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民
?
讀《里耶秦簡(壹)》醫(yī)方簡札記①
劉建民
2002年至2005年,湖南省龍山縣里耶古城遺址共出土了秦代簡牘3 800餘枚。2012年出版的《里耶秦簡(壹)》,完整公佈了里耶古城遺址第五層、第六層、第八層出土的簡牘。在第八層簡牘中,散見少量的醫(yī)方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里耶秦簡(壹)》,文物出版社2012年。對於這十幾支醫(yī)方簡,學(xué)界在文字釋讀、殘簡拼綴等方面已有一些成果。本文在諸位研究者的基礎(chǔ)上,草成札記數(shù)條,求教於方家。《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的釋文較原整理者釋文準(zhǔn)確,且對文字有所校讀訓(xùn)釋,*陳偉主編,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撰: 《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12年。所以本文一般先引出此書釋文,再做按語。
《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簡8-876釋文作:
·治暴心痛方: 令以□屋在□□□□□取其□
□草蔡長一尺,□□三析,傅之病者心上。*陳偉主編,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撰: 《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第240頁。
按: 上引簡文“屋”下所謂的“在”字,實(shí)際上是“左”字誤釋,字形對照如下:*本文用來對照的字形,均選自出土的秦簡牘資料。
所謂的“在”“在”睡虎地秦簡《日書》乙167關(guān)沮秦簡298“左”睡虎地秦簡《日書》乙104里耶秦簡8-1376
“在”與“左”上部區(qū)別明顯,一爲(wèi)直筆,一爲(wèi)曲筆。里耶秦簡此字上部與“左”字一致,很明顯不是“在”字。
《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簡8-1376+8-1959釋文作:
因以左足□踵其心,□子十踵,女子七踵。
嘗試。勿禁。*陳偉主編,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撰: 《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第318頁。
按: 《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已指出第一個“子”上的字,據(jù)文意應(yīng)是“男”字,此説是。所謂的“十”字,實(shí)際上應(yīng)改釋爲(wèi)“七”?!芭印倍峙c“七”字並不緊接,其間還有一字的空間。此處文字雖已模糊不清,但據(jù)文意可推斷是“二”字?!澳凶悠摺薄ⅰ芭佣摺敝惖奈淖?,在出土文獻(xiàn)的祝由方中習(xí)見。此處以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爲(wèi)例:*下引馬王堆帛書釋文,除特別説明之外,均取自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 《馬王堆漢墓帛書〔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
一,祝曰:“帝有五兵,爾亡。不亡,探刀爲(wèi)創(chuàng)?!?“探刀為創(chuàng)”的釋讀,見陳劍: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養(yǎng)生方〉釋文校讀札記》,《出土文獻(xiàn)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498頁。即唾之,男子七,女子二七。
(第381行)
一,以月晦日日下餔時,取塊大如雞卵者,男子七,女子二七。
(第105行)
一,祝疣,以月晦日之室北,磨疣,男子七,女子二七,曰:“今日月晦,磨疣室北?!?/p>
(第110行)
里耶秦簡第八層簡牘中的醫(yī)方簡,出土?xí)r已散亂,原始的排列順序已不得而知。我們認(rèn)爲(wèi)此處的簡8-1376+8-1959與上條所論的簡8-876或應(yīng)接排連讀,可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醫(yī)方:
·治暴心痛方: 令以□屋左□□□□□取其□□草蔡長一尺,*此句“以”字釋讀或不確,此字有可能是“人”字。禹步三,*“禹步”二字的釋讀,見方勇: 《讀〈里耶秦簡(壹)〉劄記(一)》,簡帛網(wǎng)(www.bsm.org.cn)2012年4月28日。析傅之病者心上。因以左足□踵其心,*“踵”上之字,左側(cè)從“足”,或是“踐”字。男子七踵,女子二七踵。嘗試,毋禁。
(8-876+8-1376+8-1959)
將此二簡接排,主要是出於文意方面的考慮。首先,前一簡題爲(wèi)“治暴心痛方”,可知此方是用以治療心臟方面的疾??;而後者有“踵其心”,可證此簡所載內(nèi)容很可能也與心臟疾病的治療相關(guān)。其次,前一簡有“禹步三”,可知此方所載並不是單純的以藥物治療疾病,而是一個祝由方;後者有“男子七踵,女子二七踵”,“男子七”、“女子二七”這類的文字,在祝由方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上文已舉有三例),可知此簡內(nèi)容亦是祝由方的一部分。第三,在其他出土醫(yī)藥材料中,亦又用左足踐踏的方法來治療心臟疾病的,如關(guān)沮秦簡335~337簡有如下一方:
關(guān)沮秦簡此方以“左足踐之二七”來治療“病心者”的方法,可以作爲(wèi)里耶秦簡此方“以左足□踵其心”來“治暴心痛”的旁證。從以上三方面的推測來看,此二簡接排的可能性非常大。
《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簡8-1230釋文作:
三: 一曰取闌本一斗,□□二□□□□□□煮□□□
□□□孰出之復(fù)入飲盡?!?陳偉主編,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撰: 《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第295頁。
按: 所謂的“斗”字,在《里耶秦簡(壹)》的圖版上衹存大致輪廓,具體的筆畫細(xì)節(jié)已經(jīng)模糊不清。在秦簡文字中,“斗”、“升”二字字形相近,既然里耶秦簡此字已模糊不清,那麼此字也有可能是“升”字。
闌本即菅根,現(xiàn)代學(xué)名叫白茅根,主要功效是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煎服時用量多爲(wèi)半兩左右。在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的“乾瘙方”中有闌(菅)根,與另外一種藥物白付(即白附子,亦名禹白附)的用量加起來總共是一升。里耶秦簡此方中,闌本用量若是一斗,似嫌過大,釋文中的“一斗”或是“一升”的誤釋。
“二”上之字,諸家未釋。此二字在圖版上雖僅存輪廓,但仍可辨識是“洎水”二字?!岸毕轮郑@然應(yīng)是水的量詞。在出土醫(yī)方文獻(xiàn)中,以液體來浸、煮藥物時,用量多以斗計,我們此處仍以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爲(wèi)例:
取溺五斗,以煮青蒿大把二、鮒魚如手者七。
(第248~249行)
(第250~251行)
一,傷痙者,擇薤一把,以淳酒半斗煮沸,【飲】之。
(第43行)
浚去汁,洎以酸漿【□】斗,取芥衷莢。
(第193~194行)
上引文例中,溺、藷蔗汁、淳酒、酸漿等液體的用量均以斗計(用水的例子見下)。日常生活所用之水,較上述各物更爲(wèi)易得,所以里耶秦簡此處水的用量或是二斗。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有如下一條:
一,烹三宿雄雞二,洎水三斗,熟而出,及汁更洎。
(第95行)
引文中的“洎水三斗”,與里耶秦簡此簡的“洎水二斗”可以對照。
簡文中釋爲(wèi)“煮”的字,上部是“者”,下部是“鬲”,此字亦見於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451行)和關(guān)沮秦簡醫(yī)方簡(第314、324、374、375號簡),爲(wèi)“煮”字異體。
“煮”前面的兩個字,似是“闌本”二字?!瓣@”字的“門”旁在圖版上還約略可辨,“本”字下部的竪筆與橫筆也還大致存有殘筆。
《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簡8-1369+8-1937釋文作:
病煩心,穿地深二尺,方尺半,□水三四斗,沸,注□
水□中視其□□,□一參。*陳偉主編,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撰: 《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第317頁。
“半”下之字,諸家未釋。此字爲(wèi)從“鬲”、“者”聲之字,即“煮”字異體,上文已經(jīng)提到簡8-1230有此字形。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有如下一條:
一,穿地□尺,而煮水一罋。
(第77行)
引文中的“穿地”、“煮水”,可與里耶秦簡此方對照。
①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xiàng)目“秦漢簡帛涉醫(yī)文獻(xiàn)疑難字詞研究及資料庫建設(shè)”(14CYY029)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