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
玄妙的“心理時鐘”
很多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都有過感覺時間變快或者變慢的感受,如興奮的時候,總是感覺時間太快;郁悶無聊時,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好像時間停滯了一樣。有趣的是,在其他一些特殊情況,人對時間的感覺也會發(fā)生微妙變化。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一個研究小組調查了20名吸煙者和22名不吸煙者,他們讓被調查者先在一個安靜的地方等上45分鐘,然后詢問被調查者剛剛過去了多少時間。結果吸煙者回答的等待時間平均比實際時間長50%,而不吸煙者回答的等待時間的誤差一般只有1分鐘左右。說明吸煙者通常會在等待的過程中感覺時間漫長。
科學家還證實,當人在生命遇到威脅時,都會感覺時間放慢了腳步。例如科學家讓一批身穿防護服的志愿者從45米高處跳到地面的安全墊上,以此測試他們對時間快慢的感覺。結果每個志愿者都感覺到下落的過程要比實際時間持續(xù)更久——他們估計的平均時間大約有4秒,而實際下落的時間只有2.6秒。
那么人們的“心理時鐘”為什么有時候會不準呢?
“心理時鐘”如何計時
科學家認為,“心理時鐘”的作用很多。如人們學唱歌時,不可能拿秒表記錄每句歌詞的演唱時間,必須靠“心理時鐘”計算時間。如果時間記憶不準,就會找不到節(jié)拍。那么,“心理時鐘”是如何計時的呢?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最初猜測,人類大腦計算時間的方式是基于對各種事件在大腦中遺留下來的痕跡進行的分析。例如任何聲音或閃光都會引起大腦細胞之間的連鎖反應,這種反應會在大腦中留下自己的痕跡,大腦會據(jù)此進行時間記錄。為了檢驗這一猜測,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神經網(wǎng)絡模型,他們發(fā)現(xiàn),神經細胞對一次閃光反應,顯示出的不僅是反應本身,還有神經細胞對以前事件做出的反應時間。以人欣賞歌曲為例,人們最初聽一首歌,大腦會記憶每句歌詞演唱的時間和間隔,這樣下次聽這首歌的時候,還會喚起以前的時間記憶,知道這首歌會用多長時間唱完,同時還會融入新的時間記憶。
緊接著,研究人員進行了具體實驗。研究人員讓志愿者估算兩次不同條件下給出的鈴聲之間的時間間隔。結果表明,在兩次鈴聲之間沒有任何干擾出現(xiàn)的情況下,志愿者能夠準確地說出鈴聲之間的間隔。但在有噪音干擾的情況下,即使鈴聲之間的間隔依舊不變,志愿者們也說不準間隔的準確時間了,因為摻雜了噪音的鈴聲對志愿者來說已經是新的鈴聲了,沒有以前的時間記憶,他們自然就感覺不準鈴聲間隔的時間。
精力快速集中,時間就變慢?
人類的“心理時鐘”有自己的計時套路,那么為什么人在特殊情況下,會有快慢誤差呢?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神經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人類的大腦更關注新鮮事物導致的。科學家做了一項試驗,他在電腦屏幕上反復調出同一張照片,然后再在后面加入一張新的照片。盡管這些照片在屏幕上停留的時間其實都是一樣的,但受試的志愿者們卻認為,新?lián)Q的那張照片停留的時間更久一些。這表明大腦在關注新事物的時候,拉長了時間。
不過,英國科學家認為這個說法不夠準確,他們認為應該是人類精力快速集中造成的,而關注新事物不過是精力快速集中的一種表現(xiàn)而已。因為研究證實,人們在處理某件事情的時候,如果大腦收到更多視覺等多方面的信息時,這短時間內信息量的增加,會促使人的精力快速集中,于是心理上產生了“時間變慢”的感覺。這種對時間產生的錯覺其實對人類應對緊急情況很有益處。以棒球運動員為例,在球高速飛來的時候,很可能會因氣流變化而在最后一秒鐘改變路線,這時擊球者的大腦在主觀上把“時間變慢”,就更便于及時調整身體動作來應對突然的變化。
不過這種說法只能解釋人們?yōu)槭裁磿杏X時間變慢,但還不能解釋時間為什么會感覺變慢,所以還不能說是找到了“心理時鐘”被調控的謎底。那么,謎底究竟是什么呢?
誰在調控“心理時鐘”?
最近,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對這個謎團進行了研究。他們訓練2只恒河猴,讓它們的眼睛1秒鐘之內在兩個圓球之間來回移動1次。3個月后,被訓練的恒河猴再看到兩個圓球時,已經能在1.0003秒和0.0973秒之間成功完成移動1次的任務了。這表明它們已經記住了這個時間過程。
那么恒河猴的心理時間是如何被調控的呢?這兩位科學家通過電極記錄下了實驗時恒河猴大腦中100個神經元活動的頻率,結果發(fā)現(xiàn),恒河猴在訓練時,大腦神經元非常活躍;而在常規(guī)的狀態(tài)下,神經元的活躍度有所減弱。這表明恒河猴能夠通過大腦中神經元的活躍程度對時間“長度”做出評估:如果它們大腦中神經元的活躍度減退,就意味著它們記錄時間的任務完成了,眼睛就不用在兩個圓點之間移動了。這同時也意味著,恒河猴的“心理時鐘”的快慢,可以通過調控它們大腦神經元的活躍程度來調控。
那么人的“心理時鐘”又是如何被調控的呢?科學家認為,人的腎上腺素將會影響大腦神經元的活躍程度,因此它會調控人的“心理時鐘”。當一個人處在壓力環(huán)境下,大腦中的腎上腺素化學物質的分泌會受到影響,導致大腦神經元的活躍程度受到抑制,于是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相反,越快樂大腦神經元就越活躍,于是人們就感覺時間過得越快。
科學家指出,對人類“心理時鐘”奧秘的破解,表明未來可以通過調控腎上腺素的辦法來調控“心理時鐘”,而且還能幫助治療時間認知能力受損的有關疾病。不僅如此,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加以利用。如藍色的環(huán)境會刺激人的腎上腺素分泌,如果人們在會議室使用藍色系的窗簾,藍色的椅子、藍色的記錄本等,人們會覺得漫長的會議不那么難熬了。當然,類似的妙用還有許許多多。
編輯/姜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