元,采用不同的定價方法:無期限類產品采用移動平均法;有期限有利率類的產品采用現金加權期限法;債券投資類產品采用零折扣系數法等。最后,應該明確定價的頻率。
預算模型充分利用歷史數據,將利潤預算分攤到不同的部門、不同業(yè)務中,可以通過靜態(tài)現金流計算未來盈利情況,以及通過情景模擬觀察現有的資產負債結構能否滿足預算需求,以及能否調整資產負債結構達到預算需求。
本層是數據計算、數據分析結果的具體呈現,體現為固定報表訪問、靈活查詢服務、OLAP分析等,支持各角色用戶以指定權限對數據進行訪問,支持分支機構客戶以B/S方式查詢相關報表和數據。它往往與多維分析工具配合,將不同角度的信息以報表、直方圖、餅圖、曲線等方式展現出來。
同時,財務公司BI系統的使用者不應該只局限于財務公司,還應該包含集團公司、成員企業(yè)的各級領導。因此,財務公司BI系統在權限分配上應該滿足集團公司的統一認證體系,盡量能夠做到和其他系統統一入口、統一認證、統一界面、統一風格,提高易用性,降低復雜度。其次,BI的展示界面必須具備個性化開發(fā)配置的能力,以滿足集團和成員單位的需求。
滿足財務公司需要的BI系統能夠為財務公司高效運用資金和正確決策提供巨大的支持,對財務公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財務公司的角度出發(fā),考慮了財務公司BI系統的需求特點和建設特點,但對任何一個公司而言,BI系統建設都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完善、不斷豐富的過程。只有將理論與各公司的實際需要相結合,才能建設成功符合本公司需要的BI系統。
[1]余長慧,潘和平.商業(yè)智能及其核心技術[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2(9).
[2]繆寧,邱蘭,傅偉新,等.商業(yè)銀行使用商業(yè)智能提升競爭力前景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4).
[3]邵鴻玲,吳陳,楊習貝.商業(yè)智能在連鎖企業(yè)進銷存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3(4).
[4]鄭洪源,周良.商業(yè)智能解決方案的研究與應用[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5(9).
[5]任昌濤.淺談銀行商業(yè)智能系統的構建[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