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福開森: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

      2015-06-17 07:49:00余夕雯
      文化交流 2015年5期
      關(guān)鍵詞:文物藝術(shù)

      余夕雯

      今年是福開森逝世70周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首次引進的他的專著《中國藝術(shù)講演錄》最近剛出版,就受到學界的關(guān)注與熱評。

      約翰·福開森(JohnCalvinFerguson)的名字,最近還出現(xiàn)在上海博物館的跨年展覽“周野鹿鳴——寶雞石鼓山青銅器展”(3月1日閉展)里,一件來自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的青銅禁組器(1901年出土),就是當年福開森在陜西寶雞幫忙收購的,這件罕見的珍寶,加上另外兩件存世的西周青銅禁,組成了這次展覽最重要的展品。

      那么,這位福開森先生到底是什么來頭呢?

      在南京創(chuàng)辦金陵大學,并捐贈上千件名貴文物

      福開森1866年出生于加拿大,自幼隨家人移居美國。1886年畢業(yè)于波士頓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1887年,年輕的福開森離開美國,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那年他21歲。福開森先在江蘇鎮(zhèn)江學習漢語,后到南京,在估衣廊居所辦學校開課。

      1888年,美國在南京創(chuàng)辦匯文書院,任命福開森為院長。匯文書院教育設(shè)置模式主要來自美國,書院設(shè)博物院、醫(yī)學館、圣道館,并設(shè)附屬中學,1910年與宏育書院合并為金陵大學。

      福開森在南京居住多年,能說一口流利的南京話,愛吃鹽水鴨,對南京這座城市尤其喜歡。福開森和當時在協(xié)和神學院執(zhí)教的司徒雷登等成了好朋友。司徒雷登還經(jīng)常和他到南京夫子廟的文物市場去“淘寶”。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福開森每年都來南京參加校董會。他是金陵大學的第一任校長,所以在即將七旬大壽之際,他本著“得之于華,公之于華”的心態(tài),于1934年慨然將40年來花了300萬元購置收藏的上千件中國文物捐贈給自己一手創(chuàng)辦的金陵大學。其中包括商周青銅器、殷墟甲骨、古陶瓷和古書畫等。這批文物曾一度保存在故宮博物院。這在當時是空前的慷慨盛舉,福開森為中美文化交流史書寫了舉世矚目的一頁。

      寄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福開森贈金陵大學的上千件文物,后由金陵大學圖書館館長李小緣一行四人清點后收藏于金陵大學,且作了公開展覽。1952年金陵大學和南京大學合并,這批文物便收藏、陳列于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shù)博物館。其中南唐畫家王齊翰的《勘書圖》和西周青銅小克鼎等幾件珍品已成為現(xiàn)今南京大學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2002年南京大學百年校慶,這批福開森捐贈的文物展出時,受到中外學者高度評價。

      在上海有一條福開森路,他創(chuàng)辦交通大學前身南洋公學,主持《新聞報》

      上海徐匯區(qū)有一條以福開森命名的路,始建于1907年,1943年改名為武康路。福開森路曾是舊上海法租界花園住宅區(qū)域的代表性路段,民國時期的軍政要人、社會名流多在此居住。馬路兩旁矗立著許多風格多樣的小洋樓,濃縮了上海近代的百年歷史。宋慶齡、黃興和巴金故居都在這條路上,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在此遭暗殺。著名電影藝術(shù)家鄭君里、趙丹、秦怡、孫道臨等曾居住于此。在李安電影《色·戒》里,放走了“老易”的“王佳芝”叫了一輛黃包車,說:“到福開森路去!”

      武康路上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較大,沿線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fù)興時期風格的西歐建筑極富特色。2011年6月23日,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上海武康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清末洋務(wù)派大臣盛宣懷受李鴻章之托督辦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苦于找不到諳熟現(xiàn)代大學管理的人才,直至遇到了在上海的福開森,于是聘他為首任“監(jiān)院”,相當于現(xiàn)在的教務(wù)總長。福開森上任后,首先把學校校址選定在徐匯區(qū),他去找上海道臺,用官價買了擴大部分的土地120畝。為方便師生出行,用自己的薪水修建了這條馬路,開始的時候,這條路沒有名稱,后來因法租界在擴大地盤中,與上海寧波同鄉(xiāng)會“四明公所”發(fā)生沖突,又與英、美、俄等國產(chǎn)生了矛盾。福開森從中調(diào)停,最終令各方滿意獲得解決。為答謝福開森,當?shù)孛癖娊o這條馬路冠名福開森路。

      福開森在南洋公學致力校舍建設(shè)、設(shè)備選定、課程設(shè)置、教師聘用,并親手設(shè)計該校最早的兩幢建筑物,即中院和上院;南洋公學后改為南洋大學、交通大學。與匯文書院不同,南洋公學為中國人自辦的院校,所以聘用了許多著名的中國學者任職任教,如吳稚暉、鈕永建、章太炎、蔡元培、張元濟等,福開森借此擴展了與中國學人及士紳的交往。南洋公學創(chuàng)辦不久即在中國擁有很好聲譽,很顯然這是與福開森所作的貢獻分不開的。

      跨越了三個世紀風風雨雨的交大徐匯校區(qū)的教學樓“中院”,就是當年福開森自己設(shè)計、監(jiān)造,并于1899年竣工的建筑,現(xiàn)仍完好地保存在校園內(nèi)。

      福開森還是清末要員劉坤一、張之洞、端方等人的政治顧問,先后在上海辦過多張報紙,創(chuàng)辦并主持《新聞報》30年,使之成為當年上海的第二張大報。

      不過福開森人生中的更多大事,卻是在北京完成的。

      在北京“二品頂戴”福大人是故宮文物鑒定委員會唯一一位洋委員

      除了在教育界和政界的顯赫地位以外,福開森還有—個身份,即知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鑒定家。他被稱為旅華洋人中“中國古物收藏第一人”,戲稱福大人。

      1900年至1927年,外國古董商人從中國收購、掠奪的各類文物多達120多萬件。而在北京著名的文物一條街——琉璃廠,福開森和日本人山中定次郎是公認購物最豪氣、眼光也最銳利的兩個老外行家。

      有一次,當時琉璃廠門面最大的“博韞齋”開張,福開森聞訊前往祝賀,其實是去淘古董的。掌柜楊伯衡拿出一個紅光閃閃的瓶子給福開森看。見多識廣的福開森一看便知是郎窯紅(康熙年間創(chuàng)燒的高溫銅紅釉瓷器),楊伯衡跟他要了兩千塊大洋,福開森買東西從不討價還價,付了錢,拿著瓶子高高興興地走了。

      福開森是北京古玩店的常客。遇有所好,往往不惜重金收購,所獲金石書畫瓷器等古玩甚豐。在北京東城他的喜鵲胡同3號大宅,歷代中國文物琳瑯滿目。他對收藏的古物,均做到有照片或有拓片;有文字記述;有對其淵源的考證;有英文說明。

      福開森擅長鑒別中國瓷器及繪畫,但搞文物這一行,不能被忽略的還有人脈。1908年福開森在北京任郵傳部顧問。1910年中原大旱,福開森募得賑災(zāi)金約100萬美元,被清廷封賜為二品頂戴。福開森能說一口流利漢語,能書寫漂亮的漢字毛筆字,特別熱衷鑒別與收藏中國古董、字畫。他總是頭戴二品頂戴花翎,身穿長袍馬褂,腳上是千層底布鞋、白色棉布襪,樂此不疲地做文物生意。

      經(jīng)年累月,福開森成了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的“中國通”。1925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福開森被聘為故宮文物鑒定委員會唯一一位洋委員,和羅振玉、容庚、馬衡、郭葆昌、愛新覺羅·寶熙、王國維等名士做同事。

      1901年福開森參股的文物小店“廣德堂”在北京東交民巷三號開張。到了1918年,他在鼓樓大街又開了“博古齋”,專門收購那些太監(jiān)從宮中盜出的文物。說福開森是特殊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是因為他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美籍華人學者鮑玉珩說他“用了不到1000塊現(xiàn)洋的價錢買到了1500多件文物珍寶。一轉(zhuǎn)手,以入手價10到20倍的價錢又把它們賣回美國國內(nèi),賺得盆滿缽滿”。

      那么,讓我們來看看福開森把中國文物賣給美國的情況。

      在紐約幫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采購,助其建立最初中國藝術(shù)收藏中心

      福開森搜羅來的中國文物,大多是自己收藏,也有一些是替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收購。

      1912年4月,他與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接洽,商定為他們采購中國藝術(shù)品,助其建立起最初的中國藝術(shù)收藏中心。他幫對方收購的青銅禁組器,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該館最重要的青銅器收藏。這批青銅器原先是曾任陜西巡撫的端方的舊藏。當時整個西方世界對中國的青銅器還不甚了解,福開森說服了大都會董事會,拿出整年的收藏基金10萬美元去購買這套青銅器。還有著名的齊侯四器(1893年出土于河北省易縣,原屬愛新覺羅·盛昱,是春秋時期齊侯嫁女的媵器),也是他從中牽線到了美國。

      許多中外學者評說,我們既要看到福開森把中國文物賣到美國的缺憾,又要看到他慨然將畢生所藏千余件名貴文物盡數(shù)捐予金陵大學的曠世善舉。

      此外,福開森也辦成了幾件大好事,比如在傳奇國寶毛公鼎流落于市時,借錢給葉恭綽等人,使這件國之重器留在了中國。

      他還利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聘請多位中國文物專家共同編了多部古董專著。福開森組織編纂了《校注項氏歷代名瓷圖譜》《歷代著錄畫目》《西清續(xù)鑒乙編》《歷代著錄吉金目》《藝術(shù)綜覽》等一流的中國藝術(shù)的收藏史名著。中央美術(shù)學院教授鄭巖曾有論:“基于豐富的文物收藏及厚實的中國文史知識,福開森主張重視中國藝術(shù)的獨特性與純粹性,他在中國文獻方面的深厚造詣令人嘆服?!?/p>

      福開森的后半生一直致力于中國文化藝術(shù)的傳播和推廣。1918年,受頗具聲望的斯卡蒙講座邀請,福開森在芝加哥藝術(shù)學院作了關(guān)于中國藝術(shù)之大略的系列演講,第二年成書為《中國藝術(shù)講演錄》(Outlines of ChineseArt),天津外語學院校史館珍藏有福開森此書英文原版。

      20世紀初,西方對于中國藝術(shù)的研究受日本影響極大,重陶瓷而輕書畫,存在著諸多誤區(qū)和局限。福開森則面向美國的中國藝術(shù)愛好者演講中國藝術(shù),分別宣講了青銅器、玉器、石刻、陶瓷、書法與繪畫,大致涵蓋了中國文物藝術(shù)的主要門類,其視野的廣度與研究的深度,在當時的漢學界無人能比肩。

      尤其難得的是,福開森借鑒并分析了東西方的藝術(shù)研究成果和方法,由此提出了“中國文化之精神”等許多鮮明、獨立的觀點。比如,當時西方學界更多習慣于把中國藝術(shù)放在亞洲藝術(shù)的大環(huán)境中,與印度、波斯、日本藝術(shù)相提并論。但是福開森指出,中國藝術(shù)有其特殊性,“因為中國藝術(shù)完全是民族的,表現(xiàn)了古老的華夏民族的理想和精神。我們很難把中國藝術(shù)視為亞洲藝術(shù)的一部分”、“中國至少有一個文明系統(tǒng)和一種藝術(shù),發(fā)源于它自己的疆域之內(nèi)。我們無須借助印度、日本或波斯藝術(shù)的知識,就可以理解中國藝術(shù)……在研究中國藝術(shù)時,唯一精確的觀察點,是站在中國自身文化發(fā)展的中心?!?/p>

      福開森跟當時中國的名士、學者常常往來交際,對中國文化和藝術(shù)有切身的體會,對中國文化和藝術(shù)用心用情都很深,所以他的演講中有比較多的人文情懷,是在理解中國文化的基礎(chǔ)上、站在中國人的角度講中國藝術(shù),這也是這本新出版的《中國藝術(shù)講演錄》我們讀起來會有一種親切感的緣由。這是一般的漢學家根本不具備的。2013年,美國出版了一本研究福開森的博士論文集,書名《永恒的熱情:福開森及其對中國文化和藝術(shù)的追求》,高度評價了福開森對傳播、研究中國文化藝術(shù)的貢獻。

      1921年福開森被奉派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與顧問參加以遏制日本在華擴張為重要議題的華盛頓會議。1938年10月福開森夫人在北平居所病故。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福開森被日軍拘禁。由于福開森年老體弱,日軍沒有將其押送進集中營,而是讓他住進了北平英國大使館。1943年12月,福開森被日軍遣送回美國。兩年后他在波士頓去世,時年79歲。

      福開森居住中國達57年,是喜愛中華文化的收藏家、南京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創(chuàng)校元老、滬上《新聞報》30年掌門人、故宮博物院文物鑒定委員會唯一一位洋委員,他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不朽的貢獻,是值得追記與紀念的。

      猜你喜歡
      文物藝術(shù)
      文物的棲息之地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5:46
      文物的逝去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8
      文物超有料
      可愛的藝術(shù)罐
      兒童繪本(2018年22期)2018-12-13 23:14:52
      紙的藝術(shù)
      因藝術(shù)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shù)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文物失竊
      爆笑街頭藝術(shù)
      文物掉包案
      建阳市| 砚山县| 馆陶县| 舒兰市| 平安县| 准格尔旗| 民权县| 大埔区| 丰宁| 临泽县| 凭祥市| 铜梁县| 绍兴市| 丹凤县| 二手房| 莱芜市| 昂仁县| 连州市| 罗定市| 东乡| 扎兰屯市| 泾源县| 剑河县| 达日县| 当阳市| 万年县| 富源县| 乌鲁木齐县| 武义县| 云林县| 高平市| 罗江县| 依安县| 双流县| 沾益县| 阳东县| 湘西| 保山市| 松滋市| 封丘县|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