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霞
一個民族,沒有優(yōu)秀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一個國家,沒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就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強大的凝聚力和卓越的創(chuàng)造力。學校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教育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如何在平時教學中滲透民族精神內容,把愛國主義教育和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在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有如下幾點認識。
一、在教學中用情感滲透民族精神教育
如,七年級教材第一課《做自尊自信的人》,自尊自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質,這也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推崇的精神品質,新中國的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日益興旺發(fā)達。這使我們每個中國人都能在國際上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尊自信。在這課的教學中我認為應大力滲透這種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讓學生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無比驕傲。在情感上使學生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民族。
二、在生活中滲透民族精神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彼枷肫返滦陆滩膩碓从谏?、高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中學生是長知識長身體變化最大的年段,也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年齡,這是培養(yǎng)民族情感的最好時機。作為教師,應在此時滲透愛國主義思想,讓學生知道,中華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要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不怕困難與挫折,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在今天,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已結合在一起,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正是青年人所應具備的精神素質,通過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讓學生了解這種精神品質,經過生活的磨礪,在多數(shù)學生的身上這種精神品質會逐漸形成,并穩(wěn)定成為自己的人格,有了這樣具有如此優(yōu)秀品質的青年人,國家就有了希望,民族就有了未來。
三、在課外活動中滲透民族精神教育
充分挖掘課外時間,開展第二課堂,對學生多方面、多層次進行民族精神教育。如,每周的升旗儀式,讓學生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強大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會油然而生,只有這時,民族精神教育才會實實在在地成為現(xiàn)實。愛國主義不僅僅要愛國,還要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愛自己的家人,愛自己的同學。利用二課時間,帶領學生到家鄉(xiāng)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感受當年為保衛(wèi)和平而戰(zhàn)的烈士拋灑熱血的場景,讓學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讓學生們從小事做起,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熱愛家人,學會感恩,這又何嘗不是在愛國呢?
總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離不開思想品德這一平臺,把民族精神教育滲透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去,這不僅是教學要求,也是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