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華
[摘 要]語篇是小學高年級學生獲取英語語言及運用英語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小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重要材料。教師在誤篇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快速、簡略閱讀全文;然后在略讀的基礎上閱讀全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再仔細閱讀,深入思考。
[關鍵詞]多層次閱讀 語篇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3
近幾年來,隨著新課改如火如荼的進行,《英語課程標準》已明確提出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應詞句結(jié)合,培養(yǎng)語篇情感,整體著手,向?qū)W生展現(xiàn)完整的語言概念。由于語篇篇幅較長、內(nèi)容較多,且涉及有文化背景,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下面我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多層次閱讀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法的幾點拙見。
一、一讀
一讀是指簡略閱讀,初步了解語篇內(nèi)容,認識生詞,弄懂詞義,將所閱讀到的信息輸入到大腦中,有選擇及有目的閱讀。教師指導學生快速、簡略的閱讀全文,進而把握文章主題,抓住文章線索,了解文章大意。小學生思維還不夠成熟,英語基礎相對較薄弱。因此,教師要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文章主旨。如教學《Seasons》時,本語篇中涉及新的單詞“jacket(棉衣)、put on(穿上) 、take off(脫下)、sandals(涼鞋)、scarf(圍巾)”等。教師可這樣教學:
師:Look,in winter we can wear a hat.Do you know what is this?(多媒體展示棉衣圖片)
生:(大多學生紛紛搖頭)No.
師:It is a winter jacket.Can you guess what is winter jacket?
生:棉衣。
師:Very Good.Please read after me,jacket.
生:Jacket.
師:那大家知道穿棉衣用英語怎么說嗎?
生:(學生與同桌相對視,紛紛搖頭)No。
師:Put on jacket.
通過直觀教具能夠讓學生依次掌握語篇中出現(xiàn)的新單詞“sandals、scarf”,增強記憶。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圍巾、棉襖、涼鞋就能夠聯(lián)想起教師在課堂中所列舉的例子,提高記憶效果。
二、二讀
二讀是指再一次閱讀,在前一次閱讀的基礎上,擴大文章中所解決的具體問題,進而彌補一讀中所忽視的具體細節(jié)。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引導學生看課文中的標題及其圖片,還應根據(jù)段落中的具體句子來幫助學生尋找有用信息解決具體問題。教師在閱讀過程中以段落閱讀為主,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對本篇文章有更深的理解。仍以《The Seasons》為例,截取以下片段:
師:(將全班小組分為四大組,即春夏秋冬組)Summer group,who would like to read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自由發(fā)言)
生1:(reading)
師:Good. You read very well.But what does“there” mean?
生1:It means“in New York”.
師:You are really smart.Now lets read after tape.
通過采用類似的方法講解文章接下來的幾段內(nèi)容,引導學生找出問答句中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由于找出答案是小組共同努力的成果,一方面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教師對文章大意進行總結(jié)概括,能夠為接下來的全文理解奠定良好基礎。
三、三讀
三讀是在一讀與二讀的基礎之上進行的總讀,該階段主要是對深層次理解文章內(nèi)容,將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要求小學生重新仔細閱讀文本,教師提出問題,深入思考問題,通過小組討論總結(jié)自己的觀點,并能夠用英語有條理地敘述出來。因為有前面的一讀、二讀基礎,在三讀時教師提出相對有深度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獲取知識的欲望,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如教學《The Seasons》后,教師要求學生再一次閱讀文本,掌握文本中所描述的紐約天氣情況,然后要求學生將紐約的天氣與南京的天氣進行對比,靈活運用天氣詞語、詢問天氣的句子等。通過設計這樣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同時增強學生單詞、句型的記憶。
語篇是小學英語學習的重點及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創(chuàng)新,不拘一格,靈活整合課堂素材,使學生在閱讀語篇時層層遞進,教會閱讀方法,日積月累,可有效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水平,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特約編輯 陳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