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涵涵
現(xiàn)代劇中,離婚大多是不愉快的,有時候甚至要鬧上法庭??稍谔瞥?,離婚卻是浪漫而煽情的!看看離婚證書就知道了。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獻(xiàn),里邊保存著不少唐人的“放妻書”(離婚證書),用詞浪漫、煽情。
“愿妻娘子相離之后,重梳蟬鬢,美掃蛾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韻之態(tài)?!比绱思窝悦谰?,哪里看得出是離婚證書?然而“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以求一別”,確屬離婚。唐人的浪漫、灑脫、人性穿過斑駁的“放妻書”,散發(fā)出誘人的暗香。
這些留存的“放妻書”,姓名各異,字體不同,但存在大致的“模版”:先是追述姻緣,懷想恩愛,回憶夫妻相識的曼妙時光,再訴離婚的緣由,最后為即將離去的妻子送去美好祝福?!胺牌迺钡某淌秸Z言折射了那個時代的公序良俗,沒有怨尤,沒有詛咒,包容和釋懷、溫情和幽默呼之欲出,尤其最后還“伏愿娘子千秋萬歲”,令人忍俊不禁之余,陷入沉思。
當(dāng)今社會,物質(zhì)文化水平早已非唐朝人所能想象,婚姻自由也已“法定俗成”,但夫妻間離合糾紛反而褪去了溫柔和寬容,落入難堪之境:或反目為仇,或爭斗不休,甚至僅因為一句“分手”,便以砍刀、硫酸相向,以自殘、害人要挾,“好合好散”漸次遺忘,“彼此祝?!备炎哌h(yuǎn),對比唐宋古人先進(jìn)的離婚證書和精神文明,不知道是快速奔跑的時代節(jié)奏剝離了寬厚、浪漫的君子之道,還是泛濫的物欲吞噬了傳統(tǒng)道德文明?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贝筇啤胺牌迺保?dāng)今“鴛鴦鏡”。家庭是社會的細(xì)胞,它牽系著夫妻們的幸福與歡樂,更承載著重要的社會功能。縱然大多數(shù)人都“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奈何“結(jié)緣不合,反目生怨”,與其似貓鼠相憎,莫若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相聚需要緣分,需要愛的能力,而平和分手、邁向下一站幸福,更需要人生的智慧與豁達(dá),也仰賴于社會道德文明風(fēng)氣的整體養(yǎng)成。摩挲著泛黃的大唐“放妻書”,希冀每一對夫妻、每一個家庭以及社會的各個層面,都可以從中嗅出特有的“芬芳”。
【名師點(diǎn)評】李超:大唐“放妻書”,充滿溫情,不乏浪漫,顯示出人性的寬厚和包容,折射出文明的光芒?!笆晷薜猛?,百年修得共枕眠?!边@句俗語傳達(dá)出對夫妻之緣的珍重和愛惜。而一旦離異,則以一種溫厚的、善意的、包容的態(tài)度,為對方送上真誠的祝福,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人性的高貴。我們期盼人與人之間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敬讓,這樣,社會才更和諧,生活才會更美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