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平
【摘 要】 為了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促進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和文化意識的提高,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關注母語負遷移對于學生的影響。學生在不斷地探索和應用中會不斷地提高,成為語言學習的主人,形成語言技能,提高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母語 負遷移 閱讀
《課程標準》倡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diào)整情感態(tài)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學生會了解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和表達方式的不同。為了避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指導學生:
1. 大量的閱讀,開闊學生視野
大量的閱讀也讓學生知道了很多學生自以為是的表達方式。如:“大雪”不是big snow應該是heavy snow;“幸運兒”不是lucky person應該是lucky dog;“紅茶”不是red tea應該是black tea等,學生生活在一個漢語的環(huán)境中,只有閱讀才能夠了解英語,進而掌握英語的表達習慣。閱讀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習真實的語言,掌握和發(fā)展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閱讀會開闊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對于語言的實踐。在學生大量地接觸語言過程中,并浸泡在使用英語的氛圍中,學生就會有效地排出母語的影響,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
通過大量的閱讀在循序漸進中學生就會了解英語的地道表達,學會正確使用英語。
2. 了解西方文化,形成文化意識
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等。文化意識實際上包括文化意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等。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言中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小至單詞達到語篇的各個層面都體現(xiàn)了文化因素。為了學習到地道的英語語言,教師應有計劃、有組織地帶領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這樣會有利于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效避免母語的負遷移。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滲透英語國家人們的日常生活,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為學生正確、地道地使用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在表達中可以按照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思想。例如生活中的節(jié)日,這是一個常見的話題,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有關西方節(jié)日的文章,讓學生掌握西方節(jié)日的表達和風俗習慣。學生在這里可以了解到“情人節(jié)”的地道表達方式是“St. Valentines Day”改變了他們以往認為的“Lovers Day”;“復活節(jié)”也不是“Relive Day”而應該是“Easter”。
3. 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避免母語遷移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要學生可以實踐語言的場景。通過實踐學生會在語言使用過程中進行檢驗。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要力爭做到英語課堂教學的交際花。在進行語言操練時,不僅多給學生一個開口的機會,還可以借助教具,創(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用英語進行交際性、真實性的演示,鼓勵學生在說英語是帶著表情、手勢和動作。教師在學生表達過程中要及時地糾正學生的錯誤表達,避免母語影響的重復出現(xiàn),提高學生準確運用英語的能力和技能。情境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帶來了快樂,有效地讓學生在用中避免母語的負遷移。
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時,本課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就是讓學生學會詢問他人是否讀過某本書,并能夠?qū)械膬?nèi)容進行簡單的評價。這是一個學生非常熟悉的話題,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生都讀過不同的書,并對書的內(nèi)容和情節(jié)有自己的理解。教師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情景:找出一本學生都讀過的書,讓學生對這本書的內(nèi)容進行評價和溝通。在情境中學生會積極表達,當然也會有一些漢語式表達,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指導,促進學生掌握地道的英語。教師的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產(chǎn)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促進了學生主動地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促進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4. 科學教學評價,鼓勵學生探究
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師要給與學生及時、恰當?shù)脑u價。尤其是當學生出現(xiàn)運用錯誤時,教師要指出學生的錯誤,糾正正確表達。對于學生的正確表達和出色表現(xiàn),教師要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們渴望關注,渴望得到表揚和鼓勵,希望能夠得到肯定,所以,教師就要用鼓勵法來不斷地讓他們得到滿足,順著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找到語言學習的目標,增加學生的信心,給學生一個前進的方向,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動力。
總之,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這種交際語言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英語,掌握語言技能,避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讓學生能夠脫口而出一口地道的英語,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
[1] 王金貴.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避免漢語的影響[J]. 中學生閱讀, 2014(05).
[2] 劉艷秋. 母語對于學生學習英語的負遷移[J]. 時代教育, 2013(09).